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是外形酷似魚頭形狀的一種木製品,在我國很早就出現瞭,但是有記載的歷史卻比較晚。這種特殊的器物,並非隻在寺廟中才能夠見到。早在明清時期,木魚就已經用於宮廷音樂、昆曲以及民間音樂的演奏。通常大木魚用桑木或者椿木製作,最大的麵徑可以達到40厘米以上,發出的聲音比較低。小木魚一般用檀木或紅木製作,發音較高。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圓形,另一種是長條形的。一般來說,圓形木魚的規格多種多樣,而長條形的木魚大多在一米左右。
【產品特點】
1、規范化製作——數十年製作經驗,專業調音師調音,全程規范流程化製作。
2、工藝、流程及品質——每個木魚均經去心處理並經二至三年左右長時間自然風乾保存後製作。常年出口,嚴苛的品質要求從製作工藝到最終成品每道流程都有力的保障瞭木魚的優良品質。可使用多年,正常使用壽命甚至可達終身,聲音清揚,不變形,不裂口品質承諾。
【木魚傳說】
僧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在漢朝時期,皇帝派慈光大師和兩個僧徒去西天 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在取經歸途中,乘船渡海之時,突然風浪大作,一條惡魚張著大口朝 船撲來,船頭上的經書被大魚一口吞掉,兩僧徒躍身入海與大魚搏鬥,瞭結瞭大魚性命並將 它拖上船頭。剎時間,風平浪靜,陽光燦爛,大魚身軀化為污水流入大海,隻剩下魚頭擺在船頭上。慈光師徒帶著大魚頭返回佛寺,為瞭討還經卷,每天敲打大魚頭口念“阿彌陀佛 ……”。日復一日,大魚頭被敲得粉碎,後來隻好照著大魚頭的模樣做瞭個木頭的,天天敲 打。就這樣,敲木魚誦經成瞭佛傢的習慣。
關於“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雲, 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據此,木魚當為佛門僧侶所創製,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傳木魚的前身乃是一種稱為“木撲”的簡單木塊,後才刻為魚像,稱作木魚。因不入宮廷音樂,故歷代正史不載。木魚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釋氏之贊梵吹皆用之。”明代以來,流行於民間,用於說唱木魚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載,當時劇場裡所用的樂器中就有木魚。後來又逐漸在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應用。目前,木魚除在佛教、道教音樂使用外,還廣泛用於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和樂隊中。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