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準字:蘇食藥監械(準)字2011第2271145號 | 產品註冊證:蘇食藥監械(準)字2011第2271145號 | 衛生許可證:蘇食藥監械生產許2001-0663號 |
滅菌方式:EO | 有效期:24(月) | 一次性使用:是 |
【概述】
皮內針法又稱埋針法,它是將一種特制的針具留置於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刺激的一種方法。
它是毫針留計法的發展,對提高某些疾病的臨床效果有一定作用。
【器具藥物】
目前用得較多的皮內針針具為顆粒式(麥粒式)和撳釘式兩種。以撳釘式更較方便而穩妥,故使用更廣泛。
【操作方法】
由於皮內計要在皮內留置較長的時間,選取的穴位應該不妨礙人體正常的活動,故多選用耳穴。具體操作有以下兩法。
(1)顆粒型皮內針刺法:皮膚嚴格消毒後,以鑷子夾住針柄,沿皮下將針斜刺人真皮內,進針0.5~1.0厘米,再以長條膠佈順針身的進人方向粘貼固定。本法多用於體穴或耳穴透穴時。
(2)撳針型皮內針刺法:皮膚嚴格消毒後,用鑷子夾住針圈,對準穴位直壓刺人,使針圈平附於皮膚上,再以小塊膠佈粘貼固定。本法多用於耳穴。
埋針時間,據病情和氣候而定,夏天不宜超過2日,冬天可3~4日。
【適應病癥】
多用於易反復發作的病癥,如神經性頭痛、偏頭痛、肋間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膽絞痛、胃痛、心絞痛等。也適宜於高血壓、哮喘、月經不調、遺尿等慢性病癥。
【註意事項】
皮內埋針一定要重視無菌消毒。皮內針針具最好用一次性針具,或浸泡於75%乙醇中,臨用時以消毒鑷子夾出。埋針後,如病人感覺刺痛或活動不便時,應取出重埋。夏天埋針,因出汗多而易發生感染,埋針局部如有疼痛不適,即應取出。
皮內針十法
皮內針最初隻用它調整經絡,我們臨床使用多年,積累經驗計有以下十種使用方法:
2.一度凍瘡,紅腫癢甚。在瘡麵中心埋藏一支皮內針。數日痊愈。
3.疼痛不止,針刺無效時,可在痛點埋皮內針可以止痛。另有一法,例如腰痛不效,讓病人站立,身體隨便向前後左右扭動,在感覺最痛之處埋皮內針,可以止痛。
4.針刺療效不鞏固,在有效的穴位埋皮內針,有助於療效時間之延長。
5.失眠癥用其他方法不效時,可在安眠穴埋皮內針。
6.小兒尿床。取雙側三陰交穴。一針由下往上刺,一針由上往下刺,兩針刺入方向顛倒,則療效覺佳。
7.婦人產後乳汁不足,在膻中穴埋皮內針一支,每天用手按壓多次,可促進乳汁的分泌。
8.眼針穴用皮內針埋藏,可延長其療效。
9.減肥在雙聽宮穴內側耳垂中間各埋皮內針一支,每天用手指按壓多次,平常感覺饑餓時以手按壓數分鐘即不覺饑餓。在每次飯前手壓5分鐘。
10.單純膝關節疼痛,在膝上2寸的范圍內,用手指遍壓,在最痛處埋皮內針一支,可以止痛。但按壓無痛點時則不宜使用。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