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65947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醫藥、保養 » 植物原藥材 »
    批發各種規格的白茅根中藥飲片 植物中藥材飲片 安國潤生
    商品代碼: 65947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品名白茅根產地安徽
    產品屬性根莖類性狀白茅根
    歸經白茅根毒性無毒
    化學成分白茅根產品形態原形態
    炮製工藝曬制規格白茅根

    白茅根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白茅根

    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的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曬乾。除去鬚根及膜質葉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別名:茅根、地管、茹根、藍根。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於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內服,煎湯10-15g(鮮者加倍),搗汁或研末。體虛者用量宜適當。貯藏:置乾燥通風處。可到大有恆中藥材庫查詢購買。

    中文名稱:白茅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白茅屬
    種:白茅
    分佈區域: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中國遼寧、河北、山西
    拉丁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命名者:(Linn.) Beauv.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白茅-植物原生態

    白茅[1](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多年生草本。根莖密生鱗片。稈叢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節,節上有長4~10毫米的柔毛。葉多叢集基部;葉鞘無毛,或上部及邊緣和鞘口具纖毛,老時基部或破碎呈纖維狀;葉舌干膜質,鈍頭,長約1毫米;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根生葉長,幾與植株相等,莖生葉較短。圓錐花序柱狀,長5~20厘米,寬1.5~3厘米,分枝短縮密集;小穗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4毫米,基部密生長10~15毫米之絲狀柔毛,具長短不等的小穗柄;兩穎相等或第一穎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質外,余均膜質,邊緣具纖毛,背面疏生絲狀柔毛,第一穎較狹,具3~4脈,第二穎較寬,具4~6脈;第一外稃卵狀長圓形,長約1.5毫米,先端鈍,內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針形,長1.2毫米,先端尖,兩側略呈細齒狀;內稃長約1.2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鈍劃、不同的數齒;雄蕊2,花藥黃色,長約3毫米;柱頭2枚,深紫色。穎果。花期夏、秋季。[2][2]

    別名  茅根、蘭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茅菅、白花茅根、絲茅、萬根草、茅草根、地節根、堅草根、甜草根、絲毛草根、寒草根

    編輯本段地理分佈  分佈於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及地中海區域。模式標本采自法國南部。產於中國河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新疆等北方地區;生於低山帶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3]

    編輯本段出處  1.《本草經集注》。  2.《本草圖經》:茅根,今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間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3.《綱目》:茅有數種,夏花者為茅,秋花者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謂不同,《詩》雲,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別錄》不分茅、菅乃二種,謂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蓋二物之根狀皆如筋,

    編輯本段原形態  白茅(《本草經集注》),又名:白茅菅(陶弘景),絲茅(《綱目》),萬根草(《鐵嶺縣志》),茅草。多年生草本。根莖密生鱗片。稈叢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節,節上有長4~10毫米的柔

    白茅-畫圖

    毛。葉多叢集基部;葉鞘無毛,或上部及邊緣和鞘口具纖毛,老時基部或破碎呈纖維狀;葉舌干膜質,鈍頭,長約1毫米;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根生葉長,幾與植株相等,莖生葉較短。圓錐花序柱狀,長5~20厘米,寬1.5~3厘米,分枝短縮密集;小穗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4毫米,基部密生長10~15毫米之絲狀柔毛,具長短不等的小穗柄;兩穎相等或第一穎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質外,余均膜質,邊緣具纖毛,背面疏生絲狀柔毛,第一穎較狹,具3~4脈,第二穎較寬,具4~6脈;第一外稃卵狀長圓形,長約1.5毫米,先端鈍,內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針形,長1.2毫米,先端尖,兩側略呈細齒狀;內稃長約1.2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鈍劃、不同的數齒;雄蕊2,花藥黃色,長約3毫米;柱頭2枚,深紫色。穎果。花期夏、秋季。

    編輯本段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1《本經》:"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2《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3《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5《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6《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7《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編編輯編輯本段性味歸經

    性味  甘、寒。  1《本經》:味甘,寒。  2《別錄》:無毒。  3《本草正》:甘,涼 4《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無毒。

    歸經  入肺、胃、小腸經。  1《滇南本草》:入胃、小腸二經。  2《本草經疏》:入手少陰,足太陰、陽明。  3《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陰,兼入足太陰、陽明經。  4《本草求真》:入胃、肝。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本草圖經  茅根,今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間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綱目  茅有數種,夏花者為茅,秋花者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謂不同,《詩》雲,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別錄》不分茅、菅乃二種,謂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蓋二物之根狀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並名菅也。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種,葉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長,白軟如筋,而有節,味甘,俗呼絲茅,《本經》所用茅根是也。其根干之,夜視有光。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長,入秋抽莖開花成穗,如荻花,結實尖黑,長分許,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細竹根,無節而微甘,亦可入藥,功不及白茅,《爾雅》所謂白華野菅是也。黃茅似菅茅,而莖上開葉,莖下有白粉,根頭有黃毛,根亦短而細硬,無節,秋深開花穗如菅,可為索綯,古名黃菅,《別錄》所用菅根是也。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璚茅,生湖南及江淮間,葉有三脊,其氣香芬,可以包藉及縮酒。芭茅叢生,葉如大蒲,長六、七尺,有二種,即芒也。  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故能止諸血、噦逆、喘急、消渴,治黃疸水腫,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劑,致傷沖和之氣,烏足知此哉?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本經  主勞傷虛贏,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別錄  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日華子本草  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滇南本草  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本經逢原  白茅根,《本經》主治勞傷虛贏者,以甘寒能滋虛熱,而無傷犯胃氣之虞也。言補中益氣,胃熱去而中氣復,是指客邪入傷中州,漸成虛贏而言,非勞傷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動植物民間藥  治腳氣。

    本草經疏  勞傷虛贏,必內熱,茅根甘能補脾,甘則雖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內熱,故主勞傷虛贏。益脾所以補中,除熱所以益氣,甘能益血,血熱則瘀,瘀則閉,閉則寒熱作矣,寒涼血,甘益血,熱去則血和,和則瘀消而閉通,通則寒熱自止也。小便不利,由於內熱也,熱解則便自利。淋者,血分虛熱所致也,涼血益血,則淋自愈,而腸胃之客熱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補血涼肝,則筋堅矣。血熱則崩,涼血和血,則崩自愈矣。血熱則妄行,溢出上竅為吐、為咯、為鼻衄、齒衄,涼血和血,則諸證自除。益脾補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腫黃疸,而兼理傷寒噦逆也。

    本草求原  白茅根,和上下之陽,清脾胃伏熱,生肺津以涼血,為熱血妄行上下諸失血之要藥。

    醫學衷中參西錄  白茅根必用鮮者,其效方著。春前秋後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時,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驗,遠勝干者。

    本草正義  白茅根,寒涼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熱,而不傷乾燥,又不粘膩,故涼血而不慮其積瘀,以主吐衄嘔血。洩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噦逆嘔吐,肺熱氣逆喘滿。且甘寒而多脂液,雖降逆而異於苦燥,則又止渴生津,而清滌肺胃腸間之伏熱,能療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閉而治溲血下血,並主婦女血熱妄行,崩中淋帶。又通利小水,洩熱結之水腫,導瘀熱之黃疸,皆甘寒通洩之實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洩肺胃,尤有專長,凡齒痛齦腫,牙疳口舌諸瘡,及肺熱郁窒之咽痛腐爛諸證,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無流弊。

    編輯本段采收儲藏  春、秋季採挖,除去地上部分和鱗片狀的葉鞘,洗淨,鮮用或扎把曬乾。

    編輯本段用藥禁忌  1.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經疏》:因寒發噦,中寒嘔吐,濕痰停飲發熱,並不得服。  3.《本草從新》:吐血因於虛寒者,非所宜也。

    編輯本段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耐旱,宜選一般坡地或平地栽培。 栽培技術 用根莖繁殖。春季,

    白茅根-栽培

    挖取白茅地下根莖,按行株距30cm×30cm栽種。

    編輯本段炮製方法  1.干茅根:揀淨雜質,洗淨,微潤,切段,曬乾,簸淨碎屑。  2.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色,噴灑清水,取出,曬乾。  3.取原藥,揀除雜質,洗淨,切斷,曬乾。

    編輯本段藥材鑒定

    白茅根-中藥材

    性狀鑒別  根莖長圓柱形,有時分枝,長短不一,長30~60cm,直徑2-4m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光澤,具縱皺紋,環節明顯,節上殘留灰棕色鱗葉及細根,節間長1-3cm。體輕,質韌,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多具放射狀裂隙,有時中心可見一小孔。氣微,味微甜。 以條粗、色白、味甜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類方形小細胞,有的含硅質塊。皮層較寬,最外為1-4列纖維,壁厚,木化;葉跡維管不10餘個,環列,有限外韌型,具束鞘纖維,其旁常有裂隙;內皮層細胞內壁增厚,有的有硅質塊。中柱內散有多數維管束,有限外韌型,近中柱鞘的維管束小而密,由纖維相連成環。中央常成空洞。

    粉末特徵  黃白色。1表皮細胞平行排列,每縱行列多為1個長細胞與2個短細胞(1個木栓細胞及1個硅細胞)相間排列,偶見1個短細胞介於2個長細胞之間。2內皮層細胞長方形,一側壁甚薄,另一側壁增厚,層紋及孔溝明顯,壁上有硅質塊。3中柱鞘厚壁細胞類長方形;根莖莖節處中柱鞘細胞呈石細胞狀。4下皮纖維常具橫隔。此外,有木纖維。

      



    新手教學
    批發各種規格的白茅根中藥飲片  植物中藥材飲片 安國潤生_植物原藥材_醫藥、保養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