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其它 | 規格 | S、M、L |
適用年齡 | 1-3歲 | 紙尿褲特質 | 輕薄、乾爽、透氣、棉柔、超強吸水、抗菌 |
適用重量 | 3-8KG | 適用性別 | 通用 |
保質期 | 3年 | 產地 | 福建泉州 |
條碼 | L M S | 箱裝數 | 12 |
鄭 州 利 水 貿 易 有 限 公 司
利水&貿易創建於2004年月,公司位於國家一級風景名勝區泉州清源山腳下,地理環境優美,風景秀麗,交通方便,西距鵬山隧道二公里,東距清源山大門一公里。本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工貿於一體專業從事生產銷售婦幼衛生用品的現代化企業。
本公司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採用先進安全生產清潔的衛生巾機台流水線,與及多條尿褲與尿片機台流水線,具有日產500萬片衛生巾尿褲尿片媽咪兩用巾成人尿褲尿片生產的能力。公司內部設有科研機構,化學實驗室。公司對產品質量要求做到保質、保量的原則,產品原材料採用國內外權威機構單位合作,以自產幫加工為一體和生產廠家。
本公司以誠信、公平、精益求精原則,誠招區域代
理,經銷合作夥伴。公司設有完善的售後服務,
“客戶為上帝”,以消費者滿意為目標,願南方產
品永遠伴隨你。我們將不懈努力,追求更加完美產
品,超越時代軌道。
獨特設計的全新吸水層,更多吸收,依然超薄,始
終保持超薄舒適,寶寶晚上動得更自在,睡得更舒
服,白天玩得更開心。
【產品特點】
1、全新神奇吸水層:比以前吸收更多尿濕,卻始終保持超薄舒適,寶寶晚上動得更自在,睡得更舒服,白天玩得更開心。2、檔位合身剪裁:吸收更多,但檔位體積比以往產品明顯減少,不再像以前臃腫累贅。
3、棉柔透氣外層:升級產品更柔軟,更透氣,更加呵護寶寶皮膚,使寶寶皮膚乾爽健康。
4、蘆薈親膚層:含有蘆薈等親膚精華,能在小屁股上形成保護層,幫助避免尿便刺激。
5、彩色圖案設計:寶寶穿上更漂亮,更神氣。
防止寶寶紅屁股
新生兒臀紅是因沒有經常保持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而造成的。由於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觸濕尿布的時間較長,大便、尿液均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加之新生兒皮膚柔嫩,很容易發生臀紅,局部皮膚可出現紅色小丘疹,嚴重時皮膚糜爛破潰,脫皮流水。
一旦發生新生兒臀紅,在治療的同時要做好臀部的護理,這樣才有利於臀紅的盡快恢復。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乾燥,發現尿布濕後要及時更換。新生兒的尿布要選用細軟、吸水性強的舊棉布或棉織品,如舊被單、棉毛衣褲等製作,這不僅柔軟,不損傷新生兒的皮膚,而且透氣性好,新生兒會感到很舒適。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閉不利濕熱散發,極易發生或加重臀紅。如為防止尿布浸濕被褥,尿布下面可墊以小棉墊或小布墊。在炎熱的夏季,室溫較高時可將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兒臀部經常保持乾燥狀態。
其次,要注意尿布的清潔衛生。換下來的尿布一定要清洗乾淨。如尿布上有污物時,需選用鹼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後要用清水多洗幾遍,要將鹼性痕跡完全去掉,否則刺激臀部皮膚。清洗完後要將尿布用開水燙一下,擰乾後放在陽光下晾曬乾,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此外,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洗淨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潔。當皮膚發紅,特別是破潰時,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臀紅的治療,局部可塗鞣酸軟膏;如皮膚破潰流水,可塗氧化鋅油,以幫助吸收並促進上皮生長。只要在治療的同時注意護理好臀部的皮膚,臀紅很快就會好轉。祝寶寶健康快樂!
抓住3歲以前的關鍵期
首都兒科研究所戴耀華研究員指出,妊娠期和兒童生命最初的3年是兒童生存、生長和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從生存上說,每100名兒童就有8名是在1歲以前死亡的。從生長上說,研究發現,在這一時期未能達到正常學習能力的兒童,日後每100名就有20名會出現發育遲滯和學習障礙。因為人的大腦發育,有80%是在3歲以前完成的。在這一時期,教育手段得當,可提高孩子智商約10個百分點。所以,3歲以前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來說,是一個關鍵期。一旦錯過這一關鍵期,就是提供再好的營養也將無濟於事。因為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看,關鍵期的腦發育落後是事後無法彌補的。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全力以赴,精心餵養自己的孩子。
科學餵養有助孩子更聰明
首先,要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熱量和優質的蛋白。
熱量是孩子進行各種活動的能量來源。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季成葉教授說,孩子的合理熱量分配比應該掌握在:早餐加點心的熱量佔全天攝入熱量的35%,午餐加午點的熱量佔全天攝入熱量的40%,晚餐的熱量佔全天攝入熱量的25%。蛋白質進入人體後可分解為氨基酸,氨基酸對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比如色氨酸能合成5-羥色胺,5-羥色氨是腦內的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能夠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酪氨酸可直接參與大腦神經環路的建立。蛋白質攝入不足,孩子就會出現大腦發育遲滯,影響腦組織的修復和更新,還會降低大腦細胞的代謝速度和神經興奮性。所以,一定要保證孩子的飲食中有足夠的蛋白質,即在三大供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中應該佔到25%~30%。其中優質蛋白應該保證在50%以上。魚類、雞蛋、豆製品都屬於優質蛋白。
第二,糖和脂肪對孩子來說不能少。
糖既是主要的熱量來源,又能直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兒童的腦組織只有獲得充足、穩定的血糖,才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精力集中、快速思維和準確記憶。
脂肪和膽固醇參與體內脂代謝,是大腦神經的重要構成成分。以卵磷脂為例,它可以合成乙酰膽鹼,促進大腦的興奮性,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瞬時和短時記憶力。適量給孩子吃些炒花生、核桃仁、葵花子等硬果類,是增加孩子卵磷脂攝入的有效方法。
第三,多吃B族維生素。
各種維生素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非常重要,尤以B族維生素與腦代謝的關係最為密切。比如維生素B1是糖代謝酶的輔酶,能夠促進糖氧化產生熱能,為大腦提供能源。同時,它還影響脂質合成,幫助細胞更新和修復,保證神經髓鞘的完整性。如果小兒維生素B1缺乏,即使沒有明顯的神經病變,也會出現煩躁、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表現。多吃蔬菜水果,是增加B族維生素的最佳方式。其中又以綠葉蔬菜和橙紅色水果為最好。
嬰幼兒膳食“金字塔”
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劉紀平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幼兒膳食“金字塔”(如圖)。“金字塔”的第2~5層分為左右兩部分:右側代表可以自己在家製作的食品;左側代表能夠通過工業化生產,也就是可以在市場上買得到的現成食品。具體如下(括號內為體重10公斤左右的1歲孩子每天大概的需要量):
第一層母乳(600~800毫升)。
第二層主食(1兩半)。自己做,可以熬粥、煮點爛麵條等;如果買,可以選購米粉、麥粉等,回來做成糊糊給孩子吃。
第三層蔬菜(2~3兩)、水果(1~2兩)。可以自己給孩子製作蔬菜、水果泥,也可以直接買來各種蔬菜、水果泥給孩子吃。
第四層肉禽蛋類(雞蛋1個、肉泥1兩、豆腐1兩)。同上,既可以自己製作蛋黃粉、肝泥、肉泥等,也可以直接買來成品餵給孩子。
第五層奶類(適量)。進入換乳期的孩子,可以適當加服一些牛奶、奶粉等,以讓孩子適應口味。
第六層油脂(1勺半)和糖(適量)。
對於孩子來說,各層食品的量是遞減的,但每一層的食品都是不可缺少的。
記住三大原則——多樣、平衡、適量
多樣劉紀平教授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具備所有的營養素。孩子的飲食只有多樣化,才能滿足他們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同時,可以讓孩子享受多樣的美味,讓“吃”成為他們的一種樂趣。食物的多樣化還可以幫助孩子獲得豐富的味覺、嗅覺、視覺的感官刺激,而這些是有利於孩子的早期發展的。從小食物多樣化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容易形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因此,應盡可能早地讓孩子嘗到同一類食物的諸多口味。比如蔬菜,家長應該給孩子吃胡蘿蔔、黃瓜、西紅柿和各種綠葉菜。越小接觸,孩子越容易適應。對於剛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的小兒,可以先加一種,觀察3~5天,沒有不適再加下一種。
平衡是指攝入的氨基酸要平衡,供給熱量的營養素要平衡,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比例要平衡,食物的酸鹹度要平衡。只要按照“金字塔”方案給孩子安排飲食,就可以滿足膳食平衡。這樣各種營養素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利用。
適量給孩子的營養物質既不能不足,也不宜超量。不足,會導致孩子生長發育遲緩;超量,又會導致孩子肥胖,為他們長大以後罹患各種慢性病埋下隱患。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適量呢?可以用總量控制的辦法。比如孩子想吃奶油蛋糕,可以。但父母就要注意給他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量,比如主食、奶、糖、雞蛋等就要減少,以使孩子一天飲食的總攝入量控制在其生理需求範圍內。
中國與日本在兒童方式上存在著許多極為明顯的差異,其根源在於養育觀的不同。
中國人認為,小孩子嬌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凍出來的,所以小孩總比成人穿得多,但是孩子儘管已厚成了”棉球’,卻還是沒完沒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認為,小孩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強皮膚溫度的調節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總比成人穿得少。
中國人育兒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輕鍛煉”。在多數成人看來,給孩子良好的照顧就是讓孩子多吃多穿,至於身體鍛煉則可有可無,結果兒童醫院裡總是人滿為患,父母們無不抱怨自己的孩子體弱多病;而日本人對兒童的身體鍛煉卻極為注重,曾提出一個口號:培養不生病的孩子。
很顯然,中日兩國成人在兒童養育方面的觀念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主要是由於兩國人對兒童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有著極為不同的認識。中國人認為兒童因不具備成人的肌體和能力而需加倍的保護,以免夭折;日本人卻認為要使兒童健全地成長則需加強鍛煉,以便習慣具備適應外界的體魄和性格。從提高兒童的生存能力來看,日本人的這種鍛煉型的養育方式無疑具有積極主動性,創造條件讓兒童適應環境,能使兒童在發展自身能力的過程中依靠自已的力量走向成熟。相比之下,中國人的這種保護型的養育方式則具有消極被動性,創造條件讓環境適應兒童,會使兒童因習慣於依賴外部力量而抑制和減慢自身能力的發展,甚至使一些屬於人類本能的生存能力逐漸退化乃至消失。
中日兩國家長對待孩子經歷艱險的不同態度放映出兩國成人養育孩子目標的不同。
日本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從小經歷艱險,以便從中鍛煉出頑強的性格;中國的父母則希望孩子能一避風順,並總是盡可能地幫助孩子進開逆境。也就是說,中國的父母對培養孩子頑強的性格並不大關心,而把孩子生活得平順安說看作是兩代人共同的幸福一希望自己的孩子只小到大都不要吃任何苦頭,這種意識貫穿在中國父母養育孩子的全過程中。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人注重培養孩子頑強的意志並通過讓孩子親身體驗逆境的方式來達到這—目的,這是我們中國人難以做到的。生性求安穩、怕風險的中國人既不忍心也不敢於將孩子置於艱險之中。所以,儘管中國的父母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艱險,勇敢堅強,但這種教育大多只停留在口頭上,僅僅是象徵性的,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效果.堅韌不拔的性格靠說教是培養不出來的:而只是通過具體的養育方式和過程將其逐漸注入到兒童的“血脈”與“骨髓”裡。(肖秀芝)
媽媽寶寶之友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