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徽六瓜片 | 商品條形碼 | 見包裝 |
衛生許可證 | 有 | 產品標準號 | 見包裝 |
淨重 | 200(g) | 保質期 | 12個月以上(個月) |
原料與配料 | 霍山黃芽 | 等級 | 一級一★ |
淨度 | 其他 | 生產廠家 |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外包裝 | 禮盒 | 內包裝 | 聽裝 |
特產 | 是 | 儲藏方法 | 低溫 冷藏 |
規格 | 2*100g/聽/盒 | 生產日期 | 見包裝 |
售賣方式 | 包裝 | 原產地 | 安徽 |
產品名稱:霍山黃芽綠色卡盒
質量等級:一級一★
產品品牌:徽六
黃茶品類:霍山黃芽
淨 含 量:200g
- 廠名:安徽省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
- 儲藏方法:冷藏
- 產地:六安霍山縣金雞山
- 保質期:12個月以上
- 食品添加劑:無
- 品牌:徽六
- 系列:霍山黃芽
- 黃茶種類:霍山黃芽
- 茶葉等級:一級一★
- 茶葉生長季節:春茶
- 茶葉淨含量:200克
- 按茶葉產地選擇:安徽
歷史淵源:茶,本山貨屬以茶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銀針(僅取枝頂一槍),次曰雀舌(取枝頂二葉之微 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擇最嫩葉為之)、曰蘭花頭(取枝頂三五葉為之)、曰松蘿(仿徽茗之法 ,但徽制葉,霍制全葉)。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為貴。其任枝幹之天然而製成者最上, 曰毛尖,有貢尖、蕊尖、雨前尖、雨後尖、東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後,枝幹長 大,而味勝東山之雨前)。次曰連枝,有白連、綠連、黑連數種,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 既老而不勝細摘,則並其宿葉捋而雉之曰翻柯 ,皆為頭茶。至五月初,復茁新莖,其葉較頭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澀。價不及頭茶連枝之半,是為子茶。
《史記記載》
《史記》稱:壽春之山有黃芽焉,可煮而飲,久服得仙。六霍舊壽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稱 壽州霍山黃芽。六安州小峴春,皆茶之極品,明朝始入貢。自弘治七年分設霍山縣,州縣縣 貢。縣戶採辦者例應匯州總進。
綜述:
霍山黃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為唐朝名茶。據唐朝李肇寫的《國史補》中,關於開元至長 慶(713-821年)年間史實的記載,有一段這樣說:“壽州有霍山黃芽,蘄州有蘄門團黃,而浮梁商貨不在焉。”這說明當時的霍山黃芽很出名,但這裡可能是指黃色的嫩芽,因唐朝都 是生產蒸青團茶,像現在的炒青散茶還未出現。
霍山黃芽作為貢茶,有史可考是自明代始。據《霍山縣志》記載:朱明王朝把霍山黃芽列為 貢茶。明初規定年貢20斤。正德十年(1515年)貢寧王府芽茶1200斤,細茶6000斤。……芽茶 1斤買銀1兩,尤恐不得。
霍山黃芽自古能擠入貢茶行列,還是因其品質超群。明王象晉(1620年)《群芳譜》曰:“壽州黃芽佳品也”。《六安州志》同治十一年(1872年)記述:“壽春之山有黃芽焉,可煮而飲 ,久服得仙;六(安)霍(山)舊隸壽春, 霍山黃芽故也一名仙芽,又稱壽州霍山黃芽,六安州小峴春皆 茶之極品,明朝始入貢……”
霍山黃芽雖在明朝就已成為貢品,但建國前後,僅聞其名,未見其茶。1971年為恢復和挖掘 名茶生產,進行研究炒制,形成現在的霍山黃芽葉茶,又稱芽茶。
製法特點
霍山黃芽炒制技術,分炒茶(殺青和做形)、初烘、攤放、足火、攤放、復火等過程。炒茶用 小芒花掃帚,分生鍋和熟鍋,生鍋起殺青作用,炒時掃帚要在鍋中旋轉並輕巧地挑動葉子, 兼用手輔助抖散,避免產生悶味或不勻。熟鍋起做形作用,炒時要炒中帶輕揉,使葉子皺縮 成條。初烘至六成干,攤放1~2天,葉片變黃,揀去紅梗老葉等雜物;再上烘至八、九成干,任其回軟1-2天,最後進行一次烘焙。霍山黃芽的品質特點:芽葉細嫩多毫,形似雀舌,葉色黃綠,湯色綠黃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有熟板栗香。霍山黃芽的主要產地在霍山大化坪金字山的金雞【HT5,7】土【KG-*3]【HT5,6”】當【HT 5】、烏米尖和漫水河、金竹坪等地,品質以金剛台出產的為最優。據考證,霍山黃芽以前銷往淮河、長江兩岸和濟南、北京、天津一帶。
與綠茶區別
主要是通過悶黃工序,使其葉片中葉綠素破壞,酚類物質發生氧 化。氧化程度不同,變黃程度就不同。悶堆技術有幾種形式:殺青後趁熱悶堆,如台灣省黃 茶;揉捻後悶堆,如黃湯;初干後悶堆,如黃大茶;紙包低溫悶黃,如君山銀針;薄攤悶堆,如霍山黃芽。採取不同的悶堆技術,芽葉變黃程度不一樣,形成黃茶品質也各有不同,霍山黃芽在黃芽中的變黃程度算是輕的一類,因而品質接近綠茶。
歷史名茶
霍山茶葉從唐代開始得到發展,明清時期已具規模,並逐步形成名茶產地,成為歷代王朝的 貢品,受到古今偉人、名人的青睞。據民國《霍山縣志》記載:民國四年,武漢茶莊來霍山 收購“抱兒鍾秀”黃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展獲金牌獎。建國後人民政府更致力於恢復 和發展茶葉生產,現在茶園面積已達10萬畝,為安徽省主要產茶縣之一。從七十年代起,先 後恢復了黃芽、菊花茶、小峴春等歷史名茶;新開發了翠芽、雨花茶、銀針等高檔茶。出口 炒青、霍山翠青、霍山黃芽獲得了省優、部優名茶稱號。
曹雪芹筆下的霍山茶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賈府喝茶進行了描述,文中寫道:“賈府中常喝養生茶,六安茶是 賈寶玉最愛喝的養生茶”。明代文霍亨《長物誌》曾註:“此茶產於六安州霍山縣宜人藥品 茶之本性實佳”。
張星煥
張星煥稱諸佛庵仙人沖的茶為“仙人茶”。
這位清朝文學家、旅行家在《皖遊記聞》中曰:“霍山仙人沖以左元放故里得名,如今左姓 最多,皆為元放之後裔也。其地產石灰……亦產茶,賈人美其名曰‘仙人茶’”。
鄭板橋
鄭板橋作聯讚譽菊花茶
揚州八怪之一,清詩人、畫家鄭板橋,生平嗜霍山菊山茶。鄭板橋曾作聯云:“白菜青鹽芡 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可見菊花茶是他的生活必需品。安徽茶葉專家陳椽教授考證此茶 主要產於霍山諸佛庵、品質極佳。近年當地恢復了這一名茶,頗受顧客青睞,1990年一李姓台商一次就訂購1000公斤。
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霍山在宋代時,年出售茶葉已超過五十萬斤,占 當時全國出售茶葉總量的百分之五這位北宋政治家、科學家在該書記載:“國朝六 榷貨務:十三山場都貢茶。歲一千五十三萬三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額錢二百二十五萬四千 四十七貫四十……。霍山山場賣茶五十三萬二千三百九斤,賣錢三萬五千五百五十五貫四百 八十九。
歐陽修
歐陽修稱:自唐代開始霍山黃芽就上貢朝廷。
他在《新唐書》中記載:“壽州、壽春郡士貢絲、布匹、茶、生石斛”。從這位北宋大文學 家 記述中,可以看出霍山茶葉,唐時即為貢品。因當時霍山屬壽春郡,茶、石斛均為霍山出產 。(霍山古時曾屬壽春)
高一涵
高一涵身回故園贊新茶高,六安人,愛國主義教育家。1956年6月到佛子 嶺水庫參觀,時值茶市旺季,沿途欣賞新茗,觸動情懷,賦詩表達回鄉之情。詩曰:“雲霧 山中旭日紅,飽賞新茗腋生風,茶歌聲裡聞鄉語,真個身回故園中”。
孔德
孔德成為李傳軾《中國茶詩》題名李傳軾生長在茶葉之鄉霍山,長期從事 茶葉工作,編輯《中國茶詩》一書在台灣出版。孔子後裔,台灣國民黨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先 生為該書題名。台灣漢學家蘇瑩女士為該書作序,極力向海內外推薦,同時宣傳了霍山名茶——黃芽。
新手教學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