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鞏義 | 密度:7.8(g/cm3) | 顏色:灰色 |
二氧化矽含量:69(%) | 含量≥:99 |
麥飯石粉325目麥飯石的歷史
麥飯石首次使用的是在中國,距離現在1300年前的北齊,有位叫馬柌明的人,他把一種石頭有大火燒紅後丟在醋裡,然後撈出醋裡剝落下來石頭的碎片,曬乾後捻成粉末,再和醋調和,塗抹毒瘡和皮膚病,效果很好。那以後大傢開始註意他瞭,這種石頭呈土黃或青灰色,但是石頭表麵都有一顆顆白色的顆粒,很象大麥飯團,所以,大傢稱之為麥飯石瞭。
公元11世紀(大約是1061年)宋朝的《本草圖經》把麥飯石作為藥石記載下來。 大約在距今800年前,宋代醫學傢李迅對麥飯石的生境與特征有過較詳盡的描述:“麥飯石,處處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鵝卵,或如盞,或如餅,大略狀如一團麥飯,有粒點如豆如米,其色黃白,但於溪間麻石中尋有此狀者即是”。明代大醫學傢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記載“麥飯石甘、溫、無毒。主治一切癰疽發背”。此外,中國1921年和1969年出版的《中華醫學大辭典》,1953年出版的《普濟方》,1957年出版的《本草綱目的礦物史料》和近年出版的《李時珍研究》等書中,對麥飯石均有記述。
清朝時候,麥飯石沒有名氣,連藥膏都不流行瞭,麥飯石就這樣銷聲匿跡瞭400年來,究竟是何原因,從史料上已很難考證,隻是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古時有中嶽山人呂子華世傳秘方麥飯石膏,治皮膚癰疽,背瘡甚效。河南一地方紳士要索為己有,呂子華拒而不獻。這個紳士又勾結河南地方官吏,以重刑逼之,呂子華寧死不傳,慘遭其害。後業醫者聞之無不駭懼,故而對麥飯石棄而不用。久而久之,後人知其名,無其藥。知其藥不識其石,麥飯石因此而不見於記載。
而50年代末,日本曾發現麥飯石,是因為岐阜縣有位苦於心瓣膜癥的人,村裡傳說山上的石頭功效異常,所以他將一切生活用水都用該石頭處理。後來,病癥不知不覺消失瞭,心臟竟然恢復正常,於是他將石頭拿到研究所裡,從而引發瞭科學的研究。掀起瞭麥飯石的熱潮。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