商品代碼:72472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軟陶工藝品 »
    軟陶手機飾品掛件卡通動漫遊戲為一體精品推出男女通用
    商品代碼: 72472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品牌美思陶產品編號51
    類別軟陶手機飾品手機掛件 情侶手機飾品掛件擺掛形式掛飾
    包裝其他規格20*20
    產地遼寧是否提供加工定制









































    親可能還沒有見過這個小玩意吧,下面是詳細介紹,即將成為主流飾品,賺錢的機會來了,一定要把握好機會,還不趕緊趁著現在市場上很少見的機會快跟上時尚的腳步前進吧!

    所謂“軟陶”其實並不是陶,而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稱“燒烤粘土”。從外形上看,這種粘土的小包裝極其類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與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軟陶器形和硬陶較接近。中國江南地區古代文化遺址中,出土這類陶器較多。軟陶是古代陶器,按製作方法分泥質和細砂質兩種,按烘烤方式火候較低,胎體不如硬陶堅硬。胎作紅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種幾何形紋,因此也稱“印紋軟陶”。在使用上要注意三歲以下兒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識,並要注意製作要領。
      軟陶表面紋飾結構較粗疏,有繩紋、波紋、格紋、圈紋和編織紋等。因此當軟陶最初面市的時候,人們看到之後眾口一詞地認為這就是橡皮泥。軟陶的興起緣於二戰以後,從那個時候起,歐洲人就開始玩這種低溫聚合粘土。儘管軟陶的歷史不算短了,但這種低溫聚合粘土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只有大約10年。最初流行是在台灣地區。現在“軟陶”這個稱謂就是沿襲了台灣的叫法。20世紀30年代,當德國雕塑家創造這種材料時,由於它是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圖樣像千萬種花一樣繽紛燦爛,可充分滿足人類的創造慾望,很快便風靡了整個歐洲地區。後來傳進美、日。直到今天,[軟陶]仍是手藝界DIY(自己動手)族的最愛。 軟陶的英文名字最常見到的字是[POLYMER CLAY]。它是一種[土],是一種[必須放進烤箱烘烤成形的土]。不同顏色的土,可以聚合、塑造成各種千變萬化的圖樣和形狀,難怪有人預測,[軟陶]將是21世紀最迷人的工藝材料。

      在瞭解軟陶是屬於先進科技的產品後,想要創造好的作品,仍必須仰賴純熟的技巧,而軟陶的技法,誰也想不到,它居然是源於古老的琉璃工藝,早在公元前3世紀,美索不達亞平原(即今天的伊拉克境內)就有琉璃作品的出現,古埃及時代,琉璃工藝一度成為尼羅河岸亞歷山大城中最迷人的藝術。直到期15世紀意大利人發現美麗的琉璃工藝,才將這種工藝技巧傳入歐洲。16、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可說是琉璃工藝的巔峰期,當時,這種工藝品被稱為 “Millefiori”,意思是“圖樣象千萬種花一樣繽紛燦爛”。如今的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仍有“琉璃之鄉”之稱。   後來有人研究,琉璃工藝之所以歷久不衰,主要還是玻璃在作祟。原來玻璃受熱後,即具有延展性和可塑性,再加入不同的礦物質,琉璃作品就會產生變化萬千的光芒和色彩。隨著科技的進步,“軟陶”延展性和可塑性卻已非玻璃能及,它散發的魅力,甚至創造了“另類”的工藝文明。   軟陶進入中國已有十多個年頭,從起源來講軟陶源自歐洲,是一個純粹的舶來品。既然如此,我們覺得非常有必要從它的源頭來瞭解。寫到這裡我(網子)突然想,如果老外寫陶瓷文化方面的文章,是不是也要從中國的公元前寫起,呵呵。言歸正傳,從國外的資料來看,它第一次出現在1930年的德國,是由化學原料PVC聚氯乙烯所合成的,其中添加了一些可塑劑和顏色色素,從學術上來講它的標準名稱應該叫:聚合體粘土(Polymer clay)。   軟陶的發明者應該是德國一名叫Fifi Rehbinder的婦女,初期也只是一些個人在使用,真正出現商業的品牌是在1964年,她將配方出售給就是現在知名的Eberhard Faber公司,從此FIMO這個世界最早的軟陶品牌就誕生了。同時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一家美國公司也在開發它們自己的粘土。一種被稱之為Polyform的產品開發出來用於商業用途,初期並不順利,白色的Polyform/Sculpey從1967年被小批量的出售,直到1984年,當時的藝術家才將顏色增加到泥土裡。提到顏色,另一個重要的人物Marie Segal不得不提,因為她不經意地開發和促進了一個新的聚合體泥土產品商標Premo 。 在 1994 年,Marie Segal接觸Polyform/Sculpey 後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沒有高質量的美國人製作的泥土? Sculpey 需要有一些改變,它需要更多的顏色和類型。Polyform/Sculpey喜歡這個主意,並進行了大量測試,從此Sculpey聚合體家庭裡多出了多彩的Premo的系列。Sculpey也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國軟陶品牌。   隨著聚合體粘土在世界範圍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其中。發展到現在出現了一些知名公司和品牌。FIMO是德國Eberhard Faber的品牌,Cernit是德國Dreieich 的T+F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還有Modello是由德國Nueremberg的Rudolf Reiser生產。而Sculpey III 和 Premo來自美國的Polyform Products Company。亞洲地區正光CK.CLAY和卡蜜兒是台灣的品牌。在後面的介紹中,我們會對其中最知名的FIMO和Sculpey的產品系列進行詳細的介紹。上面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軟陶的起源和發展,近一百年裡這種材料經歷了太多的變化,無數人對它進行了測試和改良。對比一下,中國目前生產軟陶材料時間只有十來年,基本無品牌,無標準,無組織。可以說在專業性和商業化方面還有太多的提升空間。進口軟陶銷售方面中國目前主要也是台灣的品牌為主,基本美國和德國的軟陶品牌因為種種原因很少進入中國市場.
     一般市售的軟陶,就已經有數十種顏色,但是在製作軟陶作品時,若能將原有的顏色加以調合,可以使作品的顏色看起來更鮮活。   軟陶的調色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握幾個基本的原則,就可以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   三色圖   依照上圖三原色混合法則,就可以掌握調色的大方向。   實際調色的比例,淺色比深色的比例要大很多。例如:黑+白=灰,則黑色只要很少量,就可以使很大一塊的白色軟陶土調成灰色;若是紅+白=粉紅色,以1︰4 的比例來調合,而用暗紅色取代紅色來調相同的色彩,暗紅色可能只需原本紅色1/4的份量。   除了三原色之外,加入適量的黑或白色,可使原本鮮艷的色彩變得沉穩或粉嫩。其實第一次調色時,不一定能馬上調出自己想要的色彩,但是只要多多嘗試累積經驗,更甚而每次調色都把顏色和比例做簡單的筆記記錄下來,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能成為軟陶調色的高手。
      軟陶作品在造型完成之後,都必須經過烘烤箱烘烤,此過程對於軟陶作品有直接的影響。   烘烤軟陶的兩個要素:1時間 2溫度,兩個要素都必須控制在理想的狀態下,才能烘烤出完美的軟陶作品。
    1時間因素
      烘烤軟陶作品要有足夠的烘烤時間,否則作品無法烘烤完全,導致表面易破裂變形。原則上1/4英吋(約6.4mm)的厚度需烘烤15分鐘, 1/2英口寸(約12.7mm)的厚度需烘烤30分鐘。一般來說,較硬的土需較長的烘烤時間;較軟的土需較短的烘烤時間。必須特別注意的是烘烤時間是指從烤箱達到預定溫度之後到烘烤結束的這段時間。若未事先將烤箱預熱,則烘烤時間要再加上預熱時間才是正確的烘烤時間。(一般烤箱預熱需十分鐘)。建議讀者將不同大小厚薄的作品分類,把相同厚薄的作品放在一起烤;製作大形軟陶作品時,最好能將內胚先以鋁箔作好,以減薄作品的真正厚度,縮短烘烤時間。
    2溫度因素
      烘烤軟陶作品要有適當的烘烤溫度,若溫度太低作品無法達到理想的硬度及彈性,容易破損;溫度太高會導致作品表面焦黑或甚至融化變形。所有的軟陶作品烘烤溫度都是130 ℃/275℉,不能超過145 ℃。建議讀者在烘烤軟陶作品時,墊一塊磁磚或玻璃片(不能鋪鋁箔),在快烘烤好之前5分鐘,將溫度稍微調高,利用此短時間稍高溫的烘烤方式,可使軟陶作品表面微泛起油亮光澤。若以此方式重複烘烤,效果會更好。   注意:可能是由於台灣的烤箱及陶土和國內的有一些差別,經過我們的實驗,一般2CM厚的軟陶作品將溫度控制在100 ℃左右,烘烤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成型。冷卻後拿出,如果感覺手感較軟,可以繼續加烤幾分鐘。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將軟陶烤焦、烤裂。   初學者可先暫訂在5分鐘,而分成兩段時間烘烤。烤箱不能設定溫度時,則以3-5分鐘為原則,分成2-3次烘烤,但每次烘烤時須等到作品冷卻,才能重覆烘烤。在烘烤過程中不慎將作品烤裂時,可在作品冷卻後,填補上同色系的軟陶土,並加以輕壓、撫平,再加入烤箱中略微烘烤即可。
    揉土
      揉土是軟陶製作的必要工序,其目的是把未經加工的軟陶材料揉制均勻,使材料的內部密度加大,減少裂痕與氣泡的存在。揉制“成熟”的軟陶材料在整個製作過程中都會得心應手。
    造型
      朊套製作的重要過程是造型。作品的作品的成功與否有一大半是看製作者是否會創造出美麗的想像。簡單的軟陶製作不外乎以下幾種造型,如球形、鼓形、方型、水滴形、柱形、彎柱形等等。
    配色
      軟陶的配色是一個關鍵問題。有些作品的成功往往取決於色彩的調配。你如果想創造出更加豐富或獨特的色彩,都需要利用現有的不同色彩的軟陶材料調配。最主要的首先要瞭解三原色之間的關係。紅、黃、藍這三色是色彩的基本,由這三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許多色彩。如圖1所示。用以混合出的色彩加入其他的色彩還可以混合出更加豐富的顏色。
    質感
      為了使軟陶作品更加生動活潑,可以利用其他的物體為工具,將軟陶製作出完全不同的質感。如利用各種粗細不等的針、管、紗窗布、樹葉、牙刷、梳子等等,盡您所想像,開發出各種不同的質感,是您的作品更加豐富

    製作要領
      1. 在操作軟陶製作前,要用肥皂洗淨雙手,並 淨工作檯面,以免塵土或污物粘附到軟陶材料上。   2. 如果軟陶材料不佳,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粘手或粘檯面現象。此時可以使用日常的護膚乳清洗手和檯面,達到防止粘連的目的。   3. 製作中如使用模具,可以在模具中撒些爽身粉,以免材料與摩具粘連。   4. 在操作不同色彩的軟陶材料時,需要重新清洗雙手及工作檯面,以免不同色彩相混,影響美觀。   5. 軟陶材料在未經烤制前,無論是未揉制的或是以揉塑制好的,都要用保鮮膜包裹保存,以免粘上灰塵或乾燥。   6. 冬天天冷時,軟陶材料會變硬,揉制時較費力,可以人為的對其加溫,如用溫水浸泡或用手心加熱。   7. 夏天溫度太高時,軟陶材料容易變軟,捏制時不易成型。此時可用冷水或冷毛巾降低手心溫度,或將軟陶材料放置一段時間,等其變硬再使用。   8. 烘烤軟陶時,烤箱溫度切勿超過150攝氏度,以免發生烤焦現象。爐溫最好控制在100~120攝氏度為宜。   9. 烤制時間設定要視其作品的大小、薄厚而定。對於過大過厚的作品,一次烤制不滿意,仍可以烤制兩次、三次,直至滿意為止。但對於又薄又又小的作品,烤制焦煳後則可以挽回。因此,針對不同的作品放置的位置要特別注意烤箱的溫度與時間的設定。   10. 烤制時作品放置的位置要四面無礙,切勿將作品碰觸到烤箱的壁面,同時也要注意作品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11. 不要在烤制剛剛完成後立即開箱取物,應有幾分鐘的散熱時間,以防作品突然遇冷爆裂。   12. 軟陶工藝操作完成以後,要認真清洗雙手,以免殘留物留在手上。以為軟陶材料畢竟是化學物質,請您注意飲食安全。

    你還不趕緊加入這個別人尚未涉足的行業?難道要等到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的時候再感慨錯失了進入





















    新手教學
    軟陶手機飾品掛件卡通動漫遊戲為一體精品推出男女通用_軟陶工藝品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