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說明書
隨著現代人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日益重視健康,珍愛生命,警惕各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對人體所造成的危害,並力圖尋求一些無毒副作用,無污染,見效快的非藥物療法,即自然療法用於治病和養生保健。社會上相繼出現瞭推拿按摩療法,體育療法,針刺療法及其他物電療法,豐富瞭祖國的醫學寶庫。
在以上眾多治病和保健療法的基礎上,一種通過人體利用電能對人體進行保健和對患者治療疾病的新技術應運而生,這就是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它歷經十幾年的研究,推廣,以其療效顯著,方便實用得到醫學權威人士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很多有識之士欲加盟連鎖,投身於這項有發展前途的事業中。要求學習掌握體控電療的人和尋求用本法治療疾病的人日益增加,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全國已經有多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瞭學習培訓及保健,治療工作。說明體控電療法適應社會的發展方向,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和實用性。
符合中醫學理論:經絡在人體中具有良導絡特性,現在已被科學研究證實,體控電療就是利用經絡的這一特性,電療師用電流引導,打通經絡,使人體達到“通則不痛”,更加健康之目的。
復合電生理學理論:電刺激會引起人體體液,內分泌,肌肉及神經系統有機的變化,有利於免疫力和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人體本身就有生物電,並存在金屬元素和大量的水分,它們相互化合成蛋白質,無機鹽,體液等,使人體具備瞭導電的基礎。
當人體生物電能低下時,細胞活性就會減弱,免疫力就會降低。體控電療是給人體補充電能,使細胞機能恢復活力。
無數實例證明此方法既可以美容,保健,減肥,又可以輔助治療常見病和疑難病,具有療效顯著,無副作用,方便實用,成本低,容易掌握等特點。它把電療機器和手針療法有機的融為一體,是對中醫針灸的進一步發展,是人們擺脫藥品毒副作用的優選方法之一。
目錄
第一章
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簡介
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簡稱體控電療法,是以中醫學和電生理理論為基礎,研發的一種新的對人體經絡進行調節的方法。
一.什麼是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
什麼是體控電:凡具有生命的機體,它的一切生命活動,將伴隨著在其體內的正負電荷的聚集和產生電荷的移動而生存,這種電稱為生物電,所產生的電流稱為生物電流。人體本身具有的生物電有腦電,心電,肌電,胃電,腸電,經絡電等;另外,人體含有水,各種金屬離子等導電體,使人體成為一個復雜的生物導體,這些都是人體導電的基礎,具有控制,調節電流量的能力,這種經過身體控制後輸出的電流稱為體控電流。
什麼是電指針:經過電療師身體控制,調節後的電流,從手指或手掌輸出。手指相當於帶電的電針,通過一個或幾個手指按壓在患者身體的一個或幾個穴位上,把電能經經絡或穴位傳輸給患者。
什麼是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溝通內外表裡,網絡全身的一個系統。如果經絡的營運功能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造成不通暢,氣血運行就會受阻,很多癥狀表現為疼痛。中醫經常提到的“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是指經絡而言。
什麼是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電療師將專用“生物電體控電療機”輸出的電能,經自己身體轉換後,通過各種變換的手法將電能傳輸給患者,用大的電流引導,瞬間打通經絡,以加速血液流通。使患者在短時間內生物電得到及時補充,免疫力得到整體調節,並及時排出體內廢物,毒素等。以此來提高機體抗禦病毒,細菌和邪氣侵入,提高免疫力,使人體機能逐漸恢復健康,真正成為具有強壯的體魄和美麗容顏的健康人。
二.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的特點:
(1)獨具優勢的超前診斷:
體控高能生物電療法能達到疾病的早期診斷,當人體的病理變化時會在組織損傷部位釋放出化學物質,如乙酰膽堿,及其同類的多肽類,鉀離子、氫離子以及一些酸有性代謝物質。磁場的改變、電流的改變,使電療師和患者在病區有不同的感受和反應,經驗豐富的電療師就能夠輕而易舉的診斷出病灶的區域,現代醫療診斷是無法與其比擬的。
(2)理想的無損傷治療:
體控高能生物電療法就是理想的,無損傷治療的一種新的療法。從導電物質上講,采用的導電率為1MA/CM以下,對人體組織毫無破壞能力,這些有機粒子流作用於人體會使細胞動能狀態,體液循環物質代謝等方面得到改善,已使達到調節、促進、恢復或代償各種生理功能,產生健身治病的效果。
(3)令人向往的全方位的治療:
在高能生物電療電場下激發的粒子流成分復雜,各種感受器有選擇性的吸收,從而達到如下治療作用:
1、促進血液淋巴循環,改善組織器官營養不良,調節物質代謝;
2、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
3、影響各種酶的活性;
4、改變生物膜、血液、皮膚、粘膜和其它組織的通透性;促進單核吞噬細胞功能;
5、提高機體或某系統器官的功能水平;
6、增強機體的適應性;
7、促進組織再生和自我修復能力。
(4)電療法神奇的治療速度與藥物治療的區別:
體控高生物電療法利用電場發出的能量,種類多,並載有生物電信息。其運動速度為電的速度,可直接作用於病變的部位,在細胞內迅速的產生理化反應。加強代謝功能,使病態結構發生改變,沒有中間環節,達到快速治療的目的。
(1)PH值的改變:機體在細胞外氫離子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PH=7.35---7.45)是人體生存的必要條件,在高生物電流的作用下是很容易使機體的PH值得改變,為機體的復健創造一個良好的內在環境。
(2)組織修復功能:
由於電粒子流同光速,在機體內有一種光復活酶,這種酶在光粒子的作用下,可快速與脫氧核糖核酸相結合,利用能量把二聚體的環丁酰打開使之復原,最後光復活酶從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解脫下來,這樣就修復即告完成,可使損傷部位的組織快速修復。
(3)生理效應:
簡單的講:(1)增強修復機能;(2)改善營養功能;(3)增強修復機能;(4)增強代償機能;(5)增強防衛機能:(6)增強適應機能。
(5)極為低廉的治療價格:
當今醫療體制的不完善,對社會、企業、個人都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高昂的醫藥費使人人叫苦不休,環境的污染,生態平衡失調,生活條件的局限加之人的健康意識淡薄,促使瞭發病率的急劇增加,體控高能生物電療法的問世即填補瞭醫療保健行業的不足,並集保健、診斷治療集一身的功效,全身調理,重點加強,顯而易見的療效使體控高生物電療法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6)綠色環保,操作安全
高能生物電療法在電療的過程中消耗的電能量,不產生廢氣物,不對環境產生污染,顧客在電療時無痛苦,免除打針吃藥之痛苦,避免瞭吃藥打針引起的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綠色療法”最大限度的解決瞭患者的痛苦,也被稱之為“幸福療法”
三.體控電療法對人各系統的作用
(1)神經系統:
高能生物電能降低大腦皮質的興奮性,並加強其抑制過程。對調整植物神經紊亂有較明顯的效果。可提高痛閾,在高能生物電流的作用下,可以修復神經細胞電位、減小電阻,保持時間、保持神經系統的電流的暢通,神經電信號傳遞流暢,因此能促進相關組織病痛的復健。
(2)血液循環系統:
高能生物電對血壓有雙相調節作用。血壓偏低者可使其升高,血壓高者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使其降低。可使腦部循環功能增強,治療後心臟收縮力加強;
可提高氧化血紅蛋白含量和還原作用;治療後血紅細胞、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數量可稍增加;對貧血患者的造血功能有刺激作用;可改善凝血功能,使血沉減慢。可有效提高血清中鈣離子濃度。
(3)泌尿系統:
高能生物電可激活腎功能機能,調理生物電平衡,破壞致病菌、支原體、衣原體微生物環境,促進細胞蛋白質產生,散失生物活性,融通堵塞物,增加尿量和代謝產物的排出。對各種炎癥有顯著的療效:如腎炎,前列腺炎等等。
4)代謝系統:
高能生物電療法能促使細胞內外電離子相對平衡,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環,使血液達到相對化全新狀態。另外,它還可通過細胞的活化性使其新陳代謝旺盛,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欲等等。
(5)呼吸系統:
有助於加強氣管粘膜上皮纖毛運動,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與肺泡通氣、換氣功能。促進氧化還原作用,改善呼吸功能。
(6)骨骼、肌肉系統:
可促進成骨細胞的生長,有利於骨折的愈合;能夠調節肌膜中的鈣信道,抑制肌肉細胞對鈣離子的過度攝入,從而緩解肌肉痙攣,有效治療頸肩腰腿痛。
(7)內分泌系統:
對每一個細胞進行作用,保持細胞自身的功能,維持細胞內外平衡,調節血壓恢復正常,作用於細胞內腺粒體,恢復活躍信息傳導系統,促進能量的釋放,促進新陳代謝,使各種代謝產生物降低與排出。
四.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的適應癥
凡是針灸、推拿、電療等治療方法的適應癥都可以用體控電療法進行治療,包括:
1 、保健:全身 、 局部。
2 、美容:祛痘、祛皺、美容 、 美體、乳房下垂。
3 、減肥:全身、腹部 、 臉部、腿部。
4 、頭面部:頭痛 、頭重、頭暈 、面癱 、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 、目疾 、兒童假性近視、鼻炎、耳鳴 。
5 、胸、呼吸系統:咳嗽 、感冒 、發熱 、肺炎、咽喉炎 。
6 、手、足、腰:頸椎痛 、 肩痛 、 腰痛、 腿痛 、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滑囊炎 、 肩周炎、 手、足麻痹、坐骨神經痛、 足手扭傷 、背涼 、腿涼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炎。
7 、腹、消化系統:急性胃腸炎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胃炎 、慢性腸炎 、痢疾 、脾胃不合 、 膽囊炎、便秘、痔瘡 。
8 、腎臟、泌尿系統疾病:膀胱炎、尿道炎、腎炎、前列腺肥大 、尿頻 、陽痿。
9 、神經系統:失眠 、 神經衰弱。
10 、婦科:產後風 、月經不調 、 附件炎 、卵巢囊腫、乳腺增生 。
11 、其它:腦血栓後遺癥 、帶狀皰疹 、結石、腫塊、瘢痕 等常見病和疑難雜癥。
五.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的禁忌癥
1、各種骨折期間;
2、各種急癥,傳染病;
3、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嚴重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體內安裝有金屬器物者(如搭橋、支架、心臟起搏器)
4、有出血傾向;
5、有嚴重的皮膚損傷者如開創性傷口,膿瘡,急性化膿炎癥,傳染性皮膚病;
6、婦女懷孕;
8、酗酒過量者;
9、嚴重的精神病患者;
10、經過經絡穴位電療法後一個小時內禁止飲用冷水,禁止冷水洗手、洗浴。
第二章
機器簡介
一.機器原理
本機器把古老的中醫文化同現代生理學創造性的結合在一起,以經絡學為機理,用電能刺激經絡,使人體氣血通暢,肌體免疫功能增強,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技術指標
環境溫度:-5℃—50℃
相對濕度:20%—90%(非凝結)
交流輸入:220V±10%,50Hz
三.機器配件
主 機: 1臺
治療片: 4片(A型3隻)
電療鞋: 1對
輸出線: 2條(A型一條)
電源線: 1條
說明書: 1本
四.簡單故障排除
1、如機器指示燈不亮:請先檢查電源是否正常,電源線是否接好;電源開關是否打開;保險絲是否熔斷。
2、如機器無輸出:請查看正負極部分是否插接完好;輸出模式是否正確;輸出強度是否調節;時間是否調節;“+”正極,“-”為負極。
3、一組有輸出,另一組無輸出:用萬能表檢查兩組組導線是否通電,電療片是否完好。或者把兩組線重新插拔一次。
4、一組有輸出,另一組輸出很弱:檢查輸出弱信號哪一組的功率放大級工作是否正常。首先測量該功率放大級直流工作電壓,再分別檢查相關元器件,更換變質損壞的元器。
5、按摩師感到電流很強,而患者卻無感覺或者感覺很弱:按摩師第一次用該設備,之前沒有經過耐電訓練,體內經絡沒有導通,致使電流在體內不能更好的從手指傳導出去。
五.使用方法
(1)耐電訓練法:
耐電訓練是學習生物電體控經絡療法的關鍵技術之一,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耐電量,就無法工作。耐電訓練是提高耐電量的有效方法,耐電訓練是最艱苦的,需要學員克服恐懼,疼痛,麻木,疲勞等不舒服感,刻苦練習,使自己的耐電量達到一定程度,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練習或治療中初學者一定牢記安全第一,要在確定練習環境安全後方可練習治療,並要養成良好的觸電習慣。切記千萬不可用雙手同時抓握住電源兩極,因為一旦握住手會在強電刺激下強烈收縮,越抓越緊,越緊越大(當人體發緊時自身電阻會急劇下降而電源繼發強大),當電流超過人的最大耐受量時人而又不能擺脫時則有生命危險。
絕緣物,可用塑料拖鞋,或其它絕緣材料,一切準備好後,練習者高速呼吸,放松心情,先放雙手,後放雙腳,感覺有瞭電流自己能適應,再逐漸向中間移動,腳踩得愈重電量愈大,腳踩面積愈大電量愈大。
1、 一隻腳踩一務線,一隻手握另一條線。
2、一隻腳踩一條線,兩隻手握另一條線。
3、一隻腳踩一條線,另一條線放在臉部,頭部,腰部,腹部等部位實驗感覺。
4、一隻腳踩一條線,另一隻腳踩另一條線,這是腳和腳的。(可以不練)
5、一隻腳踩一條線,一隻手或兩隻接觸另一條線,放在桌子上。
6、兩隻腳踩一條線,一隻手握另一條線。
7、兩隻腳踩一條線,兩隻手握另一條線。
為什麼我們的練習或治療都多用腳去踩線呢?
用腳踩線的目的就是為瞭用腳來控制電流的大小,因為人體腳部的角質較厚,相對電陰較大,腳跟部的痛覺感覺神經也少,所以腳部也能承受刺激最強。由於腳部對電的神經反射特點多為足跟上提運動,電流一旦增大,治療或練習者在承受不住時,即電流超過人體最大承受量時,腳跟部的腓腸肌和比目肌腱受到強電刺激而痙攣收縮,腳跟會反射的自動離開業。而手則不然,手抓電隻會越來越抓緊,除非你的耐電量達到瞭最大,否則就會被電吸住,甩都甩不開,就會出危險;另一方面,用腳來踩電,電流單從腳部流進或流出,故對心臟影響較小。
(2)按摩方法的練習
指點法的練習
指點法是體控電療中常用的點穴法,常用三指、二指或單指點。因其接觸面積小故電流量相對要大,是對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需要刻苦練習才能掌握這種方法。沒有良好的耐電力,治療中就不會出現滲透效果。
把雙手放於絕緣木桌上,然後用腳跟慢慢踩,並逐漸加大強度,開始可用三指(食、中、無名指),後用二指指腹(食、中)、單指指腹練習,左右手指交替練習,剛開始練習這種方法會有手指發木、發僵、發麻、微痛的感覺,幾天後即能適應。
掌摩法的練習
掌摩法也是體控電療術中的常用手法,多用於腰背部、胸腹部。練習此法也像練指點法一樣,把掌放於一電療片上,用腳踩電療片,壓力作到輕而不浮,重而不緊,幾天後即能適應。
體控電療法常用體位:
體位選擇原則:醫者便於操作,利於取穴,患者安然舒適、安全。
1、雙坐位:醫生,患者都采取坐勢,治療片各踩一對。此法最為常用,也最方便,經常使用。
2、仰臥位:患者仰臥於治療床上,此時可用雙手抓握治療片的方式,屈膝踩的方式或綁貼固定在雙腳的某個空位(如高血壓則放在湧泉穴)或特定空位方式,醫生仍然用腳踩治療片的方式或坐或站於一旁施於各種手法。多用於肚腹、頭面、下肢部腧穴的治療。例如我們在面部美容或乳腺治療時,可以讓患者把電療固定於關元穴上。
3、俯臥位:患者仰臥於治療床上,用手抓或綁貼固定方式接觸貼片一端,醫生仍用腳踩法一旁施術。此法多用在腰背部及下肢部的疾病的治療。例如對腰間盤突出時可讓患者把電源放於腰椎病灶旁,也可讓患者把電療固定於病灶處。
4、第三者介入法:此法多用於兒童,即讓兒童的父母接觸電源一端,再接兒童,打消兒童的恐懼心理,醫生一旁施術,多用於小兒腹瀉、近視的治療。
5、自我治療法:醫生自我治療的一種方法,醫生把電源一端踩於腳下,另一端連接電療片,放於要治療部位的經絡,腧穴自我通電調理。
第三章
人體經絡圖
任脈人體奇經八脈之一。“任”字,有擔任,任養之意。任脈總任一身陰經,與全身所有陰經相連,凡精血、津液均為任脈所司,故稱為陰脈之海。任脈能妊養胎兒,與女子經、帶、胎、產的關系密切。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經過咽喉,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上至齦交穴,與督脈相會,並向上分行至兩目下。分支由胞中貫脊,向上循行於背部 。本經脈腧穴包括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裡、中脘、上脘、巨闕、鳩尾 、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共24穴。
經脈循行
起子小腹內,下出會陰部,向上行於陰毛部,沿著腹內,向上經過關元等穴,到達咽喉部,再上行環繞口唇,經過面部,進入目眶下。
督脈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行於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再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見圖)。本經脈腧穴有長強 、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共28穴。
其循行路線,起始於小腹內,從會陰部向後,行於脊裡正中,上至風府,入於腦,上頭頂,下額,沿前額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齒。前後與任脈、沖脈相通,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相合,聯系心、腎、腦。該經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頭重痛、項強、眩暈、癲癇、癃閉、遺溺、痔疾、婦女不孕等。
手厥陰心包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於胸中,出來歸屬於心包,貫穿橫膈,聯絡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胸中分出,到達兩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窩下。
沿上臂內側,進入肘中,下行前臂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到達其末端;另一支脈從掌中分出,出無名指尺側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手心熱,肘臂曲伸困難,腋下腫,胸脅脹悶,心痛,心煩,面紅,目黃,喜笑無常等。
該經脈腧穴為天池、天泉 、曲澤 、郄門 、間使 、內關、大陵、勞宮、中沖,共9穴,左右合18穴。
手少陽三焦經 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無名指尺側端,上出於四、五兩指之間,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經尺、橈兩骨之間通過肘尖部、沿上臂後到肩部,在大椎穴處與督脈相會;又從足少陽膽經後,前行進入鎖骨上窩,分佈在兩乳之間,脈氣散佈聯絡心包,向下貫穿膈肌,
統屬於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兩乳之間處分出,向上淺出於鎖骨上窩,經頸至耳後,上行出耳上角,然後屈曲向下至面頰及眼眶下部。另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頰部與前條支脈相交,到達外眼角。脈氣由此與足少陽膽經相接。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外眼角痛,汗出,腮腫,耳後、肩、肘、臂部本經脈過處疼痛等。
三焦、心包、耳、眼、肺、膈
本經腧穴: 關沖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 會宗 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冷淵 消礫 臑會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風 瘈脈 顱息 角孫 耳門 耳和髎 絲竹空
本經腧穴主治頭、目、耳、頰、咽喉、胸脅病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癥。臟腑病:胃脘痛,腹脹,嘔惡,噯氣,食不下,黃疸,小便不利,煩心,心痛,失眠。經脈病:舌本強,股膝內腫
手少陰心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心中,出來後歸屬於心系(心臟周圍的組織),向下通過膈肌,聯絡小腸。
其分支從心系向上夾著食道連於目;其直行主幹又從心系上肺,向下斜出於腋下,沿上肢內側後邊,至肘中,沿前臂內側後邊,到手掌後豆骨突起處進入掌內後邊,沿小指橈側到達其末端。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幹,心痛,口渴,目黃,胸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脈過處發冷,疼痛,手掌熱痛等。
本經穴位 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裡 陰郄 神門 少府 少沖
1. 極泉
【定位】 上臂外展,腋窩正中,腋動脈搏動處
【功能】 寬胸寧神
【主治】 ①心痛、胸悶、心悸、氣短、悲愁不樂、乾嘔噦、目黃;②肩臂疼痛,脅肋疼痛,臂叢神經損傷。③瘰鬁,腋臭;④上肢針麻用穴
2.青靈
【定位】 臂內側,在極泉穴與少海穴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尺側緣;舉臂,在少海與極泉的連線上,少海上3寸,肱二頭肌的尺側溝中
【功能】 理血止痛
【主治】 ①頭痛,振寒,目黃;②脅痛,肩臂疼痛。
3.少海
【定位】 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頭陷凹中取穴
【功能】 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癔病、暴喑、健忘、癲狂善笑、癇癥;②肘臂攣痛,臂麻手顫,頭項痛、目眩、腋脅痛;③瘰鬁(瘰藶)。
4.靈道
【定位】 腕橫紋上1.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功能】 寬胸理氣
【主治】 ①心痛,悲恐善笑;②暴喑、乾嘔;③肘臂攣痛、抽筋。
5.通裡
【定位】 腕橫紋上 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功能】 寧志安神,益陰清心
【主治】 ① 心痛、心悸,怔仲;②舌強不語、悲恐畏人,暴喑、面紅、婦人經血過多、崩漏。虛煩、盜汗;③腕臂痛。
6.陰隙
【定位】 腕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功能】 寧心涼血
【主治】 ① 心痛,驚悸;②骨蒸盜汗;③吐血,衄血、失音。
7.神門
【定位】 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仰掌,腕豆骨的橈側緣,即尺側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橈側,掌後橫紋上 。
【功能】 扶正祛邪,寧心安神
【主治】 ①心痛,心煩,驚悸,怔仲、恍惚,健忘,失眠,癡呆,悲哭、癲狂癇等心與神志病變;嘔血、吐血、目黃脅痛、失喑、喘逆上氣 ;②高血壓;③胸脅痛。
8.少府
【定位】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在4、5掌指關節後方,仰掌屈指,當小指端與無名指端之間
【功能】 清心寧神
【主治】 ①心悸、心痛、心煩,胸痛、善笑、悲恐驚;②陰癢、陰挺、陰痛;③小便不利,癰瘍;④手小指攣痛,拘攣。
9.少沖
【定位】 小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橈側根部,約去爪甲指0.1寸許取穴
【功能】 清熱熄風,寧神醒腦
【主治】 ① 心悸,心痛,癲狂;②熱病,昏迷。③胸脅痛,胸滿氣急,手攣臂痛。
手太陽小腸經 十二經脈之一。該經循行路線起自手小指尺側端,沿手掌尺側緣上行,出尺骨莖突,沿前臂後邊尺側直上,從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之間向上,沿上臂後內側出行到肩關節後,繞肩胛,在大椎穴處(後頸部椎骨隆起處)與督脈相會。
又向前進入鎖骨上窩,深入體腔,聯絡心臟,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入屬小腸。其分支從鎖骨上窩沿頸上面頰到外眼角,又折回進入耳中。另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經眶下,達鼻根部的內眼角,然後斜行到顴部。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痛,下頜腫,耳聾,目黃和肩部、上肢後邊內側本經脈過處疼痛等。
該經脈腧穴有少澤 、前谷、後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共19穴,左右合38穴。
手太陰肺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聯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入屬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橫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側,至肘中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橈動脈搏動處),又沿手掌大魚際外緣出拇指橈側端。
其支脈從腕後橈骨莖突上方分出,經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橈側端。脈氣由此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胸部滿悶,咳嗽,氣喘,鎖骨上窩痛,心胸煩滿,小便頻數,肩背、上肢前邊外側發冷,麻木酸痛等癥。
本經腧穴: 中府 雲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孔最 列缺 經渠 太淵 魚際 少商
本經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癥。
主要病候:
臟腑病:咳喘,上氣,煩心,肺脹
手陽明大腸經十二經脈之一。該經起自食指橈側端,沿食指橈側上行,出於第一、二掌骨之間,進入兩筋(拇長、短伸肌腱)之中,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再沿上臂前外側上行,至肩部向後與督脈在大椎穴處相交,然後向下進入鎖骨上窩,聯絡肺臟,通過膈肌,入屬大腸。
其支脈從鎖骨上窩走向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回過來沿口唇兩旁,在人中處左右交叉,上夾鼻孔兩旁。脈氣由此與足陽明胃經相接。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齒痛,頸腫,目黃,口幹,鼻出血,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經脈過處灼熱腫脹等癥。
本經腧穴: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裡 曲池 肘髎 手五裡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髎 迎香
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主要病候:
經脈病:齒痛,頸腫,目黃,口幹,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滿,小便數而欠。經脈病:胸滿,缺盆痛,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足厥陰肝經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肝經。循行路線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沿足背向上至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行過膝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陰毛中,繞陰器,至小腹,挾胃兩旁,屬肝,足厥陰肝經循行線路圖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佈於脅肋部,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出於額,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本經脈一分支從目系分出,下行於頰裡,環繞在口唇的裡邊。又一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註入肺,交於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穴圖本經脈腧穴有: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裡、陰廉、急脈、章門、期門14穴,左右合28穴。
本經腧穴主治肝膽、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主要病候: 胸滿,嘔逆,飧泄,嗌幹,遺尿,閉癃等。經脈病:腰痛,疝氣,少腹腫等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