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頻接收機
•實時測深
•羅盤導向
•10W大功率發射機
•彩屏顯示
•管線探測更深、更遠、更準確
LD6000全頻管線探測機主要用於在地麵探測地下電纜和金屬管道的準確位置、埋深、走向、路徑和信號電流強度。
▲應用范圍
LD6000全頻管線機是專業管線探測、管線管理與維護、市政規劃建設、動土施工等設計地下管線的單位探測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等各種管道以及電力、電信等各類電纜的理想設備,是管線機更新換代的最佳選擇。
▲工作原理
LD6000全頻管線機采用電磁法探測地下管線,通過發射機對金屬管線施加信號,在金屬管線中生成管線電流並在管線周圍產生二次磁場;通過接收機在地下地麵測定管線的二次磁場,從而準確地確定管線的位置、埋深、走向、路徑和信號電流強度。
▲LD6000全頻接收機
1、全頻接收功能
· LD6000接收機突破性地實現瞭全頻接收功能,預設55個主要探測頻率
·根據現場條件,選用最合理的探測頻率,提高對復雜管線的探測能力
·兼容各種管線機的工作頻率,可與任意品牌的發射機一起使用
·已有管線機的用戶僅購置接收機即可升級整機性能
2、先進的信號接收技術
·超高靈敏度的新型接收線圈:動態范圍高達140dB,能夠探測更深的管線和更遠的距離
·特殊圈接收技術:壓縮信號響應范圍,提高探測信號的分辨率和密集管線的定位精確度
·利用雙線圈技術消除或抑製空間及地下鄰近管線的電磁乾擾,
·抗雜波濾波器自動過濾乾擾信號,顯著提高探測信號的信噪比和信號穩定性,有利於密集管線的精確定位
·雙核高速處理器提高信號處理與運算速度,管線定位、埋深測量和管線電流測量的速度更快
·實用的峰值信號標識以及清晰明確的彩色顯示屏,讓信號響應更加直觀明確
·谷值箭頭隨距離變化,快速定位管線
·有限信號響應:有無管線一目瞭然,有效避免誤測
3、彩屏接收機
·全天候彩屏顯示,在強光和弱光環境下均能清晰顯示屏幕內容
·實時測深功能:用於在追蹤管線時指示參考深度
·導向羅盤功能:用於指示管線走向,以便精確定位和測深
4、通過軟件升級新功能
LD6000通過軟件免費配置和升級機器功能,而不需對硬件作任何改動。未來可無限配置更強大的功能:新頻率,新的彩色顯示界麵,數據存儲與下載功能,GPS功能等等。
5、多種定位方法
LD6000具有三種定位方式:峰值法、谷值法、寬峰法,不同信號接收方式適用不同管線條件,有利於在復雜管線條件下對探測結果進行對比和相互驗證。
·峰值法抗乾擾能力強,在密集管線環境下定位和測深較為準確,適用於密集和復雜管線條件,是管線探測的首選定位模式。
·谷值法抗乾擾能力一般但信號靈敏度較高,能夠接收到深部管線信號,且探測距離較遠,運用於探測大埋深或者長距離的單一管線。
·寬峰法的抗乾擾能力和信號靈敏度介於峰值法與谷值法之間,可用於探測大埋深的單一管線。
6、多種測深方法
·70%特征點法經過多年實踐驗證的最準確有效的測深方法,即便在復雜條件下亦能保證測深精度
·直讀測深方法適用於單一管線條件測深和深度參考
▲LD6000大功率發射機
1、10W大功率輸出
·LD6000發射機采用10W大功率輸出信號
·采用新型高效感應線圈,增大瞭感應線圈磁矩,感應激發性能較其它10W發射機提高30%左右
2、出色的信號輸出性能
直連法和感應發輸出性能遠遠高於同類10W發射機,明顯提高整機測深和測距性能,特別適用於探測大埋深管線和長距離管線。
3、自動阻抗匹配
·自動阻抗匹配功能充分發揮出大功率發射機的性能優勢
·能夠在高阻管線或乾燥土壤等條件下實現有效激發
·無需嚴格要求接地條件,發射機對探測條件的適應能力明顯增強。
4、三種信號施加方法
施加信號的主要目的是在目標管線中激發出最大的管線電流,同時抑製其它管線的乾擾信號。
管線探測技術中,施加信號的方法最為關鍵!
▲應用實例
LD6000在上海成功定位出埋深3-11m、穿越河道的400mm天然氣管道。采用直連法施加信號,輸出電流300mA,工作頻率32.8K;探測結果:平均定位誤差為0.51%,平均測深誤差為+1.8%。
收發距離 70%法測量深度 實際深度 深度誤差 定位誤差
19m 3.20m 3.16m +0.04m(+1.27%) 0cm((0%)
38m 4.90m 4.73m +0.17m(+3.59%) 0cm(0%)
57m 6.62m 6.44m +0.18m(+2.80%) 5cm(0.78%)
76m 7.94m 7.88m +0.06m(+0.76%) 5cm(0.63%)
95m 8.35m 8.30m +0.05m(+0.6%) 10cm(1.2%)
130m 11.10m 10.90m +0.20m(+1.83%) 5cm(0.46%)
▲技術參數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