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5371672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家居用品 » 鐘錶 » 其他鐘錶 » 其他鐘 »
    廣發青銅器直供曾侯乙編鐘|單位、博物館、影視劇組慶典創意擺件
    商品代碼: 5371672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規格】:40*80cm
    【風格】:古樸、精致、厚重、品味

    【產品材質】:青銅合金

    【圖片說明】:產品圖片為實物拍攝,因光線、產品批次或顯示器顏色設定,可能會略有色差。
    【產品介紹】:1978年夏天出土於湖北隨縣(今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戰國早期曾國君王曾候乙墓。這是一種打擊樂器,供古代宗廟祭祀和宴請賓客時使用。全套編鐘包括鈕鐘19件,甬鐘45件,外加楚惠王贈送的一件鐘,共65件,總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編鐘以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銅木結構的三層鐘架上。鐘上均鑄有篆書銘文,共二千八百餘字,其內容全麵地反映瞭戰國時期我國樂律學達到的高度水平。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編鐘。編鐘音樂性能保存完好,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從最低音到最高音,共有五個八度,能演奏古今中外的樂曲。這套編鐘的發現,對研究戰國歷史、音樂和冶鑄技術等,都有著極高的價值。它的總用銅量達5噸之多,設計精巧,鑄造愧麗,出土時尚完整地懸掛在鐘架上,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古今樂曲均能演奏,八鼓諧餘韻繞梁令人驚嘆叫絕,它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愧寶,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1983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復製成功瞭28件編鐘,演奏瞭《春江花月夜》等樂曲,抑揚頓挫和諧動聽,湖北省歌舞團演出瞭歷史歌舞《編鐘樂舞》,使觀眾聽到瞭兩千多年前的美妙聲音。
      編鐘的鐘架稱為鉅(jù),由245個構件組成,設計精巧,比例適宜,結構牢固,可以拆卸。雖然承受瞭二千多公斤重的全套編鐘,歷時二千多年,出土時仍矗立如故。是研究先秦音樂史與青銅鑄造工藝的珍品。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瞭許多古代的編鐘。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瞭許多音樂術語,顯示瞭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跡。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用曾侯乙編鐘演奏的樂曲《楚商》。樂曲表現瞭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編鐘曲目有:
    01 竹枝詞(編種與編磬)
    02 春江花月夜(古樂合奏)
    03 屈原問渡(古樂合奏)
    04 楚商(古樂合奏)
    05 幽蘭(古琴與編鐘)
    06 國殤(古樂合奏)
    【說明】:此復製品是編鐘以比例縮小製作,做工精細,表層做舊處理保持瞭器物出土時的原貌,極富收藏和觀賞價值。該編鐘構思新穎,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姿態矯健,集實用觀賞於一體,為古代青銅器上乘之作。仿品近年來受到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常放於傢中、擺於公司大堂或是總經理辦公室中,以求平安、富貴。是你饋贈親友、居傢裝飾、鎮宅、收藏的最佳選擇。


         同時可為青銅器愛好者量身定做,既可以為要求品味高的收藏機構、教學科研單位、公司及個人提供國傢級青銅器的復、仿製品,也可以為政府、單位及個人設計製作具有特殊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的饋贈品、形象禮品,另外還提供為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設計製作或根據顧客圖紙、樣品加工青銅雕塑。
     業務范圍:設計、製作各種青銅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克鼎、銅鏡、劍戟、連鶴方壺、
    馬踏飛燕、洛陽鼎、佛頭、酒杯、天子駕六、雙孔杯、皇帝寶鼎等,歡迎個人以及經銷商訂購

    編輯本段

    原理介紹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瞭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

      編鐘圖片2

     

    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瞭,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註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鐘、45個甬鐘,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鐘共65件組成。這些鐘分3層8組掛在鐘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鐘,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鐘,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鐘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鐘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鐘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傢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鐘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隻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現在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1]

    材料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銅、錫、鋁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製精美,花紋細致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起源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瞭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象征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瞭許多古代的編鐘。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瞭許多音樂術語,顯示瞭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跡。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用曾侯乙編鐘演奏的樂曲《楚殤》。樂曲表現瞭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西周時期編鐘

      1985年8月25日楊傢村出土瞭西周時期編鐘一架。這架大型編鐘,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

      西周青銅編鐘

     

    這架樂器,共為4組,鑄造的時間各不同,可能為一個傢族數代人的製品。它對我們研究西周“鐘”,“”的演變規律將有很大的幫助。從器物的用途看,既有編組使用的,又有單獨使用的。從“”來看,以前出土實物不多,傳世的有“克”,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四虎”等,但都是單個出現。楊傢村“編”,屬於西周晚期遺物,是目前已知資料中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另外,從“鐘”的銘文看,對研究西周社會史和官職製度等方麵的問題,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充分證明編鐘無愧為我國古代眾樂之首,擊之耳邊蕩漾著雄渾凝重的“金石之聲”,形象地再現瞭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充分顯示瞭我們祖先偉大的創造力,使人大開眼界,驚嘆不已![2]

        

     

    被譽為“國寶”的編鐘古樂器,從1954以來,在我省出土過多次。《隋書·音樂志》載:編鐘“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編懸的木架,西周時叫“(xuān)”,呈“月”形。演奏時用小木槌敲擊,音色純凈,旋律優雅,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高音昂揚,驚天動地;低音渾厚,沉雄飛揚,演奏起來八音齊鳴,古音神韻娓娓動聽。   編鐘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於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西周時還以此禮樂製度規定名位、等級。編鐘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志。   西周編鐘,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那時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還是荒無人煙,有些地方雖有人群,卻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那時,我們這裡的祖先不但越過瞭鉆木取火的時代,而且已達到瞭能用火冶煉青銅鑄造編鐘的先進時期,它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編輯本段

    曾侯乙編鐘

    介紹

      戰國早期著名青銅樂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戰國時代曾國(今湖北隨州、棗陽一帶)一個名叫“乙”的諸侯。此人死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發現並開掘,使得許多埋藏地底的珍貴歷史文物得以重見天日。現存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編鐘圖片1

     

    關於古代樂器,在曾侯乙墓中有著驚人的發掘。墓的東室有琴(十弦)、箏(?)、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兩件和懸鼓一具。沿北墻放有編磬,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建鼓。此外,還有篪兩件,排蕭兩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鐘。編鐘共有六十五枚,全部為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鐘架呈曲尺形,銅木結構。鐘列在鐘架上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鐘十九枚,中、下層鐘是編鐘的主體部份,分為三組,這三組鐘形製各異。一套稱為“琥鐘”,由十一枚長乳甬鐘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音sì)鐘”,由十二枚短乳甬鐘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鐘”,由二十三枚長乳甬鐘組成。每件鐘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麵的鉦間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琴它體的銘文,基本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敲擊每一隻鐘的正、側都可以奏出升、降兩個音。曾國其他五均調高銘文,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等等。這些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其寶貴的材料。[3]

    音域

      曾侯乙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於現代的鋼琴。中聲部約占三個八度,由於有音列結構大致相同的編鐘,形成瞭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鐘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鐘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鐘,作為和聲。

    歷史成就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瞭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鐘。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的一座戰國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時,整套編鐘聳立如故。   鐘在我國商朝時就已出現,最初隻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戰國時發展成 61 枚。人們按鐘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鐘編成組,製成編鐘,演奏悠揚悅耳的樂曲。曾侯乙編鐘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編鐘分八組,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鐘架上。包括鈕鐘十九件,甬鐘四十五件及一件鎛鐘,共六十五件,總重量達2.5噸。鐘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六十五枚編鐘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鐘中是罕見的。鐘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十九枚鐘的銘文較少,隻標示著音名,中下層四十五枚鐘上不權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鐘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於人們敲擊演奏。   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隻少一個八度。鐘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考古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鐘演奏出各種中外名曲,無不驚嘆。曾侯乙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光輝成就,為今天古音律和編鐘製造的研究,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

    最大的編鐘

     

      曾侯乙編鐘圖片2

     

    一九七八年發掘的舉世聞名的我國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我國古代最龐大的樂器,它共六十四件,(計鈕鐘十九件,角鐘四十五件),分三層懸掛在滿飾彩繪花紋的銅木結構的鐘架上,每層的立柱是一個青銅佩劍武士。它們的形體和重量是上層最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點四公斤,高二十點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點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點四厘米。它們的總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鐘架通長十一點八三米;高達二點七三米。氣魄宏大,場麵相當壯觀。這座墓的下葬年代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餘年。它的出土引起國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4]

    製作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通力協作,采用瞭激光全息攝影和掃找電鏡等現代技術手段,發現我們的祖先早在兩乾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瞭銅、錫、鉛三種成份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瞭鐘體大小,鐘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製系列;設計瞭“合瓦式”的獨特鐘形與復雜的鐘腔結構,形成瞭奇妙的一鐘雙音和優美的旋律。這套編鐘都能別兩個樂音,全部音域貫穿五個半八度組,高音、低音明顯,中間三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由於有瞭完備的中間音,所以能在任何一個音上靈活自如地旋宮轉調。尤為可貴的是,鐘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瞭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這一重大發現,據棄瞭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不能旋宮轉調”的說法。

    貢獻

      為瞭使這套中華樂器史上珍貴的國寶發揮更大作用,科學工作者將曾侯乙編鐘進行復製。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國音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學會、考古學會的學者專傢共八十多人,在武漢對復製的編鐘進行瞭鑒定。專傢通過聆聽和比較原件和復製品每個鐘的音色、音高,並交替欣賞原件的錄音和復製編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瀏陽河》、《聖誕夜》等中爍曲。他們認為復製品確實達到瞭原件的音響效果,高音區清脆,明亮,悠揚;低音區渾厚,深沉,氣勢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數音樂與原件的差異小於正負五音分之內,為一般聽眾所難以辨別。

    編鐘曲目有

      01 竹枝詞(編鐘與編磬)   02 春江花月夜(古樂合奏)   03 屈原問渡(古樂合奏)   04 楚殤(古樂合奏)   05 幽蘭(古琴與編鐘)   06 國殤(古樂合奏)   07送孟浩然之廣陵(古樂合奏) 

    編輯本段

    原理介紹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瞭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

      

    編鐘圖片2

    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瞭,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註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占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鐘、45個甬鐘,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鐘共65件組成。這些鐘分3層8組掛在鐘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鐘,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鐘,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鐘高20.4厘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鐘高達153.4厘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鐘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厘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整套編鐘和梁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隻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傢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鐘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隻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頻率為256.4赫,與現在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1]

    材料

    曾侯乙編鐘用料是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製精美,花紋細致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可見,遠在2400多年以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起源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瞭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象征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征。近代,在中國雲南、山西和湖北等地的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曾先後出土瞭許多古代的編鐘。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工藝精美,音域可以達到五個八度,音階結構接近於現代的C大調七聲音階。另外,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瞭許多音樂術語,顯示瞭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跡。 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用曾侯乙編鐘演奏的樂曲《楚殤》。樂曲表現瞭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被流放時的悲憤之情。

    西周時期編鐘

      1985年8月25日楊傢村出土瞭西周時期編鐘一架。這架大型編鐘,總重量為340公斤。它在西周考古發現中是不多見的稀世文物。

      

    西周青銅編鐘

    這架樂器,共為4組,鑄造的時間各不同,可能為一個傢族數代人的製品。它對我們研究西周“鐘”,“”的演變規律將有很大的幫助。從器物的用途看,既有編組使用的,又有單獨使用的。從“”來看,以前出土實物不多,傳世的有“克”,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四虎”等,但都是單個出現。楊傢村“編”,屬於西周晚期遺物,是目前已知資料中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另外,從“鐘”的銘文看,對研究西周社會史和官職製度等方麵的問題,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充分證明編鐘無愧為我國古代眾樂之首,擊之耳邊蕩漾著雄渾凝重的“金石之聲”,形象地再現瞭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充分顯示瞭我們祖先偉大的創造力,使人大開眼界,驚嘆不已![2]

     

      

      

    被譽為“國寶”的編鐘古樂器,從1954以來,在我省出土過多次。《隋書·音樂志》載:編鐘“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編懸的木架,西周時叫“(xuān)”,呈“月”形。演奏時用小木槌敲擊,音色純凈,旋律優雅,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高音昂揚,驚天動地;低音渾厚,沉雄飛揚,演奏起來八音齊鳴,古音神韻娓娓動聽。

      編鐘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於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西周時還以此禮樂製度規定名位、等級。編鐘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志。

      西周編鐘,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那時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還是荒無人煙,有些地方雖有人群,卻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那時,我們這裡的祖先不但越過瞭鉆木取火的時代,而且已達到瞭能用火冶煉青銅鑄造編鐘的先進時期,它是中國古代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編輯本段

    曾侯乙編鐘

    介紹

      戰國早期著名青銅樂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戰國時代曾國(今湖北隨州、棗陽一帶)一個名叫“乙”的諸侯。此人死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發現並開掘,使得許多埋藏地底的珍貴歷史文物得以重見天日。現存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編鐘圖片1

    關於古代樂器,在曾侯乙墓中有著驚人的發掘。墓的東室有琴(十弦)、箏(?)、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兩件和懸鼓一具。沿北墻放有編磬,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建鼓。此外,還有篪兩件,排蕭兩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為輝煌,堪稱“國之瑰寶”的,要數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鐘。編鐘共有六十五枚,全部為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鐘架呈曲尺形,銅木結構。鐘列在鐘架上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鐘十九枚,中、下層鐘是編鐘的主體部份,分為三組,這三組鐘形製各異。一套稱為“琥鐘”,由十一枚長乳甬鐘組成;第二套稱為“贏司(音sì)鐘”,由十二枚短乳甬鐘組成;第三套稱為“揭鐘”,由二十三枚長乳甬鐘組成。每件鐘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正麵的鉦間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時”(曾侯乙作)。琴它體的銘文,基本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敲擊每一隻鐘的正、側都可以奏出升、降兩個音。曾國其他五均調高銘文,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文字等等。這些銘文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其寶貴的材料。[3]

    音域

      曾侯乙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略次於現代的鋼琴。中聲部約占三個八度,由於有音列結構大致相同的編鐘,形成瞭三個重疊的聲部,幾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個半音,可以奏出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音樂作品。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推想,這套編鐘演奏時應由三位樂工,執丁字形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組編鐘奏出樂曲的主旋律,另有兩名樂工,執大木棒撞擊下層的低音甬鐘,作為和聲。

    歷史成就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瞭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編鐘。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市的一座戰國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時,整套編鐘聳立如故。

      鐘在我國商朝時就已出現,最初隻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 13枚,戰國時發展成 61 枚。人們按鐘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鐘編成組,製成編鐘,演奏悠揚悅耳的樂曲。曾侯乙編鐘共 65 枚,其中1 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編鐘分八組,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鐘架上。包括鈕鐘十九件,甬鐘四十五件及一件鎛鐘,共六十五件,總重量達2.5噸。鐘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著。六十五枚編鐘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鐘中是罕見的。鐘上大多刻有銘文,上層十九枚鐘的銘文較少,隻標示著音名,中下層四十五枚鐘上不權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鐘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這些銘文,便於人們敲擊演奏。

      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隻少一個八度。鐘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考古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鐘演奏出各種中外名曲,無不驚嘆。曾侯乙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光輝成就,為今天古音律和編鐘製造的研究,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

    最大的編鐘

     

      

    曾侯乙編鐘圖片2

    一九七八年發掘的舉世聞名的我國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我國古代最龐大的樂器,它共六十四件,(計鈕鐘十九件,角鐘四十五件),分三層懸掛在滿飾彩繪花紋的銅木結構的鐘架上,每層的立柱是一個青銅佩劍武士。它們的形體和重量是上層最小,中層次之,下層最大。最小的一件重二點四公斤,高二十點二厘米;最大的一件重二百零三點六公斤,高一百五十三點四厘米。它們的總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鐘架通長十一點八三米;高達二點七三米。氣魄宏大,場麵相當壯觀。這座墓的下葬年代為公元前四三三年,距今二千四百一十餘年。它的出土引起國內外的重視,被認為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大發現。[4]

    製作

      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佛山球墨鑄鐵研究所、武漢工學院和哈爾濱科技大學等單位上百名科技人員通力協作,采用瞭激光全息攝影和掃找電鏡等現代技術手段,發現我們的祖先早在兩乾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瞭銅、錫、鉛三種成份的最佳配方,以獲得優美的音色;掌握瞭鐘體大小,鐘壁厚薄與音高的嚴格比例,鑄造出不同音高的編製系列;設計瞭“合瓦式”的獨特鐘形與復雜的鐘腔結構,形成瞭奇妙的一鐘雙音和優美的旋律。這套編鐘都能別兩個樂音,全部音域貫穿五個半八度組,高音、低音明顯,中間三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由於有瞭完備的中間音,所以能在任何一個音上靈活自如地旋宮轉調。尤為可貴的是,鐘體和附件上,還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錯金銘文,記載瞭先秦時期的樂學理論以及曾和周、楚、齊等諸侯國的律名和階名的相互對應關系,這一重大發現,據棄瞭所謂“中國的七聲音階是從歐洲傳來、不能旋宮轉調”的說法。

    貢獻

      為瞭使這套中華樂器史上珍貴的國寶發揮更大作用,科學工作者將曾侯乙編鐘進行復製。一九八三年一月六日至九日,中國音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學會、考古學會的學者專傢共八十多人,在武漢對復製的編鐘進行瞭鑒定。專傢通過聆聽和比較原件和復製品每個鐘的音色、音高,並交替欣賞原件的錄音和復製編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瀏陽河》、《聖誕夜》等中爍曲。他們認為復製品確實達到瞭原件的音響效果,高音區清脆,明亮,悠揚;低音區渾厚,深沉,氣勢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數音樂與原件的差異小於正負五音分之內,為一般聽眾所難以辨別。

    編鐘曲目有

      01 竹枝詞(編鐘與編磬)

      02 春江花月夜(古樂合奏)

      03 屈原問渡(古樂合奏)

      04 楚殤(古樂合奏)

      05 幽蘭(古琴與編鐘)

      06 國殤(古樂合奏)

      07送孟浩然之廣陵(古樂合奏)



    新手教學
    廣發青銅器直供曾侯乙編鐘|單位、博物館、影視劇組慶典創意擺件_其他鐘_其他鐘錶_鐘錶_家居用品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