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4547944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交通運輸 » 船舶 »
    批發木船、復古式畫舫船、觀光船,由非遺木船製造傳承人周永乾造
    商品代碼: 4547944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國傢級非遺木船製造傳承人-永乾木船。誠摯的歡迎廣大客戶來電咨詢洽談!
    公司介紹
    封底-封麵 拷貝_副本

         興化市永乾木船製造有限公司,前身是興化市永乾木船廠誠信通己開七年,2014年升級為公司七年的誠信指數被阿裡霸王條款無情砍掉。二00七年在鎮政府領導大力支持幫助下,周永乾祖傳造船手藝唯一代表興化市成功申報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授予'省木船製作工藝傳承人'2008年成功申報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4月被國傢授予第三批國傢級非遺木船製造傳承人。‘鎮造船協會會長,鎮人大代表,是竹泓造船行業領頭雁,是竹泓造船業的驕子,中央電視臺二套七套,省電視臺,泰州電視臺、興化電視臺、《泰州日報》、《興化日報》等新聞媒體多次采訪報道瞭他造船的“絕活”;日本等一些境外媒體也曾對他進行專門的采訪。

     

        總經理周永乾申遺歷史記載祖傳六代造船, 祖上以製造農用船、內河捕魚船,長途纖夫船、客運船、官船、深海作業漁船為業,手藝精湛。並己獨特手藝研製開發尖頭船和“龍舟”新品種,填補瞭造船之鄉無人造尖頭船和龍舟的空白,二00六年,周永乾牽頭製造的一百多條木船出口到荷蘭,二00七年三月,周永乾創辦瞭竹泓第一傢正式註冊的木船製造廠,產品向旅遊船隻、環衛船隻方麵發展,主要生產大型旅遊觀光機動船、畫舫船、桅桿風帆篷佈纖夫船、竹簾竹席搖櫓觀光船、烏篷船、休閒釣魚小劃船、魚鷹船、河道垃圾清理環衛船等。本廠產品蘊含著水鄉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識,受到各地客商的廣泛稱譽:蘇州環衛部門,泰州鳳城河風景區,鹽城水街,溱潼濕地公園,揚州痩西湖公園,廣東東莞市,浙江省岱山縣,哈爾濱肇東市.黑龍江牡丹江市,新疆烏魯木齊青湖景點,雲南昆明滇池曲靖,成都龍潭水鄉.山東泰安市大汶口文化旅遊公司,外商荷蘭(Godegt for you lta)公司等單位都大量購置本公司產品。

     

         公司位於江蘇省興化市竹泓鎮傳統工業園區內,生產規模大,擁有一批熟練的技術師,產品質量過硬,售後服務周到,是你購置木船的理想選擇!

     

    產品實拍圖
    20150728_085236

    20150728_084526

    20150728_085322


    undefined
    船體操縱方向盤
     undefined
    船體配備的精致實木座椅,可供35-45人左右。
    undefined
    船體配有人性化的抽水馬桶,可供遊客方便之用。
    20150728_090022

    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船製造傳承人證書

    未標題-6_看圖王(1)

    好好_副本

    招牌3_副本

    常年以來接受各大媒體采訪報道

    中國非遺產業拼圖

    IMG_20150625_075745_BURST1_副本

    傳承人備受鼓舞

     

    “成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是國傢賦予我的極高榮譽”,作為江蘇省興化市首個獲得此殊榮的人,第三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竹泓木船製造技藝項目代表傳承人周永乾在接受中國國傢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表示,他是興化市竹泓鎮的造船匠人,是竹泓木船製造技藝的第五代傳人,自16歲起隨父輩學習木船製造技藝,通過20多年的實踐和努力,周永乾造船技藝日益精湛,精通內河農田木船、運輸木船、水產養殖捕撈木船、出海漁船等傳統木船製造技藝,還研製開發瞭城市環衛木船、旅遊景區畫舫等多種新型木船產品,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遠銷日本、荷蘭、美國、德國等多個國傢。

    “傢族成員對我入選木船製造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感到非常高興,兩個正在學習木船製造技藝的侄子乾勁也更大瞭,他們覺得學好這門手藝更有奔頭,”周永乾表示,過去沒有什麼發展,很難養傢糊口,現在,國傢不僅賦予傳統技藝工作者榮譽稱號,還提供扶助金,鼓勵傳統技藝的傳承,這讓大傢對傳統技藝更加信心十足,相信將來可以把祖傳的木船製造技藝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摘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永乾木船祖傳製作木船資料

    一、傳統木船的歷史

    中國造船歷史悠久,傳統造船技術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水密艙、平衡舵、鐵釘、指南針等,都是中國傳統造船技術的重大發明和應用。廣東、湖南、江蘇等地木船製造工藝成熟,其中,江蘇興化市的竹泓鎮地處蘇中裡下河地區,是有名的“鍋底窪”,這裡的群眾生活、出行、勞作等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船,千百年來,已形成精湛獨特的木船製造工藝。清朝末年至近代,是興化竹泓鎮傳統木船製造工藝的成熟、興盛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化市竹泓鎮的工匠們在傳承傳統木船製造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技藝更加精良,並有瞭新的發展。目前,全鎮專業從事木船生產的工匠近70人、50餘戶,年產各類小木船近4000條,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漁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景區、觀光旅遊等領域,產品行銷全國10多個省、市,每年多有部分產品銷售到國外多個國傢。

    二、製作木船的基本工具

    製作木船的器具主要有大鋸、大料鋸、狹條鋸、木尺、角尺、墨鬥、劃齒、斧頭、牽鉆、手鉆、槽刨、短刨、粗刨、滾刨、長刨、送釘、分鑿、鈍口鐮鑿、快口鐮鑿、灰齒、碼口、斜剎、盤頭、拉夾、扒箍、麻繩、千斤夾鉗、斫凳、灰臼、鐵釘、鐵鋦等40餘件。

    三、木船製作的主要原料

    傳統木船製作主要以老齡杉木為主要原料,製造沿海捕撈生產的海船等大船也選用部分桑樹、榆樹,輔以鐵釘、麻絲、鐵釘、桐油等。

    四、傳統木船製造技術

    木船在製造過程中的生產工藝采用純手工操作。主要造船工序主要分9個部分:1.選料、備料2.斷料、配料3.破板4.分板5.拼板6.投船7.打麻、填灰8.油船9.下水。

    傳統木船製造工藝工序多,且環環相扣,工藝難度大。興化木船船體輕盈、小巧、靈活、美觀,可用於農業生產、漁業生產、觀光旅遊等多個領域。

    (一)傳統小木船的結構介紹:

    船殼,木船外殼板的統稱。

    外殼板由底板、舭板、身板、前後搪浪板和甲板構成,內部由骨架支撐,是船體的基本組成部分。水密的船殼可保證船的浮性。由骨架支撐的船殼承受總縱彎曲、水壓力、波浪沖擊力和外部碰撞及摩擦力。因此,對材料的規格、質量、強度和建造工藝都有嚴格要求。如平行板料之間用釘鋦拼合,板料長度不足時采用同口搭接,最後用油灰、麻絨捻縫,以保證船殼的強度和密度。

    (二)傳統木船製作工藝介紹:

    整個造船工序主要分九個部分。

    1、選料、備料。釘木船要選擇天然的老齡杉木,此木材材質結實、有韌性,所造之船吃水淺、浮力大,能載重,輕巧靈敏而且比較堅固耐用。

    2、斷料、配料。斷料配料的尺寸依船體大小而定,以丈八小船為例:中船六尺,艙口寬為四尺,船底寬應為二尺五寸,船幫高應為一尺三寸;船板寬度都有一定的慣例;丈二到丈八的小船一般用10—14公分的木料,然後按具體尺寸斷開以備用。船體一般分由船底、船幫和橫梁構成的船頭、中艙和船艄三段,船的大小不一,斷料尺寸比較有講究。

    3、破板。圓木料斷料後,第一步就是破板。從前沒有電鋸,全靠手工拉鋸,先用墨鬥和劃齒按實際需要的厚度劃線、彈線,然後架馬拉鋸破板。現在全用電鋸破板,依據所定船隻的大小確定板的厚度,一般大船板三公分半左右,小船板二公分半左右。

    4、分板。破板後,須用粗、細刨將鋸麵刨光,一般先用電刨打底,再用木刨加工,再按實際需要的長度、寬度、厚度、角度做成成品板材。

    5、拼板。拼板時,須先放好釘眼。要註意“長縫不對短縫”,這與砌墻是同一個力學原理,過去沒有電鉆,全憑人工拉鉆打眼,打好釘眼的板料用摻釘(大頭小尾的鐵釘)拼接成船幫、船底、隔艙板之後就可以投船瞭。

    6、投船(組裝)。投船的程序一般是先將中艙底板與前後隔艙板連接。然後用麻繩、扒箍、拉夾、盤頭、走趨、尖頭剎等工具將船頭和船艄拉緊,與前後搪浪板連接,間用“爬頭釘”、“扁頭釘”咬緊木頭,並用各種鋦加固結合部,使之牢不可破。

    7、打麻、填灰。打麻這道工序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船是否漏水這是關鍵的一步,卷好的麻絲要“三進三出”,最終和“油石灰”一起打碎在船縫中,再用灰齒將每道縫括平。打麻、填灰的工序分為五步:第一步是輾灰;第二步是填灰;第三步是捻灰;第四步是打麻;最後一道工序是封口。

    8、油船。油船是船板防腐、保證船體經久耐用的主要方法,共分為三道工序:一是上底油;二是罩麵油;三是打曬油,尖頭船,如貢朵拉要雕刻等油好後還要加底漆和麵漆。不僅是新船下水前要上油,要使木船的使用壽命長,正常要三四年上岸修理上油一次,最好每年一次,這樣,質量高的木船能用四五十年。

    9、下水。新船油好經過一段時間,等桐油完全乾透後就可以下水瞭,新船下水不亞於砌屋“上梁”,船工頸頭同樣披紅掛綠插金花,搪浪板上要刻福字、雕龍眼,點香紙蠟燭放鞭炮敬菩薩等。

    五、木船的保養工作

    選擇上等桐油,在天氣晴朗的日子,將船抬到岸上,支在大作凳子上。先擦洗乾凈,用桐油混合麻絲,堵住洞眼,塞住稀疏的船縫隙,再刷兩遍桐油,保養一下,舊船就換上瞭新顏。

     

    竹泓木船的故事
      •  

        竹泓木船的故事

         

        徐德龍

        2007-5-24

         

           周三的名氣之所以響亮,一半是由於其傢族世代造船,贏得瞭不錯的口碑;另一半,是村民們親眼看見周三傢造的木船被裝進集裝箱,賣給瞭外國人,創瞭竹泓木船的新紀錄。
           今年3月,省政府公佈瞭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興化竹泓木船製造工藝榜上有名。


           寬寬的九裡港河,由西向東,從竹泓鎮區橫貫而過。在河北一處叫鳳凰嘴子的港汊旁,散落著2間舊木棚。木棚不大,裡麵擺著幾條已做好或剛具雛形的木船,空處疊放著成堆的木板。
           棚北,是一戶姓周的人傢。男主人叫周永乾,四十多歲,清清瘦瘦。因排行老三,村民們習慣喊他“周三”。
           周三的名氣之所以響亮,一半是由於其傢族世代造船,贏得瞭不錯的口碑;另一半,是村民們親眼看見周三傢造的木船被裝進集裝箱,賣給瞭外國人,創瞭竹泓木船的新紀錄。
            “周傢這幾代,一直與木船打交道。”竹泓鎮政府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難找第二戶。”
           周永乾說,從父親周福友的爺爺算起,至今,周傢已有五代造船。“再往前數,我不曉得還有幾代。我這一代,有大哥和我在搞。我生的是女兒,今年上高三。第五代傳人,其實是我的兩個侄子,都才20歲上下。”
           五代傳人,綿延3個世紀。周永乾說,傢族的造船手藝一直沒變。“惟一變化的就是幾樣工具,電動的取代瞭手工的。原先一個人造一條三米長的木船要六七天,現在三四天就足夠瞭。”

           就著身邊的兩條半成品船,周永乾向記者細心講解竹泓木船的工藝。
            “首先,是做中艙的底板,這是整條船的筋骨。底板大,船型也就跟著大。”
            “底板要耐踩,不能變形,弧形接縫能減少木料遇水膨脹後的變形。這一點,相當關鍵。”
            “釘好底板,接著做隔艙板和船幫。前隔艙板一般比後隔艙板的尺寸要小些,這樣,船幫上起來,前艙就比後艙小,船頭尖,樣子好看。”
           周永乾說:“從上麵看,船應該是棗核型的,中間肚子敞、兩頭漸漸尖。”
           最後,把前後艙的底用木板封好。
            “前後艙的底,一般由十三塊、十七塊橫板釘成。十三,也就是‘十三太保’吧。十七,是十七大吉的意思。這些,都是老一輩人求平安的說法。”
           接下來,周永乾說,還有打麻和油船兩大工序。打麻,就是把石灰拌上桐油,抹在麻繩上,嵌實每一處接縫。“縫很細,靠手是嵌不進的,要用鑿子硬打硬塞,所以叫打麻。”
           油船,就是用桐油把船身刷一遍,風乾後再刷一兩遍。“一般刷兩三遍,可以保證用兩三年都不漏。”

           周永乾的父親周福友已經72歲,頭發白瞭,牙齒也掉瞭,但精神矍鑠。“竹泓人手巧,我們這邊有句順口溜,叫‘竹一’會種田,‘竹二’會造船,‘竹三’忙張卡(指下網捕魚),‘竹四’種菜精,說的就是竹泓幾個村的人各有手藝。”
            “我9歲,就趴在船頭上看爺爺釘船瞭!什麼老鴉船、張卡船、開泥船、鴨船、腳劃子……我都見過。那時候船的用處大,漁業、農業、運輸,哪一門都少不瞭。”周福友說。
           周福友從十多歲起,跟著爺爺和父親造木船。造船所用木料,都是到高港江邊去買,再從水路放木排回來。“這一路原來都是小河小溝,彎彎曲曲,難走呢。有時,慢的話,木排要撐個把月才能到傢。”
           老人記得,當年,放木排還遇到一些設卡的偽軍,向往來船隻收稅。“他們兇得很呢,不把錢別想走。”
           抗戰後期,木材緊缺,周福友的爺爺和父親買瞭幾條破船,回來拆瞭改做小木船。勉強維持一傢人生計。

         

            1949年,渡江戰役,周福友的舅舅搖著自己做的木船奔赴前線。“當時,有軍隊征的船,也有老百姓自願開來的船。舅舅一直是我們這邊的遊擊隊長,他很積極,還帶著幾個民兵一起去支前。外公不放心,也跟著去望。解放軍打過長江後,父子倆開開心心地回來瞭,船也挺好。”

           解放前,竹泓有幾十戶人傢造船,絕大部分都加入瞭當地的造船商會———“森福會”。周福友記得,每年端午,會裡組織規模盛大的迎會,屆時,入會各傢出錢出糧,祭祀,聚餐,非常熱鬧。
           周福友說,“森福會”有條最基本的規矩———會員互幫互助。“你傢有船造好瞭要下河,他傢哪怕飯擺在桌上,也不好吃,而是先要來幫你抬船。你今兒不幫我抬,明兒我不幫你抬,大傢都做不成生意,這咋行瞭?”
           解放後,“森福會”散瞭,但相互抬船、互幫互助的傳統一直保留著。“造到大海船,一個人哪弄得起來?大傢還是互相幫忙,幾戶一起做。”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竹泓一批造船工匠被招到泰州、興化船廠工作。“我父親被招到興化航運公司,做客班船、貨船,一直乾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
           工匠走瞭,加上政策不允許私人造船,竹泓的小巷裡再也聽不到“啪啪”的釘船聲。當時正值壯年的周福友丟下手藝,當起瞭農業生產隊長。“我們生產隊年輕人多,叫‘沒胡子’隊。我好強,隊員也肯乾,處處都比其他隊搶前。”
           周福友的生產隊長一當就是25年。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竹泓也開始分田到戶。發生在周傢的一件事,讓竹泓造船人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木船。
            “我媽媽讓我老頭子(指父親)釘條船,傢裡自己用。後來,我舅舅借這船到溱潼去抓魚,那邊的人一看:乖,這船不醜!個個都來打聽。舅舅回來一說,我老頭子就動瞭心,偷偷摸摸又釘瞭兩條,哪想到,漁民搶著買,還跑到門上來要。”
           在周福友父親召集下,幾個五六十歲的老夥計又湊在一起造船。“開頭還有點怕,後來曉得國傢政策允許個體搞,就不怕瞭。”
           來買船的人越來越多,老造船匠們紛紛在傢裡開起作坊。這時,生產隊長任期屆滿,周福友辭瞭職,接瞭父親的班。“一方麵是手癢瞭,一方麵也想多掙錢。”

            “老頭子活到87歲才走的。別看他人老瞭,但一直關心傢裡的生意。有時,人傢來買船,和我談不攏價,在屋裡的老頭子一聽,就喊‘能弄呀’,意思是價格差不多可以瞭,我一聽就賣。”
            “老頭子常說,來買船的,也是漁民,人傢掙錢也辛苦。我們能混混飯就行,不能太勒價。”
           周福友說,他記住瞭父親的這句話,並且也教給瞭兒孫。
            20歲時,周永乾接過瞭父親周福友的斧鑿。之前,周永乾曾在上海、福建等地打瞭幾年傢具。
            “在外麵,老感到自己是外鄉人,孤單。”周永乾說,“傢裡人勸我回來搞木船,1990年前後,我回來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捕撈鰻魚苗的“大戰”在長江入海口愈演愈烈。這時,鹽城、南通沿海的漁民蜂擁來到竹泓,爭相搶購能出海作業的大木船。
            “這種船叫‘海溜子’船,長十三四米、寬近3米、可載重十五六噸。那一陣子,竹泓造船的人傢傢傢都坐著等著取船的客戶,有些船才打瞭麻,油還沒刷就拖走瞭。”
           捕鰻熱潮持續瞭幾年,竹二村的造船業也火爆瞭幾年,造船戶一度增至近200傢。
           好景不長,捕鰻熱潮消退,不少造船戶撈不到生意,打起瞭價格戰。周永乾說,利潤低時,每條船僅賺百十元,連開工人工資都不夠。“有些人吃不消,改行做傢具。”

         

        近幾年,竹泓的造船工匠有80餘人、60多戶,比高峰時期少瞭一半多。“生意再難做,畢竟是自己傢裡的手藝,舍不得丟。”周永乾說。    
            2006年,周永乾接到瞭來自荷蘭的訂單———訂購20多個品種、170多條旅遊木船。
            “一個做外貿的興化人牽的線,荷蘭客商叫史蒂文。”周永乾說,第一次,史蒂文來竹泓考察,隻訂瞭5條船,總值不足1萬元人民幣。船到荷蘭後很快銷售一空,史蒂文喜出望外,再來竹泓追訂瞭170多條。
           這個訂單對周永乾來說有點大。周永乾請村裡十多個工匠一起乾。“沒想到,中國的木船,外國人也這麼喜歡。”
           其實,早幾年,揚州、薑堰、興化等地的一些景點就來周傢買過木船,用於水上遊樂項目。
            “現在,漁民買船的真少瞭,旅遊公司來的人反而多起來。”周永乾認為,這是竹泓木船新的發展機遇。
           最近,對電腦一竅不懂的周永乾買回瞭一臺“筆記本”。“我請人設計瞭一個木船網站,網站是5月1日傳上去的。”
            “聽說鎮裡對木船很重視,要建個博物館,還要成立協會,建交易市場什麼的。這些都很好,我們造船的吧,希望趕快能辦成。”周永乾樂呵呵地說。  

         



    新手教學
    批發木船、復古式畫舫船、觀光船,由非遺木船製造傳承人周永乾造_船舶_交通運輸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