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中國人都不太瞭解刮痧等中醫療法的醫學原理,覺得真有點兒“玄”。
刮痧療法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療法之一,通常用來治療感冒和中暑。工具很簡單——一枚銅錢、一隻湯匙甚至一片磨鈍瞭的竹板;操作起來也容易——在頭部、胳膊或背部的相關部位,先塗抹上少許食用油,或者溫水,作為潤滑劑,然後順著中醫穴位和經絡走行的路線,根據病勢輕重或急或徐地刮拭。
刮痧的療效,“出痧”是至關重要的。“痧”,用現代顯微鏡去觀察,是皮下組織的毛細血管淤血,這種人為的創傷,正是西醫無法理解無法解釋無法接納之處:既然是治病,理所應當為人祛病消痛,為什麼還往身上再添新傷?
而用中醫的理論解釋:大部分疾病都是由於氣血瘀滯造成的,“痧”是一種病邪的排泄產物,“出痧”意味著“給邪以出路”,從而改善氣血平衡。從現代病理生理學的角度看,刮痧是通過調節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系統,從整體上協調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整體平衡觀正是中醫科學的內涵。
事實是無可辯駁的,那就是刮痧實實在在的療效。刮痧療法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已經確定除一般的頭疼腦熱外,還對以下疾患有顯著效果:高血壓、低血壓、心腦血管病、失眠、慢性疲勞、貧血、骨關節疾患、糖尿病、胃炎、胃痙攣、食欲不振、習慣性便秘、痔瘡、肥胖、暈車、耳鳴、哮喘、牙痛、痛經、濕疹、兒童夜尿癥等等。
炎夏時節 ,受熱中暑 ,中醫稱為痧癥。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
[三角形刮痧板]:
用於四肢及頸部刮拭、穴位的打通 ;可通利關節、疏通盤脈,使四肢活動自如,抗寒抵暖。並可活躍頸部網絡組織細胞,防止頸部皮膚下垂,減緩衰老。
[背部刮痧板]:
用於背部的刮痧,排痧,疏通背部經絡。作用於全身肌肉厚實部位,疏通經絡,可滋潤全身肌膚亮麗,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刮痧板以45斜度,平面朝下,刮拭面盡量拉長,由內而外,由上而下,順次刮拭,用力要適中、均勻,直接在人體皮膚經絡上反復刮拭,隻要數分鐘,凡有病源之處,輕者出現紅紫色瘀點,或密集的紅紫色疙瘩,重則可見青黑包塊,且會有痛感,如無反應,則無病灶。約3~7天後,患處平滑無包塊、無痛感時才能實施第二次刮拭。其他部位如骨骼、關節部位,用刮板棱角刮拭,一般刮拭後二三天內患處會有疼痛現象,這是正常反應,若刮拭部位不正確,或手法不當,均無上述反應。
[刮痧法對大多數人都適用,但有以下情況的人不宜刮痧]: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需慎刮;
3.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的人禁刮;
4.久病年老、極度虛弱、消瘦者需慎刮;
5.醉酒、過饑、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禁刮;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