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72068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食品、飲料 » 酒類 » 白酒 »
    紅花郎酒,十五年38度紅花郎酒,53度紅花郎酒
    商品代碼: 72068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品牌郎酒衛生許可證QS10015010376
    商品條形碼GB/T078457 . 1產品標準號GB/T10781.1
    淨重500(ml) 保質期無(年)
    酒精含量53(%) 原料與配料小麥,高粱,純淨水等
    生產廠家四川古藺郎酒有限公司OEM
    原產地四川特產
    儲藏方法密閉 乾燥處生產日期2009 03 16

    百年郎酒

    郎酒始於1903年,產自川黔交界有“中國美酒河”之稱的赤水河畔。從“絮志酒廠”、“惠川糟房”到“集義糟房”的“回沙郎酒”開始,已有100年悠久歷史。

      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以生產銷售中國名酒——郎酒為主業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廠區所在地地處四川古藺縣二郎鎮。此鎮地處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嶺。就在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們稱它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釀酒,故名“郎酒”。古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末年, 當地百姓發現郎泉水適宜釀酒,開始以小曲釀製出小麴酒和香花酒,供應當地居民飲 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釀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質尤佳。從此,郎酒的名 聲越來越大,聲譽也越來越高。 特點:其酒液清澈透明,醬香濃郁,醇厚淨爽,入口舒適,甜香滿口,回味悠長。

      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人們稱它們是“赤水河畔的姐妹花”,閃閃發光的一對明珠。相傳,早在1907年,當地的一個商人從貴州請來兩位酒師,引進先進技術,就有以本地紅高粱作原料,小麥制曲,取二郎泉水釀造的獨具風格的郎酒了。1933年,此地的郎酒就大量生 產;1936年,郎酒就遠銷東南亞各國和香港等地。但是到了1952年,郎酒已被迫停產,後來在周總理的關懷下,1957年又恢復生產。然而發展不快,一直到1977年,郎酒年產量只有110多噸,1984年,產量猛增到500多噸,生產仍供不應求。

      古藺郎酒在釀造流程上,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採取分兩次投料,反覆發酵蒸餾,七次取酒,一次生產週期為9個月。每次取酒後,分次、分質貯存,封缸密閉,送入天然巖洞“天寶洞”“地寶洞”中,待3年後,酒質香甜,再將各次酒勾兌調味,經過質量鑒定,合格後,方可裝瓶包裝出廠。

      近年來,郎酒集團對郎酒品牌進行了重新定位,確立了“神采飛揚·中國郎”的品牌戰略,經過產品結構的優化調

    紅花郎

    整,將紅花郎作為核心來樹立形象、樹品牌,實施以“群狼共舞,資源共享,集中突破”為核心的推進策略,以紅花郎為頭狼做主打,以新郎酒為次,再配以如意郎或福郎,形成啟動市場的主力。在市場動銷後,再投放流通產品。這一強勁有效的品牌經營戰略,完成了品牌的整合,形成了層次清晰、佈局完善的品牌構架。

      在“神采飛揚·中國郎”品牌戰略的統領下,經過精心策劃,產品全部更新換代,包裝精美大氣。產品結構明晰清楚,形成醬、濃、兼三種香型系列產品的良好組合。醬香型產品有精品郎酒、10年陳紅花郎酒、15年陳紅花郎酒、12年陳青花郎酒、20年陳青花郎酒、30年紅運郎酒、50年青雲郎酒等;濃香型產品包括天寶洞藏酒、雙喜郎酒、福郎、如意郎、嘉賓郎、貴賓郎、香醇郎酒及古藺系列酒等;兼香型產品有12年陳釀、9年陳釀、3年陳釀的新郎酒。

      2007年,以汪俊林董事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提出了郎酒發展的宏偉目標“351工程”。目前,戰略產品——醬香典範的紅花郎酒,極大地提升郎酒百年品牌;而濃頭醬尾的新郎酒作為引領白酒新標準的兼香型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捧。濃香型福郎、如意郎、天寶洞等產品倍受消費者的青睞。

      2009年郎酒冠名春晚,紅花郎名聲大震。汶川地震,郎酒捐款2130萬元,加上物資捐贈,總金額超過5000萬元。郎酒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其社會責任感有目共睹。2008年,郎酒與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喊出“強我國防?神采飛揚中國郎”的豪邁口號。身處西南一隅,發展規模一直受到交通等多項因素制約之郎酒,近年發展勢態迅猛。2008年銷售突破20億,2009年預計30億。郎酒提出在2015年,銷售力爭達到100億。郎酒超常規發展被業界稱作“郎酒現象”,該現象給白酒業帶來諸多啟示。

      2009年,郎酒以87.79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75位,位列中國白酒行業第3位。

    榮譽

      【四川郎酒】是我國名酒園中的一株新秀,郎酒在1963年被評為四川省名酒; 1979年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1984年在第四屆全國名酒評比中,郎酒以“醬香濃郁,醇厚淨爽,幽雅細膩,回甜味長”的獨特香型和風味而聞名全國,首次榮獲全國名酒的桂冠,並獲金獎;1985年參加亞太博覽會展出。1999年國家質量監督局、標準樣品委員會將39°醬香型郎酒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醬香型低度白酒標準樣酒。2007年紅花郎酒生產工藝研究及應用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憑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榜單”大獎,贏得廣大消費者普遍讚譽。

    品牌歷程

      公元前135年 漢武帝把二郎灘一帶生產的“枸醬酒”欽定為貢酒。

      北宋年間 二郎灘生產的優質大曲“鳳曲法酒”載入史冊。

      1903年 絮志酒廠開始釀造“回沙郎酒”。

      1933年 “惠川糟房”把“回沙郎酒”更名為“郎酒”。

      1956年 在成都金牛壩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說:“四川還有一個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加快擴大生產!”

      1963年 郎酒獲首屆四川省名酒評比金獎。

      1979年 郎酒獲國家質量優質獎。

      1984年 “郎”牌郎酒評為國家名酒,獲國家產品質量金質獎章,榮獲“中國名酒” 稱號。“郎泉”牌兼香型郎泉酒被評為中商部優質酒。

      1985年 郎酒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金爵獎”。

      1989年 53°郎酒蟬聯“中國名酒”稱號;39°郎酒被確認為“中國名酒”並獲國家金質獎。“郎”牌郎酒在同行業中首批通過國家方圓質量標誌認證。

      1994年 郎酒在全國名酒行業中率先通過國際質量認證。

      1996年 郎酒在全國名酒廠中首家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

      1997年 “郎”牌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享受世界範圍的特別保護。

      1999年 國家質量監督局、標準樣品委員會將39°醬香型郎酒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醬香型低度白酒標準樣酒。

      “郎”牌郎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跨世紀中國著名白酒品牌”。

      2000年 “郎”牌12年特醇郎酒被列為中國名酒極品。

      2001年 “郎”牌天寶洞藏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白酒著名創新品牌”。

      2002年 經中國名酒驗證委員會品評及國家食品質量檢測機構檢測,確認“郎”牌郎酒的質量保持了中國名酒水平,並有所提高。

      新浪網網民評選郎酒獲“中國十大白酒”稱號。

      2003年 “郎”牌天寶洞藏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金盃獎”,“郎”牌郎泉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銀杯獎”。

      新浪網網民評選郎酒獲“中國白酒十佳”和“最佳自用酒”稱號。

      2004年 紅花郎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授予“首屆中國白酒科學技術大會指定榮譽產品”稱號。

      郎酒以41.52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全國排名138位。

      2005年 在世界最大、最專業的葡萄酒及烈性酒評酒組織——倫敦國際評酒組織舉辦的評酒會上,紅花郎酒獲白酒類唯一的“特別金獎”。

      新郎酒榮獲中國十大最具增長潛力白酒品牌。

      2006年 郎酒獲國家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認證標誌。

      郎酒獲歷屆四川名牌產品稱號。

      紅花郎酒獲“中國白酒十大創新品牌”。

      郎酒以56.47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全國排名97位,白酒行業第5位。

      2007年 郎酒進入四川省人民政府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名單,成為12戶快速壯大類之一。

      紅花郎酒生產工藝研究及應用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郎酒天然儲酒洞庫天寶洞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2008年 “古藺郎酒傳統釀製工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9年 郎酒以87.79億元的品牌價值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全國排名75位,白酒行業第3位。

    郎酒四寶【美景】

    郎酒四寶-美景

    郎酒產地二郎灘是一方神韻十足的風水寶地。發源於雲貴高原的赤水河,綿延千餘公里,其流域千溝萬壑海拔都有在1000米以上,而流經二郎灘,卻陡然降至400餘米。千百年來,在郎酒生產基地一帶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圈。科學工作者發現,在郎酒成品中的微生物多達400多種,它們中的某些種類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組合,替郎酒催生110多種芳香成份,自然形成了郎酒的獨特品位。

    【郎泉】

    郎酒四寶-郎泉

    郎泉之水天上來。

      這一汪晶瑩剔透的古井清泉,通過岩層砂石的層層過濾,從崖縫石間豁然而出,匯聚成一泓碧綠耀眼的滾滾甘流,日夜噴湧,引來千山共醉,萬戶同香。

      這一汪汩汩流淌的幽泉,明如鏡,碧如玉,甘如露,甜如汁,冬天,熱氣蒸騰,暖如春水;夏日,水寒徹骨,甜似果漿。最為神奇的是,這清泉雨天不濁,乾旱不涸。古往今來,不知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更引得許多文人雅士、墨客騷人為之心馳神醉。“山中借得郎泉水,雲間釀出瓊漿美”、“赤水波澄明月光,郎泉玉露發奇香”、“蜀中盡道多佳釀,更數郎泉回味長”……一句句詩詞如玉珠滴落,郎泉濺開碧汪汪的漣漪。

    【寶洞】

    郎酒四寶-寶洞

    位於郎酒廠部右側約兩公里處的蜈蚣崖半山腰間,懸掛著兩個天然酒庫——天寶洞、地寶洞,這就是儲藏郎酒的所在。

      一般白酒,貯藏期最多一年,而郎酒最少也在三年以上,藏之越久,酒中的有害物質越少,酒更見其香,也更見其健康。天寶洞、地寶洞內冬暖夏涼,常年保持攝氏19度的恆溫,在洞內貯藏郎酒,可以使新酒醇化老熟更快,且酒的醇度和香氣更佳。

      天然溶洞貯藏白酒,這在中國白酒生產廠家中是唯一的。

    【工藝】

    郎酒四寶-工藝

    在郎酒的“四寶”中,美境、郎泉和寶洞都是上天的饋贈,而其精湛的釀製工藝,則是郎酒人世世代代苦心經營,不斷總結前人經驗又推陳出新的結果。郎酒的整個釀製工藝,艱難曲折,一唱三歎,細緻周密,精湛考究,概括起來大致有這樣一些環節:“高溫制曲”、“兩次投糧”、“涼堂堆積”、“回沙發酵”、“九次蒸釀”、“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年洞藏”和“盤勾勾兌”。其中郎酒生產“回沙方式”是其他香型白酒廠家無法效仿的,也是所有白酒生產釀造週期最長的。

    傳說

      美酒必有成因,關於郎酒的來歷、成名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候,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畔,有一個聰明能幹的男青年李二郎,愛上了美麗靈巧的姑娘赤妹子。赤妹子從小失去父母,在她舅舅家長大,而舅舅是個圖利貪財的人,見李二郎孤苦一人,家境貧寒,靠幫主家牧羊為生,不同意將赤妹子嫁給李二郎, 但又不便於干涉拒絕。於是,他想出一條妙計:“誰要娶赤妹子,必須拿出一百罈美酒作為訂婚之禮。”李二郎明知是刁難自己,但由於鍾愛心切,便私下對赤妹子說:“你只要真心愛我,就耐心等待著,我一定要招一百罈美酒來接你成親!”

      從此,李二郎放下牧羊鞭,不分晝夜地在赤水河邊挖呀、刨呀,尋找泉眼。他挖斷99把鐵鍬,99把鋤頭,撬斷99根木棒,挑斷99根扁擔……,真誠的心意,艱辛的勞動,終於感動了龍王三太子,使亂石灘中冒出了清澈透明的泉水。李二郎用此泉水釀酒,但酒的香味不濃。一天,龍王三太子為了進一步考驗李二郎,就變成一個年老體弱的老頭來到李二郎的酒坊,向李討酒御寒。李二郎爽朗地說:“我釀酒是為了取赤妹子成親,既然老人要喝,只要不嫌,儘管喝夠”。老人見他心地善良,對赤妹子忠心不二,便裝醉倒地把喝下的酒吐於泉中。李二郎趕快扶起老人回屋休息。老人似醉非醉地說:”你那泉水猶如酒泉,再刨尺把深,釀出來的酒就更美了。“李二郎聽了老人的話,扛鋤來到水泉,鍘刨幾鋤,只聞泉水香味撲鼻,李二郎大喜,立刻回去問問老人何故,然而老人已不知去向。

      李二郎,從此用這甘醇芬芳酒泉水釀出了瓊漿美酒,送到赤妹子舅舅家,招回了赤妹子,使有情人終成 眷屬。

      成婚後,赤妹子幫其夫李二郎精心釀酒,使美酒名揚四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李二郎,把他挖泉釀酒的地方,取名叫二郎灘;把這酒泉取名郎泉;把他釀造的酒取名郎酒。傳說歸傳說,但如今對岸的貴州地方還有郎酒的遺跡。優美的神話傳說,更為名酒添光增色,吸引著中外飲客。但郎酒到底是什麼原因成名,人們還得尋究其源!

      郎泉水釀瓊漿液,天保洞藏酒生香。這就是郎酒成名之處。郎泉在雲霧飄渺的普雲山麓,泉水穿山過隙,蜿蜒流經幾十里,到古藺郎酒廠門前噴出成泉;泉水清涼爽口,甘美純淨,含有多種微量礦物。天寶洞是普雲山上的天然巖洞,有上下兩層,共有8000多平方米。洞內常年氣溫在18。C——22。C,洞口洞內的溫差相距甚小。將酒儲存在這天然酒庫中,可促進酒體柔軟、香化、老熟,因而其酒醬香、焦香、酯香、醇香協調,酒液柔和,香味增多。郎酒要放在洞中存放3年以上,才勾兌出廠,故質優而味醇。

    四川名酒

      四川名酒有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全興、郎酒、沱牌等。通常前五個被譽為四川“五朵金花”。[1]另有四川仙潭酒被譽為“管理之花”

    四川釀酒歷史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就釀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糧食酒。到了商代中期,中國人將曲、櫱分離,單獨制曲釀酒,實現了釀酒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在商周出土的各類文物中,酒器就佔了40%的比重。由此可見,這時的酒對古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星堆”見證川酒始於漢代四川釀酒歷史起源於何時,歷來眾說紛紜。但隨著20世紀大量文物出土,遂日漸清晰。1959年和1980年,彭縣竹瓦街兩次發現戰國青銅器,出土有尊、觶等酒器10多件,鑄造水平與河南殷墟相當。1976年,綿竹出土了戰國中期的銅、提梁壺等11件,證明在中國名酒劍南春的發源地,至少在2400年前已開始釀酒。

      1985年,在綿竹劍南春所在地,考古工作者在發現地下窖池的同時,還發現了一塊“永明五年”的南齊紀年磚。根據出土層的疊壓關係和出土器物的時代特徵,認為綿竹的地下窖池建造年代,應不晚於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即公元487年。

      幾乎與此同時,距綿竹僅30公里的廣漢“三星堆”更有驚人發現,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大量陶酒器橫空出世,從釀造、貯藏到飲用的酒器亦應有盡有。

      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從此打破了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傳統學術觀點,形成了古蜀地區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新觀念。就酒文化而言,在當時的川西地區就有了相當高的釀酒水平,應該說,川西的飲酒之風與中原同樣盛行。

      廣漢、綿竹、彭縣三地彼此相距不過30餘公里,即使在交通、通訊很不發達的古代,經濟文化的交往也應該非常緊密而頻繁,其釀酒歷史無疑也應趨於同步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還在瀘州、宜賓等地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不少漢代酒器。

      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四川呈v形狀的名酒分佈區域,大約在漢代及漢代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劍南燒春”: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南齊地下窖池及紀年磚的出土,揭開了綿竹釀酒歷史的新篇章。由南北朝到盛唐,綿竹釀酒技術經過130年的飛躍發展,配製出了美譽華夏的“劍南燒春”。

      唐代名酒品牌以四川居多,其中“劍南燒春”最為有名。在大歷14年前,劍南道每年都要向唐宮進貢10斛劍南燒春酒。

      更重要的是,唐代出現了中國釀酒史上最早的蒸餾酒(俗稱白酒或燒酒)。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在近年出土的隋唐酒具中,出現了容量為15~20毫升的小酒杯,說明沒有高濃度的烈性白酒,便不可能製作出如此之小的酒具。

      大量佐證表明,在盛唐時期,我國已出現了醇香清冽的蒸餾酒,而這個釀酒史上的重大革命卻是在四川進行的。在唐代,四川最負盛名的酒是劍南春(劍南燒春),據此可以推論,劍南春極可能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蒸餾酒。

      “天益老號”風風雨雨得味成龍宋代,酒實行了專賣。但隨著民族危機的加劇,中央財政瀕臨崩潰,為增加財源,時任川陝宣撫使的綿竹人張浚,倡行了隔槽酒法,允許民間納錢釀酒,進而導致四川酒業的興盛遠超唐代。

      元代幾十年曾普遍實行酒禁,但四川是個例外。明代四川釀酒業發展到新階段,瀘州老窖在萬曆年間奠基,宜賓也出現了“溫德興”、“德盛福”等一批釀酒作坊。

      明末清初,四川釀酒業蓬勃發展。到了清末,川酒更是有了空前的跨越,不僅產量增加,還基本上形成了各自的獨特風格,並逐步趨於穩定。

      康熙年間,著名釀酒師朱煜在綿竹城西開創了“天益老號”,利用綿竹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本地獨有的釀造方法,釀製出了新一代的綿竹大曲,很快便風靡全川乃至全國。

      而今保留下來的“天益老號”,則是典型的清代四川釀酒作坊:臨街是青瓦黑漆龍門,上懸“天益老號”牌匾。門的兩旁分別掛著木刻對聯,上聯云:酒氣沖天飛鳥聞香化鳳;下聯應:糟粕落水游魚得味成龍。經歷世代滄桑,在300餘年的風風雨雨中,“天益老號”仍保持完整。而作為劍南春酒廠的一個車間,它產生的飛鳥聞香化鳳和游魚得味成龍的效應,亦勝過了任何朝代。劍南春豐厚的歷史底蘊,促成“天益老號”正在申報中國食品文化遺產,因為它是中國傳統白酒工藝的歷史見證。[1]

    郎酒相關產品

      紅花郎

      青花郎

      經典醬香珍品郎酒

      經典醬香珍藏郎酒



    新手教學
    紅花郎酒,十五年38度紅花郎酒,53度紅花郎酒_白酒_酒類_食品、飲料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