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代碼:11529489

  • 現在位置: 首頁 » 貨源 » 辦公、文教 » 學習文具 » 墨、硯 »
    4寸雕龍帶蓋硯臺 文房四寶 原石 精品書法用品墨硯 學生專用
    商品代碼: 11529489
    (可點擊以下立即詢價直接線上諮詢,或來電提供此商品代碼諮詢)
    即日起提供日本樂天代購服務-詳見 Rakuten-suki日本樂天代購,謝謝。
    商品詳細說明
    品牌 煜嘉 材質 產品類別
    產地 江西 是否進口

    【名稱】:4寸雕龍硯臺

    【規格】:外徑10cm,內徑8cm

    【材質】:石頭 

    註:每個硯臺都會有(天然的石筋,天然石頭紋理,無法避免)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硯臺與筆、墨、紙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由於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硯臺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共幾十種。
    硯臺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臺是石硯。漢代由於發明瞭人工製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於是硯臺開始發展起來,出現瞭銅硯、陶硯、銀硯、徐公硯、木胎漆砂硯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硯的出現。唐代是硯臺的重要發展時期,出現瞭端石和歙石兩大硯材,明清時期製硯的材質更加豐富,出現瞭瓦硯、鐵硯、錫硯、玉硯、象牙硯、竹硯等等。木硯研究始於何時,沒有定論,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實際並不適宜做硯臺,但文人的浪漫將這種大膽的嘗試,與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留下瞭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一些用其他原料製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
    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臺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瞭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
    如果要探究起中國硯臺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打造工具的研磨器瞭,作為與筆、墨、紙並稱“文房四寶”,中國歷代的文化人對硯臺的珍愛,可以說是到瞭無以復加的地步瞭。刻硯、賞硯、藏硯,作為一種時尚的風氣,硯臺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濃縮瞭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信息。對現代人來說,古硯臺完成瞭由實用品到藝術品的轉化,因而也造就瞭它獨特的收藏理財的價值。

    3保存方法編輯

    硯臺

    硯臺(7張)
     
    首先要避光:硯如果放置於窗前案頭,應避免陽光直射,否則硯質會出現乾燥的跡象,日曬過久硯匣也容易乾裂。玩賞硯臺時桌上最好鋪上毛氈,硯不要接觸金屬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將硯重疊放置,以防碰傷。在對硯臺塗蠟時,有人將蠟塗遍硯身,有的還塗抹植物油,更有的塗沫墨,以為可以養硯,但這些做法並不妥當。蠟可以塗於硯四周,底部要薄而適中,最忌將蠟塗在硯堂磨墨的部分;硯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為植物油屬慢乾性油脂,硯麵有油多招塵土,使硯污穢不堪,並散發出一種怪味或產生黴變。在硯匣保養時,應經常打蠟以保持硯匣光澤,防止潮氣侵入。如果遇到硯匣收縮,硯身放不下的情況,可用砂紙打磨硯匣的內側,讓它增寬易放。古硯匣如有破爛和損壞,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對古硯匣進行收藏。[1]

    4收藏價值編輯

    說起硯臺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國的“四大名硯”作為收藏的重點對象。這四大名硯分別是:唐代時出產於廣東肇慶的端硯,晚唐時出產自江西婺源的歙硯,東晉時產自山西絳州的澄泥硯,宋代時出產於甘肅臨潭的洮河硯。由於產於當時的“四大名硯”存世稀少,硯臺的材質、款式各不相同,現在我們把產於清代的“四大名硯”的價格羅列其下,好給投資人在投資收藏時有一個大致的參考:象這塊邊刻山水平板端硯現價1萬元;這塊長方淌池歙硯現價為2500元;這塊邊刻雙龍抱珠澄泥硯現價也為4000元。除四大名硯外,山東的徐公硯、江源區的松花石硯、山東青州的紅絲硯等,也是收藏投資人追捧的對象。
    麵對種類繁復,造型各異的硯臺,我們究竟如何來鑒定它的收藏投資價值呢?第一個就是材質。名硯比一般的硯要材質來得好,價格總是比一般的硯來得高。另外,硯臺的雕刻工藝,也是決定硯臺收藏價值參考的重要因素。此外,硯臺的造型品相,也是一個價值的參考點,一般來說,方型、圓型的硯臺要比品相不規則的硯臺價格貴得多;俗話說,“硯貴有名,身價倍增”,指的是硯臺上麵的銘文,象這塊民國時,胡子良刻得的歙硯,身價要高過沒有銘文的硯臺。當然,硯臺的收藏價值應當從多個方麵去綜合考慮。
    隨著名硯的存世越發稀少,現在許多硯臺的投資收藏人,開始把收藏的目標瞄準更多具有收藏價值的硯臺。比如說,明清時期,匯聚瞭全國能工巧匠在北京造辦處雕琢的各式硯臺,因為,經過瞭歷史和工藝等的文化積淀,那個時期,在硯臺材質選料、磨製工藝以及雕刻手法方麵,已經到瞭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所以,全國各地都湧現出許多精品。民國時期,上海出產的海派寫實澄泥硯,這些都是收藏投資的熱門品種。硯臺的收藏投資,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會帶來意外的回報。為此,行傢提供瞭一些簡便快捷的鑒別方法。一是看,看硯臺的材質、工藝、品相、銘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撫摩硯臺,感覺是否滑潤細膩。滑潤者,石質好,粗糙者,石質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硯臺,手指輕擊之,側耳聽其聲音,如果是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如果是歙硯,以聲音清脆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硯臺上的墨痕洗掉,還其本來麵目,這樣更容易看清硯臺是否損傷或修理過的痕跡。註意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有很大的差異。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硯臺的分量,同樣大小的歙硯,重者好,輕者次之。

    5四大名硯編輯

    端硯
    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又稱斧柯山)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端硯便頗受文人學士青睞。加上紋理綺麗,各具名目,加工技藝亦愈紛繁,地位越來越高,以致升到我國石硯之首,長盛不衰。
    歙硯
    “歙硯”的開山祖是易硯。據史料記載,易硯始於春秋時代的燕國下都。到唐晚期
    木葉硯(王耀作品)

      木葉硯(王耀作品)

    ,易州的奚超父子繼承松煙製墨的技藝,並在易水河畔的津水峪創製瞭“易水硯”。後來奚超之子奚庭圭受到南唐李後主的賞識,被授予“墨官”,並賜姓李,後因避亂,移居安徽歙州,成為“徽墨”、“歙硯”的開山祖。然而易水古硯亦久盛不衰,名揚中外。
    其料取於江西婺源縣(唐屬歙州)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故又稱之為龍尾硯。其石堅潤,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乾,滌之立凈。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這就是硯臺。
    洮硯
    亦稱洮河硯。其料取於甘肅卓尼(唐屬洮州)一帶洮河深水處。洮硯因其石質細膩,紋理如絲,氣色秀潤,發墨細快,保溫利筆,北方最為貴重,宋時已經稀少,解放後又恢復瞭生產。
    澄泥硯
    澄泥硯,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摻進黃丹團後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乾燥後放進窯內燒,最後裹上黑臘燒製而成。澄泥硯的製作始於晉唐時期,興盛於宋朝。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且不耗墨,可與石硯媲美。澄泥硯的顏色以鱔魚黃、蟹殼青和玫瑰紫為主。唐時,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已成為製澄泥硯的著名產地,在現代,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河北鉅鹿、山東青州、山西絳縣、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蘇寶山等地。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銀獎作品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銀獎作品

    6相關編輯

    松花石硯
    松花石硯又叫松花硯,是與端硯、歙硯、紅絲齊名的古代四大石質名硯。清朝時被禦封為宮廷專
    用品。松花石硯以松花石為原料雕製而製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用於加工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長白山區安圖縣兩江鎮砥石山的江畔,是清朝皇帝的禦用物品。
    龜山硯
    據《九九硯譜》記載,龜山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泰安市唯一自產硯臺。“龜血石”分佈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鄉龜山、鶴山南麓,按巖性,它呈磚紅色,含鐵質、泥質和微晶結構體,主要是方解石,含礦地層為早世紀饅頭組。其石深埋於地下,而非生在山上,質地優良,儲量極少,不易尋找,傳說千年神龜出逃汶水後,化作一座山脈,與鶴山相對,其血化為兩山之間的紅色石頭,吸龜鶴之靈氣,被當地人稱為“龜血石”。因龜鶴都是長生不老神,因而當地老百姓,把“龜血石”看作神奇之物,每年的正月十六,老百姓紛紛走出傢門,先登高望遠,再攜“龜血石”回傢,門口懸掛柏樹枝,就可驅邪扶正,清穢辟毒,百病皆無,富貴平安一年。“龜血石”以軟硬適中、溫潤、細膩、嬌嫩聞名,做成的硯臺易於發墨,研出的墨汁晶瑩光亮,書寫流暢,不易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龜血石”經“敲”聽其聲、“摸”感其溫、“浸”察其色,十餘道工序精心挑選後,手工雕刻製作成硯臺,具有堅而不頑、柔中有剛、滑不拒筆、澀不滯墨等優點,且上佈黃金斑點,縱橫銀線,有“研筆如銼、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譽,極為珍貴。為傳承珍貴的民間文化,2006年,泰安市政府把龜山硯手工雕刻技藝,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加以保護,2010年,龜山硯又被山東省旅遊商品協會,評為“好客山東”十佳品牌、“平安泰山”代言禮品。經多年的探索,龜山硯已經集雕刻、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於一體,既是書畫愛好者實用之佳品,又是藝術愛好者珍藏之精品,還是走訪親朋好友饋贈之珍品,為魯硯中新貴。由於純手工製作,原材料稀少,龜山硯雕刻技藝瀕臨失傳,故龜山硯收藏價值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

      [2]

    7黃石硯編輯

    在我國眾多名硯當中,有一種千年前譽滿中華,宋亡後銷聲匿跡數百年的名硯。它就是曾贏得瞭北宋書畫四大傢中米芾和黃庭堅高度評價的黃石硯。
    黃石硯因產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硯山鋪村的黃石山而得名。而黃石山因漢代張良拜師及祭奉其師黃石公的遺址,而始稱黃石山。1990年,中國書畫傢協會名譽主席啟功先生對黃石硯以高度的評價,並親筆題寫“中國黃石硯”。
    黃石硯的硯石品種及石品
    黃石又名“葛仙公巖石”、“方城石”、“唐石”。方城石作為一種優質的硯石資源,其色彩亮麗,石質細膩溫潤。黃石硯石材可分為六大類:青石、紫石、青紫石、墨子石、玉黃石、鳳眼石等。其中以青石、紫石最為常見,以石品純凈,無雜者為佳;青紫石融合瞭青石、紫石兩者特色為一身,其色澤和細膩更勝一籌;而呈墨色的墨子石下墨如油如漆,因其蘊藏較深極為難得;玉黃石則表麵多呈金黃色,少量表皮黃中帶黑,多有黃龍紋石品和黃玉般光暈,給人以美妙奇幻的感覺。如紫檀木般的鳳眼石,上麵長著很多類似鳳眼的石品。石中有狀呈圓點者,大小不等,很象眼睛,有的有眼有珠,有的中間還有瞳孔,外層有暈,多到八九層的“雙眼皮”。正圓形的明媚如畫,有的翠綠相間,美觀異常。這都叫“活眼”,有的不太清晰鮮明,或隻是一個白點,或有眼而無珠。
    黃石硯的石品有:金線、銀錢、玉帶、冰紋、水藻、玫瑰紅、凍青、黃龍紋、翡翠紋、火捺、石眼等。方城黃石以其品質優良、獨具特色,在北宋末年著稱於世。北宋詩人、書畫傢黃庭堅偶得方城石硯愛不釋手,視為至寶,親登黃石山,並用“乃至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當窮搜”這樣的著名詩句贊譽;明代馬愈著《方城石》稱其為“石中上品”;愛石成癖的宋代大書法傢米芾在《硯史》一書中,羅列全國26種硯臺,將黃石硯列為石硯之首,並和當時久負盛名的石硯相比較,其顯著之處均在名硯之上或左右,在談及端硯時,他在《硯史》中這樣描述: “然方城溫巖十磨,此石三十磨方相及。”和澄泥硯相比,“著墨如澄泥,不滑……墨發生光,如漆如油。”米芾把其它硯以黃石硯為標準作鑒別比較,足見黃石硯在當時書傢心目中地位之重。宋高似孫撰《硯箋》,稱黃石硯“墨光可鑒”;明代張應文在《論硯》中提及黃石硯,稱其為“硯石上品”;清人朱棟在《硯小史》卷中稱黃石硯“方城奇質,發墨如漆”。[3]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入展作品

      中國硯文化典藏展入展作品[2]

     
     
     
     
     
    徐公硯
    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產於山東沂南縣青駝鎮。早在唐宋時期即負盛名。唐代顏真卿、柳公權,宋代歐陽修、蘇軾、米芾等名人,在其有關著述中都曾作過介紹和品評,而且評價甚高。
    徐公硯石產於山東沂南縣青駝鎮轄區的硯石溝。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屬玄武層,儲量豐富。其石質堅硬,密度極高。叩之清脆,其聲如磬,下墨如挫,發墨如油,色澤鮮潤,且不損毫,堪稱硯石材中之上品。多為不規則扁平狀,形態各異,邊生細碎石乳狀的石紋,軟硬適度,石色沉靜,有青、黃、綠、茶、桔紅等多種顏色。製成硯後自然古樸,清新淡雅,質嫩理細,扣之如磬,捫之如玉,下墨如挫,發墨如油,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此石還可刻製成鎮紙、朗石、筆筒等藝術品,雕技與天然形態相得益彰,妙趣橫生。
    徐公石早在唐宋時就享有盛名。據傳唐代徐晦赴京趕考,途經此地,偶然拾得形色可愛的石片,試磨成硯。在京會考時適逢天寒,硯墨結冰,考生均受影響,惟有徐晦硯墨如油,書寫流利,一舉考中進士,官一直做到禮部尚書。休官後緬懷奇硯,定居於此地,被譽為徐公,村名遂改為徐公店,硯石名為徐公石。後因產地偏僻,年久無聞。建國後,經過有關雕刻技師的發掘試製,終於使徐公硯重放異彩。1978年以來,徐公硯多次進京參展,赴香港、日本等地區和國傢展出,倍受青睞。
    逢春(陳緒寶作品)

      逢春(陳緒寶作品)[4]

    8鑒別方法編輯

    看: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如果硯已經修補過的,其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總會有差別。
    摸:拿到一方硯,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來感覺像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說明石質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覺,說明其石質較差。
    敲:將硯麵用五指托空,輕輕擊打,或用手指彈硯,聞其聲。若為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為下,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分別體現出端硯石質的嫩與老。而歙石硯敲擊則以清脆的“鐺、鐺”金屬聲為最好。如果聲音為“噗、噗”,就說明該歙石多泥質,或石質有暗傷痕,為下品。
    洗:硯最好要經過清洗,尤其是古硯因硯麵上墨痕斑斑,遮掩瞭硯的自然美紋,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硯的墨痕,看硯石是否有傷痕和修補過的痕跡。
    掂:用手掂硯的分量。同樣大小的石硯,一般來說硯石物膠結緊,顆粒細;輕的說明膠結松。掂的方法尤其對歙硯比較適用。
    刻:一方硯的好與差,首先考慮的是石質的好壞。對於硯石熟悉的隻要用力在硯石上輕輕地刻上幾道,馬上就會感覺出硯石的優與劣。

    9硯臺的保養編輯

    1.硯臺裡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塊研墨。
    2.應該及時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兩三次就應該清洗一下,或者感覺遺留的墨比較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瞭。
    3.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材料或用手,硬質材料雖然容易清洗,但是會使硯臺表麵變得粗糙不平,對硯臺本身和墨塊都不好。
    4.松煙墨和油煙墨性質不同,最好分開使用兩塊硯臺,不宜混合使用。
    5.硯臺可以定期放在水中養一養,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該用報紙包好置於乾燥的地方。(製造硯臺有一步是泡水,但剛做好的硯臺是放在玻璃鋼罩子裡防潮的。)
    6.好的硯臺要配優質的墨塊,劣質墨塊可能會劃傷硯臺。
    7.研墨的時候要畫大圓,而且不要總集中在一個區域。[5]


    undefined



    新手教學
    4寸雕龍帶蓋硯臺 文房四寶 原石 精品書法用品墨硯 學生專用_墨、硯_學習文具_辦公、文教_貨源_批發一路發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
    相關商品
    line 線上客服  ID@tsq1489i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