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參數是指清選、剝殼、軋胚、蒸炒等輔料設備齊全、工藝合理、操作正常、連續作業的調件下,采用“熱榨”時能達到的指標。 型號:ST-YL100 價格:7800 電機價格:1250動力(KW):7.5 毛凈重(不含電機):460/400 參 數KG/HR:160-200 ST-YL80 榨油機整機性能
油料品種 | 單位產量(公斤/小時) | 出油率(%) | 幹餅殘油率(%) | 菜籽(熱榨) | 80-100 | 30-35 | 7.5-8 | 花生(熱榨) | 80-100 | 35-45 | 7 | 大豆(熱榨) | 75-95 | 10-14 | 6.5-7 | 芝麻(熱榨) | 80-100 | 44-47 | 6.5-7.5 | 棉籽(冷榨) | 40-50 | 10-14 | 5.5-6.5 |
產品描述: 采用物理壓榨,可連續壓榨各種植物油料和帶殼果實,如:棉籽,大豆,菜籽,花生等.冷熱榨均可,具有體小輕便,經久耐用,結構簡單,投資少、易於維修、適應性強,壓榨的油品色澤好、純正衛生。 本機配套完事整,接電即可生產,操作方便,是榨油行業換代的必選產品。
榨油機的選擇:現在的榨油機一般都可用於加工大豆、花生、芝麻等顆粒狀油料,亦可用於米糠、玉米胚芽等粉狀油料及紅花等小宗野生植物油料等。購機時首先看榨油機的外表焊接點是否均勻,檢查機器的零部件是否缺少,再用手轉動大皮帶輪,使榨油機多轉動幾圈,以檢查榨膛內是否有鐵塊等異物,有無卡住現象,同時註意齒輪箱內齒輪嚙合是否正常。另外選擇榨油機時要註意廠傢的售後服務以及配件是否能夠及時提供。 榨油機的使用:使用榨油機之前,首先應準備好全部輔助器具和容器,檢查並調整傳動帶松緊程度。然後開動電動機,使機器空運轉15min左右,檢查榨螺軸的轉速。一般轉速應在33dmin左右。空轉時要註意齒輪箱內齒輪的嚙合情況及聲音是否正常,各軸承部位和電機是否正常。榨油機空轉時,電動機電流應為3A左右。如電流過高,應立即停車檢查,調整後再開機。
空載正常後,備好50kg左右的菜籽或黃豆,準備投入進料鬥。註意:開始壓榨時進料不能太快,否則榨膛內壓力突然增加,榨螺軸轉不動,造成榨膛堵塞,甚至使榨籠破裂,發生重大事故。因此開始壓縮時,進料應均勻緩慢地投入進料鬥,使榨油機進行跑合。如此反復多次,持續3~4h以上,使榨油機溫度逐漸升高,甚至冒青煙(這是正常現象)。開始壓榨時榨膛溫度低,可緩慢擰動,凋節螺柱上的手柄,加大出餅厚度,同時提高入榨胚料的水分,待榨膛溫度。升至90℃左右,榨油機正常運轉後,可將出餅厚度調至1.5~2.5mm,並將緊固螺母旋緊。 正常運轉後,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條排和前組圓排處。條排處的出油約占總出油量的60%,前組圓排處約占30%;而末端排出油則很少,成滴不成線,油色很清。反復榨二三次即可將菜籽或黃豆的油榨盡,在這期間可將含油較多的油渣均勻地摻人料胚中壓榨,下料時要保持均勻,切忌忽多忽少,否則將影響榨油機的壽命和出油率。 運轉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榨油機的出餅情況,並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正常的出餅應呈片狀,靠榨螺軸一面光滑,另一面有很多毛紋。如出餅疏松無力,或出餅不成形,色澤較深,用手一捏即成碎塊,這說明胚料加水太少;如出餅發軟,成大片狀,或出油泡沫增多,則說明加水太多。正常情況下,圓排之間不出渣或很少出渣,在條排處出渣,如出渣呈細片狀說明水分多,出粉渣則說明水分少。此外,以出油位置變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適,當入榨水分過高或過低時,出油位置均向後移。 榨油機常見故障:
1、突然停車,螺旋軸卡死 a.新機初榨,沒通過磨合大量投料入榨。 b.壓榨過程中,榨膛斷料,然後又大量投料,造成排料不暢,榨膛被油料堵塞引起。因此,加料時應連續均勻,餅不能太薄。一旦發生故障,應立即關閉電源,將進料調節板插死,停止進料,並將排料板打開,倒開螺旋軸,使之退出。然後清除膛內油料,重新壓榨。 c.油料未清選,有石子、金屬等硬異物進入榨膛引起。 2、榨油機不出油或出油率過低 a.原料水分不合適,受潮發黴,籽料不飽,雜質過多引起。須重新清選油料,並高速好油料水分。 b.排油縫被油渣堵塞或榨條裝配得太緊引起。應根據含油量高低,調整榨條的松緊度。 c.開榨初期,榨油機榨膛溫度低,出餅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損等都會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過低。 d.零件磨損,更換磨損零件. 3、跑渣過多 a.個別榨條彎曲或間隙過大。此時,可卸下榨條,用紗佈或油石將甲型榨條三凸方打磨,調直榨條重裝,必要時墊些薄鐵皮,使間隙保持在0.05—0.08毫米范圍內。 b.油料塑性不好,出餅困難,使機膛壓力增加。此時,應將油料適量拌水,並進行磨機,提高榨油機機溫以提高油料塑性。 c.出餅太薄。應按說明書要求適當加大出餅厚度。 榨油機常見故障的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