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染色 染色即染上顏色,也稱上色,是指用化學的或其他的方法影響物質本身而使其著色。通過染色可以使物體呈現出人們所需要的各種顏色,用五顏六色來裝點生活。染色之法自古有之,並不斷發展。 紡織材料用染浴處理,使染料和纖維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結合,或在纖維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質的工藝過程。染料應在纖維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曬、摩擦等性能,這種性能稱為染色牢度。紡織物的染色,歷史悠久。《詩經》中有藍草、茜草染色的記載,可見中國在東周時期使用植物染料已較普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絢麗多彩的絲織物,表明2000多年前中國的染色和印花技術已達到一定水平。染色分浸染法和軋染法兩種。
染色理論概述
把纖維浸入一定溫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從水相向纖維中移動,此時水中的染料量逐漸減少,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達到平衡狀態。水中減少的染料,就是向纖維上移動的染料。在任意時間取出纖維,即使絞擰,染料也仍留在纖維中,並不能簡單地使染料完全脫離纖維,這種染料結合在纖維中的現象,就稱為染色。若把海綿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進入海綿內部,可是即使時間長,染料溶液的濃度也不變化,將海綿取出絞擰時,染料和水同時又從海綿內擠出來,所以說海綿並未被染色。 (一)染色基本過程按照現代的染色理論的觀點,染料之所以能夠上染纖維,並在纖維織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為染料分子與纖維分子之間存在著各種引力的緣故,各類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工藝,因染料和纖維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但就其染色過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為三個基本階段。 1.吸附當纖維投入染浴以後,染料先擴散到纖維表麵,然後漸漸地由溶液轉移到纖維表麵,這個過程稱為吸附。隨著時間的推移,纖維上的染料濃度逐漸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濃度卻逐漸減少,經過一段時間後,達到平衡狀態。吸附的逆過程為解吸,在上染過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時存在的。 2.擴散吸附在纖維表麵的染料向纖維內部擴散,直到纖維各部分的染料濃度趨向一致。由於吸附在纖維表麵的染料濃度大於纖維內部的染料濃度,促使染料由纖維表麵向纖維內部擴散。此時,染料的擴散破壞瞭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會不斷地吸附到纖維表麵,吸附和解吸再次達到平衡。 3.固著是染料與纖維結合的過程,隨染料和纖維不同,其結合方式也各不相同。 上述三個階段在染色過程中往往是同時存在,不能截然分開。隻是在染色的某一段時間某個過程占優勢而已。 (二)染料在纖維內的固著方式染料在纖維內固著,可認為是染料保持在纖維上的過程。不同的染料與不同的纖維,它們之間固著的原理也不同,一般來說,染料被固著在纖維上存在著兩種類型。 1.純粹化學性固色指染料與纖維發生化學反應,而使染料固著在纖維上。 例如:活性染料染纖維素纖維,彼此形成醚鍵結合。 通式如下: DRX+Cell-OH → DR-0-Cell+HX DRX:活性染料分子 X:活性基團 Cell-OH:表示纖維素 2.物理化學性固著由於染料與纖維之間的相互吸引及氫鍵的形成,而使染料固著在纖維上。許多染棉的染料,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還原染料等都是依賴這種引力而固著在纖維上的。 染色工藝條件 染浴的pH值、溫度等參數根據纖維和染料的性質決定。纖維素纖維在堿性或中性染浴中上染。染料分子結構較小的在30℃左右便能上染;分子結構較大的需在90℃左右上染。在染浴中加食鹽或元明粉可提高上染百分率。蛋白質纖維不耐堿,染色一般在酸性或近中性染浴中進行。羊毛有鱗片層結構,對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部阻礙較大,一般都在近沸溫度上染。滌綸結構緊密,在水中也很少溶脹,對染料分子進入內部阻礙更大,在130℃左右的染浴中方能上染,在染浴中如加入載體助劑,則可在常壓近沸溫度上染。滌綸紡織物也可浸軋分散染料染液,烘乾後加熱到200℃左右染料即迅速進入纖維內部,這種方法名為熱溶染色。 ②帆佈 帆佈,canvas,是一種較粗厚的棉織物或麻織物。因最初用於船帆而得名。一般多采用平紋組織,少量的用斜紋組織,經緯紗均用多股線。帆佈通常分粗帆佈和細帆佈兩大類。粗帆佈又稱篷蓋佈,常用58號(10英支)4~7股線織制,織物堅牢耐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用於汽車運輸和露天倉庫的遮蓋以及野外搭帳篷。細帆佈經緯紗一般為2股58號至6股28號(10英支/2~21英支/6),用於制作勞動保護服裝及其用品。經染色後也可用作鞋、旅行袋、背包等麵料。此外,還有橡膠帆佈,防火、防輻射用的屏蔽帆佈,造紙機用的帆佈。 帆佈紗支 紗支簡而言之,即指紗的粗細程度,中國目前通用的還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紗(或其它成分紗),長度為840碼(0.9144碼/米)時,紗的細度為一支。如果一磅紗,其長度是10×840碼,其細度是10支,紗支的表示方法 英制式的表示符號是英文字母“S” 單根紗的表示方法是:32支單紗-------表示為:32S 股線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線(兩亙並捻)既為:32S/2,42支3 根並捻既為:42S/3。 帆佈密度 帆佈織物密度的計算單位以公制計,是指10cm內經緯紗排列的根數。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織物的外觀,手感,厚度,強力,抗折性,透氣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機械指標,同時他也關系到產品的成本和生產效率的大小。 經、緯密度的測定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直接測數法 直接測數法是憑借照佈鏡或織物密度分析鏡來完成。織物密度分析鏡的刻度尺長度為5cm,在分析鏡頭下麵,一塊長條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條紅線,在分析織物密度時,移動鏡頭,將玻璃片上紅線和刻度尺上紅線同時對準某兩根紗線之間,以此為起點,邊移動鏡頭邊數紗線根數,直到5cm刻度線為此。輸出之紗線根數乘以2,即為10cm織物的密度值。 在點數紗線根數時,要以兩根紗線之間的中央為起點,若數到終點時,超過0.5根,而不足一根時,應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時,則按0.25根算。織物密度一般應測得3-4個數據,然後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二)間接測試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密度大的,紗線特數小的規則組織的織物。首先經過分析織物組織及其組織循環經紗數(組織循環緯紗數),然後乘以10cm中組織循環個數,所得的乘積即為經(緯)紗密度。 帆佈克重 克重:指一平方米佈料的重量克數。梭織帆佈麵料用“盎司”“安”或“OZ” 針織帆佈一般用克重(g/m2) 它的換算是1盎司等於28.375克 可是在稱佈機上一般為28.35克,跟紗支和織物經緯密度有關,紗越粗密度越大佈越厚,克重量越大。 這個和麵料的紗織,密度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盎司是用在比較厚的麵料上,比如:牛仔佈帆佈必須以盎司為單位,其實你也可以理解為紗織比較粗的用盎司,但是現在一般就用在牛仔佈和帆佈。 帆佈幅寬 幅寬:指帆佈的緯向寬度,在國際上常用“英寸”或“””表示,如47”。在國內常用“厘米”或“cm”表示,如“120cm”。 英寸與厘米換算公式: 1英寸=2.54厘米 帆佈計算幅寬常用換算形式: 英寸 厘米 一般用法 36” 91.44 90cm 47” 119.38 120cm 63” 160.02 160cm 帆佈歷史 帆佈(canvas),是一種較粗厚的棉織物,因八世紀的北歐維京人最初將它用於船帆而得名。所以有人認為帆佈和帆船應是同時出現的,但事實不是這樣。帆佈的歷史發展極其久遠,早在古羅馬時代帆佈就得到瞭廣泛的應用。由於帆佈是多股線織造,所以質地堅牢、耐磨、緊密厚實,當時的古羅馬人最初用它制作訓鷹時的腕套。密織的厚帆佈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最終被古羅馬人大量用來制作行軍帳篷。因帆佈堅牢耐磨的特性,後來的第一個現代降落傘由帆佈制作,第一個現代足球用橡膠做芯帆佈做的球麵,十五世紀出現的世界上第一幅油畫,畫佈也是采用厚實耐磨的帆佈。十六世紀初帆佈由商人帶到瞭美洲大陸,在歐洲大陸移民美洲的初期,帆佈包便成為向往自由,充滿冒險精神的人們的最愛,後來出現的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也是由帆佈縫制,而後世界上第一雙帆佈鞋的誕生標志著帆佈發展到一個新的時期,帆佈開始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在中國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軍綠色的帆佈書包成為人手一隻的時尚品。隨著科技的進步,紡織技術有瞭很大的提高,帆佈的種類逐漸增加,應用更加廣泛。二十一世紀,進入到瞭環保時代,帆佈這種環保麵料得到瞭更多的認可,帆佈雖然沒有足夠的張揚和炫耀,但卻多瞭幾分隨性和低調,新的帆佈理念將承載新的時尚理念,邁進時尚領域。 ③印花 織物印花 織物印花就是指在織物上以印刷方法形成圖案的工藝過程。印花的方法有:型版印花、絲網印花、滾筒式圓網印花、轉移印花和多色淋染印花等方法,其中絲網印花來源於型版印花(包括型紙版和鋅版),開始由手工操作,逐步走向半自動化、完全自動化,後來又和平網式發展到圓網式。 塗料直接印花 塗料直接印花就是把調制好的印花色漿直接印在織物上,這是印花工藝中最簡單而普遍使用的工藝。塗料直接印花工藝一般是指在白色或淺色織物上印花,它拼色方便、工藝簡單,印花後經培烘處理即可,適用各種纖維的紡織物。塗料直接印花工藝根據目前經常采用的粘合劑可分為阿克拉明F型粘合劑。丙烯酸酯類粘合劑、丁苯乳液與甲殼質粘合劑三種直接印花工藝。 絲綢印花 絲綢印花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印花法、拔染印花法、防染印花法。直接印花法前麵已有介紹,拔染印花法以及轉移印花法、滲透印花法等將在後麵有關小節中單獨介紹,這裡主要介紹防染印花法。 針織內衣印花 針織內衣印花主要應用塗料直接印花工藝,織物印花後經倍烘或自然乾燥即可,避免瞭針織物濕處理容易變形和農片濕處理困難等問題。印花方法以平網絲印為主,又分為手工刮印和機器操作兩種方式。這種印花方法能適應各種構成形式與組織結構的花型圖案,並適合小批量多花色的生產需要。 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也稱雕印,指用拔染劑印在有色織物上,把已經染色的部分色素破壞,因而獲得各種花紋、圖案的印花法。拔染劑是能使染色底消色的一種化學品。吊白決、氯化亞錫等。這種方法可以分花紋為白色(拔白)和花紋為有色(拔印)兩種。後一種染法使織物花紋精細,但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絲印爛花 爛花系利用兩種具有不同耐酸性的纖維混紡織物,經過酸性爛花漿印花與化學加工處理後,將不耐酸的天然纖維部分爛去,露出耐酸的化學纖維部分,形成具有晶瑩透明的花型,其特殊風格使爛花產品具有高檔絢麗之感。爛花產品不僅外觀華美,內在質量優良,具有耐磨、強力高、好洗、快乾、免燙性能,受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爛花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近年來盛行於紡織印染業。 毛織物印花 目前,印花毛織物以薄型平紋織物或薄紗織物為主,多數用來制作婦女的襯衫、禮服、被巾和裙子。毛織物印花除采用直接印花外,還有拔印、防印和轉移印花等。毛混紡織物印花也占有一定比例,目前,毛織物的浮雕整理也頗流行,主要用於粗紡毛衫。 平絨印花 鉆石印花利用絲印的特點在平絨上進行印花,可獲得一種特殊的閃光效果,在日光照射下能發出天然鉆石一般的光芒。 發泡印花 織物特種印花的品種繁多,發泡印花就是其中的一種。發泡印花的特點是:立體感強,近似於人工刺繡,手感柔軟,耐磨、耐水洗,牢度好,富有彈性,並能廣泛應用於臺佈、窗簾、茶巾、手帕、枕巾、服裝、旅遊紀念品等方麵。它不但可以在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織物上應用,而且還可以在人造纖維織物上應用。 植絨印花 靜電植絨是目前紡織行業正在興起的新技術。它是利用高壓靜電場在坯佈上麵栽植短纖維的一種產品。植絨產品工藝簡單、立體感強、成本低,因此廣泛應用在橡膠、塑料、人造革、裝飾產品上,特別是對於小批量的旅遊產品更顯示出它無比的優越性。在鞋帽、童裝、商標、服飾上采用植絨圖案裝飾,會使其風貌別具一格。 轉移印花 轉移印花是依靠染料的升華和染料蒸氣對纖維具有擴散和親和力的作用來完成著色效應的一種印花工藝。 轉移印花是無水加工中較為具有實際意義的一種印染生產方法。除瞭不用水外,還有一個主要的特點是紙張變形小,因此可以印制精細的多層次的花型及攝影圖片。把花型圖片真實地轉移到佈上。其效果有時比一般防、拔染印花更好。 特種印花方式 除瞭上麵十種常見的印花方式外,還有一些特種印花方式,如:電化鋁轉移印花,光致發光印花,熒光印花,金、銀粉印花,塗料泡沫印花,變色印花,香味印花,鉆石印花及珠光印花等等、印花方式。 洗水方法 洗水方式 1、普洗(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滌,隻不過將我們平日所熟悉的洗滌改為機械化而已,其水溫在60°-90°C 左右,加一定的洗滌劑,經過15分鐘的左右普通洗滌後,過清水加柔軟劑即可,使織物更柔軟、舒適,在視覺上更自然更乾凈。通常根據洗滌時間的長短和化學藥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又可以分為輕普洗、普洗、重普洗。通常輕普洗為5分鐘左右,普洗為15分鐘左右,重普洗為3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是不精確),這三種洗法沒有明顯的界限。 2、石洗 / 石磨(STONE WASH) 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與衣服打磨,打磨缸內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進行,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與衣物接觸。在石磨前可進行普洗或漂洗,也可在石磨後進行漂洗。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黃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膠球等進行洗滌,以達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後佈麵呈現灰蒙、陳舊的感覺,衣物有稍微至重度破損。 3、酵素洗(ENZYME WASH) 酵素是一種纖維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溫度下,對纖維結構產生降解作用,使佈麵可以較暖和地褪色,褪毛(產生“桃皮”效果),並得到持久的柔軟效果。可以石頭並用或代替石頭,若與石頭並用,通常稱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 4、砂洗(SAND WASH) 砂洗多用一些堿性,氧化性助劑,使衣物洗後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陳舊感,若配以石磨,洗後佈料表麵會產生一層柔和霜白的絨毛,再加入一些柔軟劑,可使洗後織物松軟、柔和,從而提高穿著的舒適性。 (1)砂洗用劑 a)膨化劑: 根據纖維的類別,織物的組織結構和緊密程度而選定膨化劑和濃度,溫度、時間等膨化條件,純棉衣物砂洗時可以采用堿性膨化劑如純堿來加以膨化處理。 b) 砂洗劑: 衣物經膨化後,纖維疏松,再籍助於非凡的砂洗進行摩擦,使疏松的表麵纖維產生豐滿柔和的茸毛,欲使絨麵豐滿,必須選用不同形態,不同硬度的砂粉,如可選用菱形砂(使松散的纖維產生絨毛),多角形砂(使絨挺立),圓形砂(使絨毛豐滿)。 c)柔軟劑: 用於砂洗的柔軟劑。要求達到柔軟帶糯性,使織物能增重,懸垂性要明顯改善。因此這類柔軟劑碳鏈要長,且具有陽離子性,能在織物上吸附,達到增重的目的。 (2)砂洗設備 目前一般采用於工業洗水機進行膨化,砂洗和柔軟處理,用離心泵脫水機脫水,乾烘采用針織廠烘乾鵝絨的轉筒烘乾機。 (3)砂洗工藝 棉佈衣物可根據組織結構,經緯密度和紗支的粗細、捻度的強弱來決定膨化劑的類別、用量、溫度和時間、以及砂洗粉、柔軟劑的用量和處理溫度、時間,一般來說,選擇紗織物砂洗效果優於線織物,粗支紗優於高支紗,低捻度優於高捻度,浮點長的優於浮點短的產品。 5、化學洗(CHEMICAL WASH) 化學洗主要是通過使用強堿助劑(NaOH,NaSiO3等)來達到褪色的目的,洗後衣物有較為明顯的陳舊感,再加入柔軟劑,衣物會有柔軟、豐滿的效果。假如在化學洗中加入石頭,則稱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強褪色及磨損效果,從而使衣物有較強的殘舊感,化石洗集化學洗及石洗效果集於一身,洗後可以達到一種仿舊和起毛的效果。 6、漂洗(BLEACH WASH) 為使衣物有雪白或鮮艷的外觀和柔軟的手感,需對衣物進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滌過清水後,加溫到60°C,根據漂白顏色的深淺,加適量的漂白劑 (bleaching agent),7-10 分鐘時間內使顏色對板一致。操作時,加漂劑的方向應與轉缸的轉向一致,以免漂白劑因不能盡快的與水稀釋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現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內水位要稍高,以便漂水稀釋。衣物漂白對板後,即以大(小)蘇打( Na2CO3, NaHCO3)對水中的殘餘漂白水進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過清水後,在50°C水溫中加洗滌劑,熒光增白劑,雙氧水等作最後的洗滌,中和PH值,熒光增白等,最後進行柔軟處理即可。 漂洗可分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雙氧水在一定PH值及溫度下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佈麵會略微泛紅。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獷,多用於靛蘭牛仔佈的漂洗。漂白對板後,應以海波對水中及衣物殘餘氯進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後再進行石磨,則稱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7、破壞洗(DESTROY WASH) 成衣經過浮石打磨及助劑處理後,在某些部位(骨位、領角等)產生一定程度的破損,洗後衣物會有較為明顯的殘舊效果。 8、雪花洗(SNOW WASH) 把乾燥的浮石用高錳酸鉀溶液浸透,然後在專用轉缸內直接與衣物打磨,通過浮石打磨在衣物上,使高錳酸鉀把摩擦點氧化掉, 使佈麵呈不規則褪色,形成類似雪花的白點。 雪花洗的一般工藝過程如下: 浮石浸泡高錳酸鉀——浮石與衣物乾磨——雪花效果對板——取出衣物在洗水缸內用清水洗掉衣物上的石塵——草酸中和——水洗——上柔軟劑。 9、貓須(MOUSTACHE EFFECT)就是WHISKER,不過WHISKER的說法專業一些。貓須就是手砂(手擦,HAND BRUSH)的一種,它隻不過磨成貓須的外形而已。 10、噴沙又叫打沙(SPRAY STONE WASH / SAND BLAST)。是用專用設備(形象點講就是一種電動的大型牙刷,隻不過是滾筒型的)在佈料上打磨,通常有一個充氣模型配合。 11、噴馬騮(MonKEY WASH)和噴沙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為化學作用,後者則為物理作用。噴馬騮就是用噴槍把高錳酸鉀溶液按設計要求噴到服裝上,發生化學反應使佈料退色。用高錳酸鉀的濃度和噴射量來控制退色的程度。從效果上分的話,噴馬騮退色均勻,表層裡層都有退色,而且可以達到很強的退色效果。而噴沙隻是在表層有退色,可以看到纖維的物理損傷。 12、碧紋洗(Pigment wash / pigment dyed wash),也叫“單麵塗層 / 塗料染色”,意思是說這種洗水方法是專為經過塗料染色的服裝而設的,其作用是鞏固原來的艷麗色澤及增加手感的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