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中醫秘方與現代生物技術的完美結合
一代中醫世傢名傢心血和智慧的結晶
溫馨補腦安神生物鴛鴦枕(時來運轉)產品簡介:
艾草的功效:
艾草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灸治百病。
艾草的功效 與作用 功用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艾草的作用: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巖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鬱,理氣行血。
艾草的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1.1.艾葉在體外對炭疽桿菌、α-溶血鏈球菌、B-溶血鏈球菌、白喉桿菌、假白喉桿菌、肺類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桿菌等10種革蘭氏陽性嗜氣菌皆有抗菌作用。艾葉油4×10(-3)濃度(試管法),對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有抑菌作用。以野艾葉、艾條或艾絨煙熏,可用於室內消毒,與蒼術或與菖蒲及雄黃或與蒼術、雄黃、白芷等混合煙重,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產堿桿菌以及結核桿菌(人型H37RV)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後,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後期更明顯;此外還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但所增強的程度不如動物獲得免疫性時那樣顯著;豚鼠網狀內皮系細胞的吞噬機能與內臟的結核病變是一致的,當肝、脾受到疾病的損害時,吞噬機能即下降。
1.2.以小野艾葉煙熏,對於多種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劑及煎劑,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3.野艾的水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來自中國偏方網www.cnpf.net.cn
2.抗真菌作用:艾葉煎液對皮癬真菌的抑菌作用最為微弱(與黃連、黃芩等煎液相比較),在15%濃度時堇色毛癬菌,開始呈抑制,30%濃度時除絮狀表皮癬菌、足蹠毛癬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發育外,其它為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狗山芽胞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等均停止發育。曹紅烈等亦證明艾葉的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孫迅又測定艾葉煙熏法對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同心性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足蹠毛癬菌、趾間毛癬菌、狗小芽胞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申克氏胞於絲菌、斐氏釀母菌等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明顯抗菌作用。
3.平喘作用:3.1.艾葉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氣管平滑肌,也能對抗乙酰膽鹼、氯化鋇和組織胺引起的氣管收縮現象;並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葉油0.5ml/kg灌胃對乙酰膽堿-組胺混合液噴霧法致喘豚鼠有抑制作用,艾葉油2×10(-4)ml/kg對豚鼠離體氣管有松弛作用,並能對抗乙酰膽堿、氯化鋇引起的收縮。艾葉油加吐溫-80制成的混懸液能抑制肺組織釋放慢反應物質(SRS-A);具有直接拮抗慢反應物質的作用,並能抑制肺組織和氣管平滑肌釋放慢反應物質;豚鼠以艾葉油一次灌胃後,肺組織內慢反應物質含量降低不明顯。1981年有人從艾葉平喘作用較強的中沸點油中分離得到二個平喘作用較強的單體,即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葦醇;動物實驗表明其平喘作用比艾葉油強。艾葉油中分離得的萜品烯醇-4240-300mg/kg灌胃或噴霧給藥,α-萜品烯醇80-120mg/kg灌胃,均能對抗組胺與乙酰膽堿引起的豚鼠哮喘,另兩成分反式香葦醇(TCMLIBanscarveol)與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也顯示有平喘作用。1%α-萜品烯醇吸入,對組胺引發的豚鼠氣喘有抑制作用,並可對抗卵白蛋白致敏、攻擊引起的豚鼠肺機械功能的改變。(責任編輯:admin)
在民間每到端午時節便有采艾蒿的習俗,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時隔千年後的今天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艾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葉片。性味芳香,辛散苦燥,為散寒除濕,溫經止痛和避穢辟邪之要品,常作內服、外服、外敷、薰煙、灸條藥物使用。
本草中記載艾葉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安胎、止血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這就說明艾能灸治百病,強壯元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回陽救逆。
現代藥理成分檢測,艾葉主要含有桉油精、側柏酮、側柏醇、腺嘌呤、膽堿、鞣質、黃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過敏、鎮痛、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護肝利膽、降壓等作用。煎液對炭疽桿菌、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隨著醫學領域的不斷拓寬,艾葉的用途越來越廣。
1.治療各種炎癥
慢性支氣管炎:可用艾葉油膠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可連服2-4個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有很好療效。亦可用鮮艾葉1000g,洗凈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濃縮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對慢性支氣管炎咳痰、氣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緩解癥狀。
菌痢:20%艾葉煎劑,每日服4次,每次40ml,和其他藥配合,能起到有效殺菌作用。
臁瘡:將艾葉洗凈,曬幹或烘幹,研粉。瘡面洗凈後,將艾葉粉薄薄一層撒在瘡面上。也可用生茶油調粉外搽,並用紗佈蓋好固定。每日1次,有收斂生肌作用。
黃水瘡:陳艾葉50g,帶殼杏仁30g。先將艾葉加水1500ml,浸泡1小時左右,用汁液浸洗患部,再將帶殼杏仁放入文火中燒至殼黑,取出杏仁,搗成霜狀,塗抹患處,每日3-4次。
鼻炎:艾葉油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40天為1個療程。艾葉對癌癥亦有一定的療效。
2.治療月經不調
經期延長:白術、當歸、茯神、炒棗仁、桂圓肉、烏賊骨各10g,遠志、甘草、木香、艾葉炭、棕櫚炭各6g,黃芪15g,人參3g,生薑3片,大棗4枚,水煎服。對氣虛型經期延長療效佳良。
不孕癥:用艾葉與其它藥物配合制成食療藥膳,治療因脾腎陽虛所致的不孕癥,有較好療效。用法:取鵪鶉2隻,去毛和內臟,阿膠、菟絲子、鹿角膠各15g,人參、川芎各10g,艾葉30g。先將菟絲子、艾葉、川芎、人參水煎去渣取汁250ml,後將鵪鶉和藥汁放蒸碗內,隔水燉爛熟,趁熱兌入阿膠、鹿角膠吃肉喝湯。
3.其他
艾葉浴:取新鮮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程。
艾葉浴足:對婦女月經不調以及風寒濕痹引起的膝關節疼痛等有很好的療效。
室內消毒:取艾葉、蒼術、雄黃各10g,在室內閉門窗燒煙熏消毒,能起到預防流行性腦膜炎、流感等作用。
艾蒿有多種藥用價值。艾蒿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暖宮安胎,調經止血,散寒除濕等功效,是傳統常用的中草藥,並能防止多種疾病。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頭,還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此外還可以驅蚊蠅、滅菌消毒,預防疾病。
據專傢介紹,近年來對艾葉的研究更趨深入,在化學成分方面發現艾葉除瞭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坡見有機成分等。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艾葉廣泛應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崩漏、痛經,治療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結核、感冒等。
艾葉使用方法
外用: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泡腳:取艾葉30~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約15分鐘,撈去艾葉,將煎出掂颮液倒入小腳盆內,雙腳在俚面浸泡。此法每晚進行1次,以臨睡前為佳,每次浸泡15~20分鐘,一般連續浸泡3~5次為佳。
治療腳氣、腳臭: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治排便不暢(便秘)把幹艾葉洗凈放入茶杯,用開水沖泡當茶飲用,如怕苦可適當放點糖,一天沖泡數次。
咳嗽:艾葉熏腳。具體方法為:艾葉30~50克,放入約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約15分鐘,撈去艾葉,將煎出掂颮液倒入小的腳盆中。趁熱將雙腳置於盆沿上接受熏蒸。為避免藥氣一下蒸發掉,可在雙腳蒙上一塊稍大於腳盆的佈。待水溫稍低雙腳能夠忍受時,可直接將雙腳置於盆內浸泡。此法每晚進行一次(以臨睡前為佳),每次15~20分鐘,一般連續3~5次即能治愈咳嗽。
治療哮喘的偏方:洋金花、艾葉、生甘草各等份。
具體方法為:上藥共研細末,哮喘發作時,取適量藥末,裝入紙煙內,點燃吸紙,緩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適應證]實證哮喘。
治慢性支氣管炎
流行性腦膜炎:幹凈大蒜,生吃,每日2~3瓣;艾葉、蒼術、雄黃各10克,燃熏後消毒室內空氣。
預防感冒:在室內用艾葉或醋熏蒸以預防感冒
頸椎痛:食用粗鹽1斤,炒熱後加艾葉半兩,用佈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5~10天。(鹽可每天反復使用)
艾草的食療:
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幹口苦,喜纜籍,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艾葉餅子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傢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克,幹艾葉10克,紅糖1大匙。幹艾葉仙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畔勻。月經期撿噎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適用於痛經、小腹冷痛的調理。漢方把艾葉當作止血劑,其能縮短出血、凝血的時間,喝艾葉汁可改善月經量過多或經期過長。阿膠所含的膠蛋白,能幫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時又可以加速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長,也有養血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虛、益肺,常用於功能失調型的子宮出血、血虛等癥狀。適用血虛體質者。註意,吃太多有的人會腹瀉、脹氣。
艾葉煎雞蛋
做法:艾葉洗凈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薑、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畔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仙將艾葉陰幹,然後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後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痛經。
薑艾雞蛋
做法:生薑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
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於月經過多。
面粉蒸艾葉
制法:1、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千克艾葉畔250克面粉的比例,摻勻畔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面粉。2、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3、盛在碗俚,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畔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面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懷菊花的藥用價值:
菊花,有野菊、傢菊之分,有觀賞、藥用之別。顏色一般有白、黃、紫、綠等。據說全世界的菊花品種有二千多個,菊品既繁,名目亦多。除供觀賞外,還可藥用和飲用。
作為藥用,以產於河南溫縣一帶的"懷菊"最為有名,是四大懷藥之一。其次為安徽的"亳菊"、"滁菊"、浙江的"杭菊"。四川的"川菊"和山東的"濟菊"等。菊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懷菊就屬於藥用菊。祖國醫學認為,菊性寒,歷經寒暑,得天地之清氣,有清熟、解毒、祛風、平肝、明目等功效。根據中醫的傳統經驗,白菊花長於平肝明目,黃菊花多用於散風清熟。因此,明目多用懷菊,清熟多用杭菊。《神農本草經》羽:"菊服之輕身耐老"。說明菊花有一定的補益作用。從漢代起,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而今,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氣,使人神怡,而且有明目、祛暑的作用,可緩解兩眼昏糊、頭暈、頭痛等。將菊花曬幹,裝入佈袋中作枕芯,名"菊花枕",枕之使人聞到芳香,有清腦明目,降低血壓之功。《本草綱目》就有"菊花作枕明目"的記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菊花有很好的抗菌擴張冠狀動脈血管作用,既可風服,又可外用。藥理研究證實,菊花的清熟解毒功效,在於它有廣普抗菌作用,對多數皮膚真功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流感病毒等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將菊花制成流浸膏外用,可治子宮頸麇爛;用菊花煎湯熏洗,可治濕疹和皮膚瘙癢。如患癰腫疔毒、淋巴腺發炎,可煎湯內服,並取鮮菊花搗爛取汗塗患處;關節炎患者,可用菊花、陳艾作芯、做成護膝,有消炎止痛作用。菊花配魚腥草、忍冬藤,煮湯內服,可防止流行性感冒。用菊花泡茶飲,有輔助降壓效果。
近年來,菊花的身價倍增,醫藥科研單位發現它含有豐富的黃酮,這類化合物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絞痛有一定療效。用懷菊花浸出物治療冠心病患者,尤其對伴有高血壓、心絞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懷牛膝的藥用價值:
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屬懷牛膝的根入藥。《神農本草經》名牛膝,一名百倍,《本草便讀》名懷牛膝,《閩東本草》一名雞膠骨。宋朝以後稱懷州牛膝,明朝以後稱懷慶牛膝,簡稱懷牛膝。因其本品莖有節,似牛之膝故名。李時珍曰:“本經又名百倍,隱語也,言其滋補之功,如牛膝之多力也,其葉似莧,其節對生,故俗有山莧,對節之稱。”其色淡黃,角質狀,又稱雞膠骨。《本草圖經》雲:“牛膝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懷慶府:即今河南武陟、沁陽一帶)者為真。春生苗、莖高二、三尺,青紫色,有節如鶴膝、牛膝,以此名之。”足見古代中藥命名很具實用性和科學性,以形態特征命名便於識別,以功能命名便於記憶和應用。
河南諾康生物科技(屈氏諾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屈純松先生為中國·穆傢寨2012全球比基尼小姐大賽獲獎小姐頒獎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