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特 征
- 操 作 接 口: USB 2.0 / USB 1.1
- 操 作 系 統: Windows ME, 2000, XP, Vista / Mac 10.1 or above
- 額 定 電 壓: DC 3.3/5VE±10%
- 外 觀 尺 寸:
- 重 量:
- 保 固 期: 1年
- 白 盒
- 彩 盒 (A)
- 彩 盒 (C)
- 吸 塑
- 塑 料 盒
- 方 鐵 盒
- 圓 鐵 盒
- 木 盒
- 禮 盒
U盤圖 片
軟 木U盤
FD-EC1
FD-EC2
FD-EC3
紙 制U盤
FD-EP1
FD-EP2
FD-EP4
FD-EP6
FD-EP8
竹 木U盤
FD-EW1
FD-EW2
FD-EW3
FD-EW4
FD-EW5
FD-EW6
FD-EW7
FD-EW8
U盤 簡 介
隨身碟(中國大陸稱優盤、隨身碟、電子盤、閃存盤、記憶棒、手指),是一種用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儲存的介質,通常使用USB插頭。通常隨身碟體積極小、重量輕、可熱插拔也可以重複寫入。面世後迅速普及並取代傳統的軟碟及軟碟機。在2006年11月時,市面上販售的隨身碟的儲存容量介於32MB到64GB之間[1]。容量大小因為快閃記憶體目前的密度而被限制,容量越大,則每MB的成本可能因為較貴的的組件而提高。有時讀卡器也會被歸類為隨身碟。這類設備的記憶晶片並不是內建的,而是可以抽換的記憶卡。
相較於其他可攜式儲存裝置(尤其是軟碟片),隨身碟有許多優點:較不佔空間,通常操作速度較快(USB1.1標準),能儲存較多資料,並且可能較可靠(由於沒有機械裝置),在讀寫時斷開而不會損壞硬體(軟碟在讀寫時斷開馬上損壞),衹會遺失數據。這類的磁碟使用USB大量儲存裝置標準,在近代的作業系統如Linux、Mac OS X、Unix與Windows中皆有內建支援。
隨身碟通常使用塑膠或金屬外殼,內部含有一張小的印刷電路板,讓隨身碟尺寸小到像鑰匙圈飾物一樣能夠放到口袋中,或是串在頸繩上。隻有USB連接頭突出於保護殼外,且通常被一個小蓋子蓋住。大多數的隨身碟使用標準的Type-A USB接頭,這使得它們可以直接插入個人電腦上的USB埠中。
要存取隨身碟的資料,就必須把隨身碟連接到電腦;無論是直接連接到電腦內建的USB控制器或是一個USB集線器都可以。隻有當被插入USB埠時,隨身碟才會啟動,而所需的電力也由USB連線供給。然而,有些隨身碟(尤其是使用USB 2.0標準的高速隨身碟)可能需要比較多的電源,因此若接在像是內建在鍵盤或螢幕的USB集線器,這些隨身碟將無法工作,除非將它們直接插到控制器(也就是電腦本身提供的USB埠)或是一個外接電源的USB集線器上。
優 缺 點
隨身碟幾乎不會讓水或灰塵滲入,也不會被刮傷,而這些在舊式的攜帶式儲存裝置(例如光碟、軟碟片)等是嚴重的問題。而隨身碟所使用的固態儲存設計讓它們能夠抵抗無意間的外力撞擊。這些優點使得隨身碟非常適合用來從某地把個人資料或是工作檔案攜帶到另一地,例如從傢中到辦公室,或是一般來說需要攜帶到並存取個人資料的各種地點。由於USB在現今的個人電腦中幾乎無所不在,因而到處都可以使用隨身碟。不過,小尺寸的隨身碟也讓它們常常被放錯地方、忘掉或遺失。
隨身碟雖然小,但相對來說卻有很大的儲存容量。目前市售隨身碟大多能夠儲存比一片CD(700MB)還多的資料,高階的可以儲存比一片雙面雙層DVD(17GB)還多的資料。
隨身碟使用USB大量儲存裝置的類別,這表示大多數現代的作業系統都可以在不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式的情況下讀取及寫入隨身碟。隨身碟在作業系統裡面顯示成區塊式的邏輯單元,隱藏內部快閃記憶體所需的複雜細節。作業系統可以使用任何檔案系統或是區塊定址的方式。有些電腦也可以利用隨身碟來開機。
與其它的快閃記憶體裝置相同,隨身碟在總讀取與寫入次數上也有限制。中階的隨身碟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可以讀取與寫入數十萬次[來源請求],但當隨身碟變舊時,寫入的動作會更耗費時間。當我們用隨身碟來執行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時,便不能不考慮這點。有些程式開發者特別針對這個特性以及容量的限制,為隨身碟撰寫瞭特別版本的作業系統(例如Linux)或是應用程式(例如Mozilla Firefox)。它們通常對使用空間做最佳化,並且將暫存檔儲存在電腦的主記憶體中,而不是隨身碟裡。
許多隨身碟支援寫入保護的機制。這種在外殼上的開關可以防止電腦寫入或修改磁碟上的資料。寫入保護可以防止電腦病毒檔案寫入隨身碟,以防止該病毒的傳播。沒有防寫功能的隨身碟,則成瞭多種病毒隨自動執行等功能傳播的途徑。
隨身碟比起機械式的磁碟來說更能容忍外力的撞擊,但仍然可能因為嚴重的物理損壞而故障或遺失資料。在自組電腦中,錯誤的USB連接埠接線也可能損壞隨身碟的電路。
U盤保 養
隨身碟在拔出電腦前,應從作業系統中移除裝置(如在Windows中點電腦螢幕工作列下方右面的「安全刪除」),等隨身碟自身的提示燈(如有)滅掉後才拔出,這樣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10][11]
安 全 性
有些隨身碟提供資料加密的功能。通常在檔案系統的下層使用全磁碟加密來達到。加密功能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存取隨身碟上的資料;缺點則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此隨身碟隻能在少部份安裝有相容加密軟體的電腦上使用。
有些加密軟體可以不需安裝即可執行。這些軟體的執行檔可以跟加密的檔案一起儲存在隨身碟上。加密的檔案可以在執行微軟Windows的電腦上存取。其它的隨身碟允許使用者設定不同大小的加密與公開分割區。而為瞭Windows、麥金塔、Linux設計的加密軟體執行檔可以放在公開分割區中。有些較差的加密軟體可能需要管理者權限才能執行並存取資料。
新款的隨身碟支援生物指紋功能來確認使用者的身份。在2005年年中,在隨身碟上支援指紋功能比起標準的密碼保護來說還是較貴的選擇。大多數的指紋掃描裝置必須依賴作業系統中的驅動程式來檢驗指紋,因而這些隨身碟就隻能用在執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的電腦。
有些廠商將隨身碟作為執行認證的裝置之一。其方式是使用隨身碟內的加密金鑰或是與目標系統內的軟體溝通來控制敏感系統的存取權限。這些系統被設計為除非隨身碟被接上主機,否則系統不會運作。有些「電腦鎖」被插入電腦時,表現得也像隨身碟一樣。
所有資料保護的方式也增加瞭合法使用者(資料擁有者)無法存取資料的風險。
隨身碟對大型組織來說是很大的安全性挑戰。因為它們的小體積以及方便性,讓沒有權限的訪客或是有惡意的員工能夠在幾乎不會被發現的情況下偷走機密的資料。在2008年,香港及澳門的多傢醫院發生多起閃存盤的遺失及失竊事件,引起病人私隱的危機。同樣地,共用或是公共的電腦也容易被攻擊者使用隨身碟放入惡意軟體,例如rootkit或是封包擷取軟體等。為瞭防止這些問題,有些組織禁止使用隨身碟,而有些電腦禁止一般使用者掛載USB大量儲存裝置(這是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的一個功能)。也有電腦使用第三方軟體來控制USB的使用。也有組織使用非科技的解決辦法:拔掉主機內部USB埠的連接線或乾脆用樹脂堵住USB埠。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