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11600494

  • 王不留行耳貼 耳豆 耳穴貼 近視貼 王不留籽貼 王不留耳貼按摩貼
    商品代碼: 11600494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建議零售價 ¥15.00 品牌 一康 材質 王不留行籽
    是否進口 貨號 10081 箱裝數量 600包
    產地 中國 河北 加印LOGO 不可以 加工定製
    規格 600貼

    【品名】王不留行籽貼(耳穴貼)
    【規格】600貼/包;(一包10片、一片60貼)
    【使用】直接揭下膠佈貼於耳穴處即可,方便安全,並要時常按壓所貼之處,有利於增強穴位刺激;
    【耳貼使用時間】夏天1-2天需要更換,冬天3-5天為宜;休息兩天再貼。
    重量:30克
    保質期:二年
    包裝:自封袋包裝,無說明書。如不知道穴位貼法的買傢,可以購買本店的耳朵模型、耳穴參考書籍.

    SDC13714
    SDC13715
    SDC13717
    SDC13718

    王不留行籽是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成熟種子。多為野生,亦有栽培。夏季果實成熟、果皮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曬乾生用或炒用,為王不留行籽;一般中醫針灸中用作耳針療法的材料,製成品為預裁為約5mm*5mm大小的膠佈,中間粘一粒王不留行籽,貼於耳朵,壓迫相應穴位。
    外形為黑色芝麻大小的圓粒。
    王不留行耳貼
    1.首先,用酒精消毒耳朵後貼上王不留行,按壓時耳朵有酸、麻、脹、痛感,如沒有上述感覺,可把磁珠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稍加移動,找到敏感點,再固定按壓,從而刺激經絡穴位,達到治療效果。
    2.將耳穴貼貼在治療點上,每次先做一邊耳朵,每天有規律用力適度的按壓刺激穴位,約3天後換另一邊耳朵繼續按壓,交替使用,以3-7天為一個療程,建議最多3個療程為限,須休息一星期。

    使用方法:已經是成品,能直接用瞭,撕下膠佈直接貼於耳穴處就可以瞭,方便安全。貼上後記得要經常按壓所貼之處,有利於增強穴位刺激。這樣才有效果,貼上之後如果沒有按壓是不會有效果的哦。這個大傢一定要記住的。一般一次一個貼按壓到感覺耳朵很紅腫脹(大約30秒)

    以下介紹僅供參考:
    1.耳輪穴位
    (1)耳中:    在耳輪腳處,即耳輪1區。主治呃逆,蕁麻疹,皮膚瘙癢,咯血。
    (2)直腸:    在耳輪腳棘前上方的耳輪處,即耳輪2區。主治便秘,腹瀉,脫肛,痔瘡。
    (3)尿道:    在直腸上方的耳輪處,即耳輪3區。主治尿頻,尿急,尿痛,尿瀦留。
    (5)肛門:    三角窩前方的耳輪處,即耳輪5區。主治痔瘡,肛裂。
    (6)耳尖:    在耳廓向前對折的上部尖端處,即耳輪6、7區交界處。主治發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痛癥,風疹,失眠。
    (7)結節:    在耳輪結節處,即耳輪8區。主治頭暈,頭痛,高血壓。
    (8)輪1:    在耳輪結節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9區。主治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發熱。
    (9)輪2:    在輪l區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0區。主治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發熱。
    (10)輪3:    在輪2區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1區。主治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發熱。
    (11)輪4:    在輪3區下方的耳輪處,即耳輪12區。主治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發熱。
    2.耳舟穴位
    (1)指:    在耳舟上方處,即耳舟1區。主治甲溝炎,手指疼痛和麻木。
    (2)腕:    在指區的下方處、即耳舟2區。主治腕部疼痛。
    (3)風溪:    在耳輪結節前方,指區與腕區之間,即耳舟l、2區交界處。主治蕁麻疹,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
    (4)肘:    在腕區的下方處,即耳舟3區。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    在肘區的下方處,即耳舟4、5區。主治肩關節周圍炎,肩部疼痛。
    (6)鎖骨:    在肩區的下方處,即耳舟6區。主治肩關節周圍炎。
    3.對耳輪穴位
    (1)跟:    在對耳輪上腳前上部,即對耳輪l區。主治足跟痛。
    (2)趾:    在耳尖下方的對耳輪上腳後上部,即對耳輪2區。主治甲溝炎,足趾部疼痛麻木。
    (3)踝:    在趾、跟區下方處,即對耳輪3區。主治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炎。
    (4)膝:    在對耳輪上腳中1/3處,即對耳輪4區。主治膝關節腫痛。
    (5)筋:    在對耳輪上腳下l/3處,即對耳輪5區。主治筋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經:    在對耳輪下腳的前2/3處,即對耳輪6區。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7)交感:    在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即對耳輪6區前端。主治胃腸痙攣,心絞痛,膽絞痛,腎絞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心悸、多汗、失眠等。
    (8)臀:    在對耳輪下腳的後1/3處,即對耳輪7區。主治坐骨神經痛,臀部疼痛。
    (9)腹:    在對耳輪體前部上2/5處,即對耳輪8區。主治腹痛,腹脹,腹瀉,急性腰扭傷,痛經,產後宮縮痛。
    (10)腰骶椎:    在腹區後方,即對耳輪9區。主治腰骶部疼痛。
    (11)胸:    在對耳輪體前部中2/5處,即對耳輪10區。主治胸脅疼痛,胸悶,乳癰,乳少。
    (12)胸椎:    在胸區後方,即對耳輪11區。主治胸脅疼痛,經前乳房脹痛、產後乳少,乳癰。
    (13)頸:    在對耳輪體前部下1/5處,即對耳輪12區。主治落枕,頸項強痛。
    (14)頸椎:    在頸區後方,即對耳輪13區。主治落枕,頸椎病。
    4.三角窩穴位
    (1)角窩上:    在三角窩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窩1區。主治高血壓。
    (2):    在三角窩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窩2區。主治痛經,月經不調,白帶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遺精,陽痿,早泄。
    (3)角窩中:    在三角窩中1/3處,即三角窩3區。主治哮喘,咳嗽,肝炎。
    (4)神門:    在三角窩後l/3的上部,即三角窩4區。主治失眠,多夢.各種痛癥,咳嗽,哮喘,眩暈,高血壓,過敏性疾病,戒斷綜合征。
    (5)盆腔:    在三角窩後1/3的下部,即三角窩5區。主治盆腔炎,附件炎。
    5.耳屏穴位
    (1)上屏:    在耳屏外側麵上l/2處,即耳屏l區。主治咽炎,單純性肥胖癥。
    (2)下屏:    在耳屏外側麵下1/2處,即耳屏2區。主治鼻炎,單純性肥胖癥。
    (3)外耳:    在屏上切跡前方近耳輪部,即耳屏1區上緣處。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鳴。
    (4)屏尖;在耳屏遊離緣上部尖端、即耳屏1區後緣處。主治發熱,牙痛,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結膜炎。
    (5)外鼻:    在耳屏外側麵中部,即耳屏1、2區之間。主治鼻療,鼻部痤瘡,鼻炎。
    (6)腎上腺:    在耳屏遊離緣下部尖端,即耳屏2區後緣處。主治低血壓,風濕性關節炎,腮腺炎,間日瘧,鏈黴素中毒性眩暈,哮喘,休克,鼻炎,急性結膜炎,咽炎,過敏性皮膚病等。
    (7)咽喉:    在耳屏內側麵上1/2處,即耳屏3區。主治聲音嘶啞,咽炎,扁桃體炎。
    (8)內鼻:    在耳屏內側麵下1/2處,即耳屏4區。主治鼻炎,副鼻竇炎,鼻血,
    (9)屏間前:    在屏間切跡前方,耳屏最下部,即耳屏2區下緣處。主治眼病。
    6.對耳屏穴位
    (1)額:    在對耳屏外側麵的前部,即對耳屏1區。主治額竇炎,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2)屏間後:    在屏間切跡後方,對耳屏前下部,即對耳屏l區下緣處。主治眼病。
    (3)顳:    在對耳屏外側麵的中部,即對耳屏2區。主治偏頭痛。
    (4)枕:    在對耳屏外側麵的後部,即對耳屏3區。主治頭痛,眩暈,哮喘,癲癇,神經衰弱。
    (5)皮質下:    在對耳屏內側麵,即對耳屏4區。主治痛癥,間日瘧,神經衰弱,假性近視,胃潰瘍,腹瀉,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
    (6)對屏尖:    在對耳屏遊離緣的尖端,即對耳屏l、2、4區交點處。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膚瘙癢,睪丸炎,附睪炎。
    (7)緣中:    在對耳屏遊離緣上,對屏尖與輪屏切跡之中點處,即對耳屏2、3、4區交點處。主治遺尿,內耳眩暈癥,功能性子宮出血。
    (8)腦乾:    在輪屏切跡處,即對耳屏3、4區之間。主治頭痛,眩暈,假性近視。
    7.耳甲穴位
    (1)口:    在耳輪腳下方前1/3處.即耳甲1區。主治麵癱,口腔炎,膽囊炎,膽石癥,戒斷綜合征,牙周炎,舌炎。
    (2)食道:    在耳輪腳下方中1/3處,即耳甲2區。主治食道炎,食道痙孿。
    (3) 賁門;在耳輪腳下方後1/3處,即耳甲3區。主治賁門痙攣,神經性嘔吐。
    (4)胃:    耳輪腳消失處,即耳甲4區。主治胃炎,胃潰瘍,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
    (5)十二指腸:    在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後1/3處,即耳甲5區。主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膽石癥,幽門痙攣,胺脹,腹瀉,腹痛。
    (6)小腸:    在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中1/3處,即耳甲6區。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動過速,心律不齊。
    (7)大腸:    在耳輪腳及部分耳輪與AB線之間的前1/3處,即耳甲7區。主治腹瀉,便秘,痢疾,咳嗽,痤瘡。
    (8)闌尾:    在小腸區與大腸區之間,即耳甲6、7區交界處。主治單純性闌尾炎,腹瀉,腹痛。
    (9)艇角:    在對耳輪下腳下方前部,即耳甲8區。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
    (10)膀胱:    在對耳輪下腳下方中部,即耳甲9區。主治膀胱炎,遺尿,尿瀦留,腰痛,坐骨神經痛,後頭痛。
    (11)腎:    在對耳輪下腳下方後部,即耳甲10區。主治腰痛,耳鳴,神經衰弱,水腫,
    哮喘,遺尿癥,月經不調,遺精,陽痿,早泄,眼病,五更瀉。
    (12)輸尿管:    在腎區與膀胱區之間,即耳甲9、10區交界處。主治輸尿管結石絞痛。
    (13)胰膽:    在耳甲艇的後上部,即耳甲12區。主治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偏頭痛,帶狀瘡疹,中耳炎,耳鳴,聽力減退,胰腺炎,口苦,脅痛。
    (14)肝:    在耳甲艇的後下部,即耳甲12區。主治脅痛,眩暈,經前期緊張癥,月經不
    調,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病,假性近視、單純性青光眼,目赤腫痛。
    (15)艇中;在小腸區與腎區之間,即耳甲6、10區交界處。主治腹痛,腹脹,腮腺炎。
    (16)脾:    在BD線下方,耳甲腔的後上部,即耳甲13區。主治腹脹,腹瀉,便秘,食
    欲不振,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過多,內耳眩暈癥,水腫,痞證,內臟下垂,失眠。
    (17)心: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處,即耳甲15區。主治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絞痛.無
    脈癥,自汗盜汗,癔病,口舌生瘡,心悸怔仲,失眠,健忘。
    (18)氣管:    在心區與外耳門之間,即耳甲16區。主治咳嗽,氣喘,急慢性咽炎。
    (19)肺:    在心、氣管區周圍處,即耳甲14區。主治咳喘,胸悶,聲音嘶啞,痤瘡,皮
    膚瘙癢,蕁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斷綜合征,自汗盜汗,鼻炎。
    (20)三焦:    在外耳門後下方,肺與內分泌區之間,即耳甲17區。主治便秘,皮膚,水腫,耳鳴,耳聾,糖尿病。
    (21)內分泌:    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區。主治痛經,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痤瘡,間日瘧,糖尿病。
    8.耳垂穴位
    (1)牙;在耳垂正麵前上部,即耳垂1區。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壓。
    (2)舌:    在耳垂正麵中上部,即耳垂2區。主治舌炎,口腔炎。
    (3)頜:    在耳垂正麵後上部,即耳垂3區。主治牙痛,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
    (4)垂前:    在耳垂正麵前中部,即耳垂4區。主治神經衰弱,牙痛。
    (5)眼:    在耳垂正麵中央部,即耳垂5區。主治假性近視,目赤腫痛,迎風流淚。
    (6)內耳:    在耳垂正麵後中部,即耳垂6區。主治內耳眩暈癥,耳鳴,聽力減退。
    (7)麵頰:    在耳垂正麵,眼區與內耳區之間,即耳垂5、6區交界處。主治周圍性麵癱,三叉神經痛,痤瘡,扁平疣。
    (8)扁桃體:    在耳垂正麵下部,即耳垂7、8、9區。主治扁桃體炎,咽炎。
    9.耳背穴位
    (1)耳背心:    在耳背上部,即耳背l區。主治心悸,失眠,多夢。
    (2)耳背肺;在耳背中內部,即耳背2區。主治咳喘,皮膚瘙癢。
    (3)耳背脾:    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區。主治胃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
    (4)耳背肝:    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區。主治膽囊炎,膽石癥,脅痛。
    (5)耳背腎:    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區。主治頭痛,眩暈,神經衰弱。
    (6)耳背溝:    在對耳輪溝和對耳輪上、下腳溝處。主治高血壓病,皮膚瘙癢。
    10.耳根穴位
    (1)上耳根:    在耳根最上處。主治鼻衄.哮喘。
    (2)耳迷根:    在耳輪腳後溝的耳根處。主治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鼻炎,心動過速,腹痛,腹瀉。
    (3)下耳根:    在耳根最下處。主治低血壓,下肢癱瘓。
    處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門。配穴:胰膽、肝。
    (2)惡心嘔吐:主穴:胃、神門、交感、皮質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門。配穴:皮質下、內分泌。
    (4)哮喘:主穴:肺、腎上腺、交感。配穴:神門、內分泌、氣管、腎、大腸。
    (5)失眠:主穴;神門、內分泌、心、皮質下。配穴:胃、脾、肝、腎、胰膽。
    (6)頭痛:主穴:神門、枕、顳、額、皮質下、頸椎。配穴:肝、腎、心、交感。
    (7)坐骨神經痛:主穴:坐骨神經、神門。配穴:臀、胰膽、膀骯。
    (8)蕁麻疹:主穴:肺、腎上腺、風溪、耳中。配穴:神門、脾、肝。
    (9)痤瘡:主穴:耳尖、內分泌、肺、脾、腎上腺、麵頰。配穴;心、大腸、神門。
    (10)痛經:主穴:內分泌、神門。配穴:肝、腎、皮質下、交感。
    (11)近視眼:主穴:眼、肝、脾、腎。配穴:屏間前、屏間後。
    (12)內耳眩暈癥;主穴:內耳、外耳、腎、肝、胰膽、腦乾。配穴:枕、皮質下、神門、三焦。
    (13)急性結膜炎:主穴;耳尖、眼、肝。配穴:屏間前、屏間後。
    (14)暈車:主穴:胃、內耳、賁門、腎上腺。配穴:枕、脾、神門。
    (15)戒煙:取穴:神門、肺、胃、口。



    新手教學
    王不留行耳貼 耳豆 耳穴貼 近視貼 王不留籽貼 王不留耳貼按摩貼_保健器具配件_按摩、保健器具_運動、休閒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