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白前 | 產地 | 浙江 |
產品屬性 | 根莖類 | 性狀 | 高30~60厘米。根莖匍匐。莖直立,單一,下部木質化。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8厘米,寬3~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反捲;下部的 |
性 | 微寒 | 味 | 辛 |
歸經 | 歸肺經。 | 毒性 | 無毒 |
化學成分 | 柳葉白前根莖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高級脂肪酸和華北白前醇(hancokind)2.芫花葉白前根中含有白前皂甙(glaucoside)A, | 產品形態 | 段 |
炮製工藝 | 曬制 | 規格 | 統 |
白前的基本信息
性狀鑒別(1)柳葉白前根莖圓柱形,有分枝,長4-14cm,直徑2-4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具細縱皺紋,節明顯,節間長1.5-4cm,頂端有數個殘莖;質脆易斷,斷面中空或有膜質髓。根纖細而彎曲,簇生於節處,長工3-10cm,直徑不及1mm,多次分枝成毛須狀,常盤結成團;質脆,斷面白色。氣微味苦。 (2)芫花葉白前根莖較短小;表面灰綠色或淡黃色,節間長1-2cm;質較硬,折斷面空腔較小。鬚根稍粗長,長5-15cm,直徑約1mm,分枝較小;質脆,易折斷。以根莖粗壯、鬚根長者為佳。
顯微鑒別
(1)柳葉白前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側壁增厚。下皮為1列較小的細胞。皮層有乳波士頓管。有時可見中柱鞘纖維繼續排列成環,前有單個或成群的石細胞。維管束雙韌型,木質部導管、木纖維及木薄壁細胞均木化。髓多成空腔。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或草酸鈣簇晶。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側壁增厚。皮層出不窮薄壁細胞含澱粉或草酸鈣簇晶。內皮層氏明顯。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韌皮部狹窄,木質部二原型。
(2)芫花葉白前根莖皮層沒有乳汁管,其餘與柳葉白前相似。
藥物應用鑒別1.白前與白芥子二者均能溫化寒痰,但白芥子燥,長於行氣,主頑痰伏膈,胸脅痞滿;而白前溫而不燥,長於降氣,主痰貯於肺,氣逆咳嗽。
2.白前與桔梗:二藥有較好的消痰作用,白前以降氣為主,適於肺病氣壅實之胸膈逆滿喘急,喉間痰鳴之證;桔梗以開宣肺氣為主,適於肺病氣鬱閉之咳嗽鼻塞,胸滿咽痛之證。性辛甘;微溫;無毒中藥
化學鑒定(1)柳葉白前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1h,濾過。取濾液1ml,置蒸發皿內蒸乾,殘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濃硫酸1滴,顯紅紫色,放置後變為污綠色。 (2)芫花葉白前試驗方法同柳葉白前。加濃硫酸後顯棕紅色,放置後不變色。炮製方法1.白前:揀去雜質,洗淨泥土,稍浸泡後撈出,潤透,切段,曬乾。
2.炒白前用文火加熱,炒至老黃色,微焦,取出放涼。炒後偏於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多用於寒痰或痰濕、咳喘。
3.密白前現行,取煉密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白前段拌勻,悶潤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白前段100kg,用煉密25kg。密炙後可緩和對胃的剌激性,增強潤肺止咳作用多用於肺虛咳嗽。飲片性狀:白前參見“藥材鑒別”項。炒白前形如白前,表面老黃色。密白前表面金黃色,略帶粘性,味甜。貯乾燥容器內,炒白前、密白前密閉,置陰涼乾燥外
性狀鑒別
(1)柳葉白前根莖圓柱形,有分枝,長4-14cm,直徑2-4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具細縱皺紋,節明顯,節間長1.5-4cm,頂端有數個殘莖;質脆易斷,斷面中空或有膜質髓。根纖細而彎曲,簇生於節處,長工3-10cm,直徑不及1mm,多次分枝成毛須狀,常盤結成團;質脆,斷面白色。氣微味苦。
(2)芫花葉白前根莖較短小;表面灰綠色或淡黃色,節間長1-2cm;質較硬,折斷面空腔較小。鬚根稍粗長,長5-15cm,直徑約1mm,分枝較小;質脆,易折斷。以根莖粗壯、鬚根長者為佳。
顯微鑒別
(1)柳葉白前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側壁增厚。下皮為1列較小的細胞。皮層有乳波士頓管。有時可見中柱鞘纖維繼續排列成環,前有單個或成群的石細胞。維管束雙韌型,木質部導管、木纖維及木薄壁細胞均木化。髓多成空腔。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或草酸鈣簇晶。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側壁增厚。皮層出不窮薄壁細胞含澱粉或草酸鈣簇晶。內皮層氏明顯。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韌皮部狹窄,木質部二原型。
(2)芫花葉白前根莖皮層沒有乳汁管,其餘與柳葉白前相似。
藥物應用鑒別
1.白前與白芥子二者均能溫化寒痰,但白芥子燥,長於行氣,主頑痰伏膈,胸脅痞滿;而白前溫而不燥,長於降氣,主痰貯於肺,氣逆咳嗽。
2.白前與桔梗:二藥有較好的消痰作用,白前以降氣為主,適於肺病氣壅實之胸膈逆滿喘急,喉間痰鳴之證;桔梗以開宣肺氣為主,適於肺病氣鬱閉之咳嗽鼻塞,胸滿咽痛之證。性辛甘;微溫;無毒中藥
化學鑒定
(1)柳葉白前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1h,濾過。取濾液1ml,置蒸發皿內蒸乾,殘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濃硫酸1滴,顯紅紫色,放置後變為污綠色。
(2)芫花葉白前試驗方法同柳葉白前。加濃硫酸後顯棕紅色,放置後不變色。
炮製方法
1.白前:揀去雜質,洗淨泥土,稍浸泡後撈出,潤透,切段,曬乾。
2.炒白前用文火加熱,炒至老黃色,微焦,取出放涼。炒後偏於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多用於寒痰或痰濕、咳喘。
3.密白前現行,取煉密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白前段拌勻,悶潤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白前段100kg,用煉密25kg。密炙後可緩和對胃的剌激性,增強潤肺止咳作用多用於肺虛咳嗽。飲片性狀:白前參見“藥材鑒別”項。炒白前形如白前,表面老黃色。密白前表面金黃色,略帶粘性,味甜。貯乾燥容器內,炒白前、密白前密閉,置陰涼乾燥外
網上價格僅供參考,購買時請聯繫賣家,因藥材價格浮動比較大,請諒解
![常年中藥材 白前 支持驗貨 質優價廉_植物原藥材_醫藥、保養_貨源_批發一路發](http://www.marketplace.com.tw/skin/en/image/step.jpg)
![](/skin/en/image/note.jpg)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