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是河南省鈞州樂器刀槍把子廠在鄭州設的直銷點,本廠從事戲劇道具,刀槍把子,舞臺道具,民族樂器等製作有將近三十年的歷史,所製作產品被廣大用戶認可,曾從事過多部影視作品的道具加工製作,比如抗日戰爭中用到的三八大蓋,八路步槍,盒子槍,手槍,王八盒子,漢陽造,輕重機槍,高射炮等,戲劇舞臺中的各種刀槍把子,還可以定做各種舞臺道具。如有需要,
電話;037166933699
qq;345779322
此條信息的秧歌扇,也是自己製作,量大從優!
秧歌
百科名片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而熱鬧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目錄
簡介 在陜西河北等地,秧歌又叫“陽歌”。有人認為,因秧歌起於鳳陽,故又名“陽歌”。又有人認為“陽歌”起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是秧歌的本名。都不符合實際。
秧歌
特點
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秧歌是我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瞭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紅藍黃綠,五彩繽紛。大傢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飄舞的紅綢映著燦爛的笑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特征
我們姑且這樣來概括秧歌的特征:通常在元宵燈節前後演出於北方農村的一種具有戲劇因素的化裝表
演;一般呈舞隊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數舞隊要挨門演出,保留著從沿門逐疫向沿門賣藝、乞討發展的痕跡;舞隊中角色的名稱和人數多少不盡相同,但總有官員、武生、老人、和尚、婦女等(大體相當於戲曲中的生旦凈醜),總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調笑的內容,男青年稱“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妝、女扮男裝的情況;舞隊中有領隊、殿後之分,領隊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傘燈,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扮,有時稱他為“賣膏藥者”;有時官員(參軍)也為少數民族裝束。有的舞者手持兩根短木棒;演出時鑼鼓齊鳴,而以鼓較為重要。 用這個特征去衡量,長江流域甚至華南地區,也有類似的表演,不過多數不叫秧歌,而稱秧歌燈、花鼓燈,或打花鼓、花燈、采茶等。
鬧秧歌
陜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傢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製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
,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秧歌的歷史
綜述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占的比例之高,是相
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藥者”為前導,後麵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民國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信息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瞭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征,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註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系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製、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征冠於前麵。如“鼓子秧歌”(山東)、“陜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采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遊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隊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組,一個“上裝”(扮女的,又叫“包頭的”),一個“下裝”(扮男的,又叫“鬥醜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組(兩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隊中“頭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頭棒鼓”是全隊扭唱技藝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隊的領頭帶隊的戴文生巾,披鬥蓬,持折扇,隻他一人沒有“上裝”搭配,故稱“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隊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裝”是一個扮相刁潑的老太太,手拿兩根棒棰,耳戴紅辣椒;“下裝”是一個扮相滑稽的老頭,駝背,拄拐杖。秧歌隊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豬八戒、孫悟空等。秧歌隊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後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淘汰瞭“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瞭男扮女裝,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無論城鄉都是隻扭不唱。
各地秧歌
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麵、豐富的舞蹈語匯、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征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艷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镲、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眾喜愛。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藥、漁婆、俊鑼、醜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顯然,北京的秧歌與遼寧更相近些。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滄縣沒有的“賣膏藥”,東北和北京都有。
西北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麵、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們“且歌且舞”,互相調笑,並且演出具有簡單情節的小戲,借以引起觀眾的註目。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陜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
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民間傳說,傘和響環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可見秧歌與古代儺機的聯系。
陜西的“神會秧歌”
陜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莊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顯然,“沿門子”就是沿門逐疫活動, 隻不過儺人摘下瞭鬼臉殼。
芫莛裡的秧歌
芫莛補註:秧歌,是從鄉人儺到地方戲的中間形態,它一頭連接著驅儺者(儺神,其實就是巫),另一頭連接著戲曲演員。本章擬具體介紹秧歌的名稱來源、形式特征,秧歌與鄉人儺、戲曲、傀儡戲的關系等問題。流行於各地的秧歌,均與上古鄉人儺──沿門逐疫活動有血緣關系。這種軌跡,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難找到。
益處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
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瞭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秧歌的機式
一些偏遠山區凡鬧秧歌必先祭瘟,然後是跑院禳瘟。秧歌結束時(一般都在日落之後),要舉行送瘟機式,由社傢事先製作一隻小船,多為高粱稈紮成,並糊上白紙。講究的地方則用木頭做成。船上置燈和一紙人,象征瘟神。或隻寫個牌位“瘟神老爺之靈位”。由秧歌隊護送至河邊,人們梵香叩拜之後。傘頭唱一首送別秧歌,當即將紙船放入水中漂走。這和古代的驅儺機式非常相似。
與插秧的關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它與稻田插秧的關系。但是,在沒有水田、不種稻、不插秧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於南方。這說明,北方的秧歌與插秧無關。
南、北方“秧歌”名同實異。南方“秧歌”乃插秧時演出,以“歌”為主,而北方則為農閒時或新年時的一種遊藝性化裝表演。 流行於三北地區的、在元宵節時化妝表演的秧歌,與種稻插秧時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一個藝術品種。它們使用同一名稱,隻不過是由於語音相近而比附的結果罷瞭。後文討論的秧歌,除特別註明者外,一般指的是北方秧歌。
湖北的秧歌燈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機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瞭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征,也保留瞭秧歌的名稱。 因此,我們不僅有理由否定北方秧歌“南來”說,甚至可以說:南方的英歌、花燈、采茶、花鼓等,是從北方傳入的,起碼是受瞭北方秧歌的影響而形成的。
“女子之歌”
清黃濬《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註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 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象,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所以,秧歌的本義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調笑的內容,便是最有力的證據,“飾童男女相對唱跳”是秧歌的本質特征之一。 無論秧歌,還是花燈、采茶,都把少女作為主要角色;這少女,多是男童裝扮的。 我們曾強調秧歌中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成分,現在可以進一步說:秧歌乃上古鄉人儺即沿門逐疫與西域娛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新疆遊記》的記載
謝曉鐘《新疆遊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遊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又,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瞭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龐大的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藥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山東鼓子秧歌的五種角色 山東秧歌中的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醜”五種角色。其中“傘”分“醜傘”與“花傘”,“醜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復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醜”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醜婆”、“縣官”、“花花公子”等,即興表演逗趣。 膠州秧歌的角色 膠州秧歌的角色是“鼓、翠花、棒、扇花、小嫚”,每種角色均為一對,共五對十個。所有的角色名,都是就他們所持道具和化妝、表演特色叫起來的。既然“鼓”、“棒”、“花”都是角色名,那麼“姎哥”更可以是角色名。 “姎哥偎郎” 起於西域的“姎哥偎郎”,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瞭帶有驅儺因子的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在東、西部結合處,具體說,是在青海、甘肅、寧夏、陜北及內蒙一帶,產生瞭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當這種民間歌舞向東南傳播時,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瞭南方種稻插秧之歌
秧歌的產生 秧歌大概產生於宋代,最初可能叫“訝鼓”(迓鼓)。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宋代,地點是中西部結合區域甘肅陜西一帶。 秧歌與潮州英歌的區別 英歌也並非不說唱,隻是將擊鼓舞蹈(武迓鼓)與“戲裝”表演(文迓鼓)分作兩個部分而已。前一部分保留瞭訝鼓的名稱 “鶯歌”,而將戲劇性的表演稱“後棚”。上文所說山東的“鼓子秧歌”,其實與潮州英歌沒什麼區別。還有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 “宋江陣” 福建、臺灣有一種名為“宋江陣”的娛樂形式,亦即英歌,卻索性連“英歌”、“秧歌”之名統統舍棄,換上瞭在漢族人看來名實相符的新名稱。然而,漳州、泉州卻把飾童男女巡遊稱作“迎閣”,仍帶有秧歌、訝鼓的印記。因為,秧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童子化妝、男扮女裝。 《武林舊事》的記載 此處言以傀儡裝扮婦人,令我們想起秧歌舞隊中的童子化妝、男扮女裝。秧歌的這種形式,當與傀儡戲有傳承關系。《武林舊事》卷二在“元宵”條後載有“舞隊、大小全棚傀儡”,其名目有:麤旦、細旦、夾棒、男女竹馬、男女杵歌、河東子、瞎判官、旱劃船、抱鑼裝鬼、村田樂、鼓板、耍和尚、貨郎等。這與盛大的秧歌舞隊,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來自秧歌的戲劇-----陽戲 湘西有一種地方小戲稱陽戲來自秧歌,陽戲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陽戲又叫“柳子戲”。無論南、北路陽戲,都移植過木偶戲的劇目。 貴州天柱一帶流行的“天柱陽戲”,演出往往以醜角為主,“起步時要抬腳”,“走邊轉彎轉身抬腳,類似矮步和小碎步。旦角、醜角出場都要開四門,鑼鼓伴奏。”在湖南,稱人戲為“高臺戲”,傀儡戲為“矮臺戲”。醜角“起步時要抬腳”,正是福建小梨園戲中“傀儡腳”的動作,純系模仿傀儡而來。 值得提出的是,貴州、四川等地的儺戲,也稱為“陽戲”或“揚戲”。通常對“陽戲”名稱的解釋是:娛人的“陽戲”與娛神的“陰戲”相對而稱,故名。其實,無論陽戲、陰戲,都是儺戲,在演出場所、時間、形式、目的諸方麵,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陽戲”又可以寫作“揚戲”,用陰、陽相對而稱是無法解釋的。 儺戲稱“陽戲”,與傀儡戲稱“陽戲”原因相同。湖南儺戲《大盤洞》第四場,有“櫻哥”教“桃花”唱蓮花鬧的場麵。這“櫻哥”相當於西域秧歌中的姎哥、羊高。 雲南、四川都有梓潼戲,“一般由新婚、婚後不育、有女無子或童子久病的人傢邀請去演出,意在求子還願,祈神賜福。” 又名“子童戲”、“陽戲”,其實就是儺戲的一種。二者的關系很清楚,可見“陽戲”祈禱生殖的旨意。在元雜劇中,皇帝往往稱其後妃為“子童”或“梓童”。《漢武故事》曾講到衛子夫入宮,歲餘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後。這或許就是帝稱後為“梓童”的開始,也可能就是梓潼戲的來歷。而又名“陽戲”者,則是從童子—姎哥—秧歌—陽歌而來。 在黔南佈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縣羊腸鄉,流行著陽戲。“陽戲班裡漢族人多一些,但和該戲有關的習俗,卻以佈依族為主。在佈依族村民的某些傢庭裡,供奉著‘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約二十多公分高),如果某傢長期不生育小孩,就要由親戚朋友幫助,到供有‘送子娘娘’的傢裡去‘偷’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被偷的主人明明知道這些人來‘偷’童子的,則任其偷走,不聞不問,內心裡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童子被盜走到無子的傢後,主人傢即用紅綢包好,藏在不易丟失的地方,同時向神靈許瞭獲子的願望,而當懷孕生育小孩之後,就要請‘陽戲’班來唱戲慶賀”可見“陽戲”中求子內容所占份量及其與傀儡戲的關系。因為,“送子娘娘”與“童子”都是木偶雕像,又都是被當作神來祈禱的。 國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傢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