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D-sub是D-subminiature的簡稱,是一種接口形狀、結構的標準,於1952年由ICC公司發明。由於在當時來說,這種接口已經算小的瞭,所以才以subminiature(超小型)冠名。D-sub包含若幹子類,比如DB25,第一個字母D表示屬於D-sub,第二個字母B是描述接口的大小——和後面的數字(針數)對應(A=15針,B=25針,C=37針,D=50針,E=9針)。每種接口又分公頭(plug)和母頭(socket)。
用途:
最常見的是DB25和DE9,個人電腦上典型的應用就是VGA(DA15母頭)、並口(DB25母頭)、COM串口(DE9公頭),雖然這些接口正在被DVI、HDMI、RJ45以太網口和USB取代。DE9在個人計算機普及後被人誤讀成DB9,久而久之DB9就成瞭DE9的別名瞭,對於其他針數的D-sub也一樣,現在用DB去稱呼得相對更多。 D-sub隻是描述連接結構,本身並沒有定義整個接口或所有針腳的作用
編輯本段用於VGA的D-Sub
顯卡所處理的信息最終都要輸出到顯示器上,顯卡的輸出接口就是電腦與顯示器之間的橋梁,它負責向顯示器輸出相應的圖像信號。CRT顯示器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隻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這就需要顯卡能輸入模擬信號。VGA接口就是顯卡上輸出模擬信號的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以15針D-Sub接口(DB15)實現。雖然液晶顯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數字信號,但很多低端產品為瞭與VGA接口顯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一種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VGA接口是顯卡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接口類型,多數的顯卡都帶有此種接口。有些不帶VGA接口而帶有DVI接口的顯卡,也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轉接頭將DVI接口轉成VGA接口,通常沒有VGA接口的顯卡會附贈這樣的轉接頭。 液晶顯示器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點都有特定的數字信號來驅動,因此用DVI接口傳輸的純數字信號驅動的液晶顯示器,顯示出來的圖像理論上是沒有任何細節損失的。相反,D-SUB接口傳輸的模擬信號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輸出數字信號,因此圖像失真在所難免。
技術
VGA D-Sub輸入接口,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CRT彩顯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隻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別為紅、綠、藍、行、場)5個分量,不管以何種類型的接口接入,其信號中至少包含以上這5個分量。大多數PC機顯卡最普遍的接口為D-15,即D形三排15針插口,其中有一些是無用的,連接使用的信號線上也是空缺的。除瞭這5個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後的彩顯中還增加入DDC數據分量,用於讀取顯示器EPROM中記載的有關彩顯品牌、型號、生產日期、序列號、指標參數等信息內容,以實現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幾乎所有的CRT都有這種接口。
現狀
目前大多數計算機與外部顯示設備之間都是通過模擬VGA接口連接,計算機內部以數字方式生成的顯示圖像信息,被顯卡中的數字/模擬轉換器轉變為R、G、B三原色信號和行、場同步信號,信號通過電纜傳輸到顯示設備中。對於模擬顯示設備,如模擬CRT顯示器,信號被直接送到相應的處理電路,驅動控制顯像管生成圖像。而對於LCD、DLP等數字顯示設備,顯示設備中需配置相應的A/D(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在經過D/A和A/D2次轉換後,不可避免地造成瞭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VGA接口應用於CRT顯示器無可厚非,但用於連接液晶之類的顯示設備,則轉換過程的圖像損失會使顯示效果略微下降。隨著外顯設備升級,DVI接口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她將運用在全數字無損失的傳輸信號,主要出現在高中端產品上。
D-Sub和DVI-D使用效果對比
DVI接口輸出的圖像和文字的邊緣極清晰,畫質鮮明而細膩。D-SUB接口輸出的圖像和文字略顯柔和,邊緣不夠銳利。 雖然,采用D-SUB接口的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和文字的銳利程度不及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但是絕對比大多數純平顯示器要好。這都歸功於液晶技術的優越性。這裡又要說DVI接口的另一個好處。當使用D-SUB接口時,可以看到調節菜單中有一個AUTO選項,作用是液晶顯示器會自動調節到最佳設置。而當使用DVI口連接時,開機後液晶顯示器就會自動調節屏幕,不需要用戶再操作,大大方便瞭使用。 使用D-SUB接口時OSD菜單中有AUTO選項 使用DVI接口時OSD菜單沒有AUTO選項 但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也不是完美的。液晶顯示器采用DVI接口作為圖像輸入源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丟灰”問題。“丟灰”是指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在灰度顯示上要比D-SUB接口差一點。公認的是,在DVI模式下,灰階最高隻能支持到256bit,而D-SUB模式可以高於256bit,因而液晶顯示器的DVI模式與D-SUB模式相比多少都會有一些“丟灰”現象。 可見在灰度顯示上,D-SUB模式的效果比較好。在實際使用中,“丟灰”現象太嚴重將會影響到畫面效果,尤其在圖像比較暗的場景下。所以大傢選購液晶顯示器的時候要註意一下灰階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丟灰”現象不影響使用,就可以接受。
編輯本段用於VGA的D-Sub
顯卡所處理的信息最終都要輸出到顯示器上,顯卡的輸出接口就是電腦與顯示器之間的橋梁,它負責向顯示器輸出相應的圖像信號。CRT顯示器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隻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這就需要顯卡能輸入模擬信號。VGA接口就是顯卡上輸出模擬信號的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接口,以15針D-Sub接口(DB15)實現。雖然液晶顯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數字信號,但很多低端產品為瞭與VGA接口顯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一種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VGA接口是顯卡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接口類型,多數的顯卡都帶有此種接口。有些不帶VGA接口而帶有DVI接口的顯卡,也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轉接頭將DVI接口轉成VGA接口,通常沒有VGA接口的顯卡會附贈這樣的轉接頭。 液晶顯示器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點都有特定的數字信號來驅動,因此用DVI接口傳輸的純數字信號驅動的液晶顯示器,顯示出來的圖像理論上是沒有任何細節損失的。相反,D-SUB接口傳輸的模擬信號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輸出數字信號,因此圖像失真在所難免。
技術
VGA D-Sub輸入接口,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CRT彩顯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隻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最基本的包含RGBHV(分別為紅、綠、藍、行、場)5個分量,不管以何種類型的接口接入,其信號中至少包含以上這5個分量。大多數PC機顯卡最普遍的接口為D-15,即D形三排15針插口,其中有一些是無用的,連接使用的信號線上也是空缺的。除瞭這5個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後的彩顯中還增加入DDC數據分量,用於讀取顯示器EPROM中記載的有關彩顯品牌、型號、生產日期、序列號、指標參數等信息內容,以實現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幾乎所有的CRT都有這種接口。
現狀
目前大多數計算機與外部顯示設備之間都是通過模擬VGA接口連接,計算機內部以數字方式生成的顯示圖像信息,被顯卡中的數字/模擬轉換器轉變為R、G、B三原色信號和行、場同步信號,信號通過電纜傳輸到顯示設備中。對於模擬顯示設備,如模擬CRT顯示器,信號被直接送到相應的處理電路,驅動控制顯像管生成圖像。而對於LCD、DLP等數字顯示設備,顯示設備中需配置相應的A/D(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在經過D/A和A/D2次轉換後,不可避免地造成瞭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VGA接口應用於CRT顯示器無可厚非,但用於連接液晶之類的顯示設備,則轉換過程的圖像損失會使顯示效果略微下降。隨著外顯設備升級,DVI接口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她將運用在全數字無損失的傳輸信號,主要出現在高中端產品上。
D-Sub和DVI-D使用效果對比
DVI接口輸出的圖像和文字的邊緣極清晰,畫質鮮明而細膩。D-SUB接口輸出的圖像和文字略顯柔和,邊緣不夠銳利。
雖然,采用D-SUB接口的液晶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和文字的銳利程度不及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但是絕對比大多數純平顯示器要好。這都歸功於液晶技術的優越性。這裡又要說DVI接口的另一個好處。當使用D-SUB接口時,可以看到調節菜單中有一個AUTO選項,作用是液晶顯示器會自動調節到最佳設置。而當使用DVI口連接時,開機後液晶顯示器就會自動調節屏幕,不需要用戶再操作,大大方便瞭使用。
使用D-SUB接口時OSD菜單中有AUTO選項 使用DVI接口時OSD菜單沒有AUTO選項
但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也不是完美的。液晶顯示器采用DVI接口作為圖像輸入源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丟灰”問題。“丟灰”是指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在灰度顯示上要比D-SUB接口差一點。公認的是,在DVI模式下,灰階最高隻能支持到256bit,而D-SUB模式可以高於256bit,因而液晶顯示器的DVI模式與D-SUB模式相比多少都會有一些“丟灰”現象。
可見在灰度顯示上,D-SUB模式的效果比較好。在實際使用中,“丟灰”現象太嚴重將會影響到畫面效果,尤其在圖像比較暗的場景下。所以大傢選購液晶顯示器的時候要註意一下灰階的問題。一般來說,如果“丟灰”現象不影響使用,就可以接受。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