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訂購熱線:13632293536 張小姐)
【怎樣使用溫炙棒】
1、將艾條一端點燃,將燃端放入溫灸棒中。
2、輕壓溫灸彈力,使艾條落至頂端,以水平或倒置動作調整艾條與頂端的距離,保持溫度適度。
3、以手掌試溫度高低,確定溫度適中,即可開始溫灸。
4、對準穴位,以感覺溫熱舒適,灸至皮膚潮紅為度。一般灸20分鐘為宜,或遵醫囑使用。面部每次灸5~10分鐘。
使用方法視頻教程(請粘貼下面地址到新窗口打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5UAUQKnXUk
溫灸棒詳細操作說明:
一、將艾條取出,點燃後從尾部將艾條送入溫灸棒之中。
二、輕按尾部,使艾條落至頂端,以水平或倒置之動作,將艾條調整至活適當之距離。
三、以手掌試驗溫度之高低,確定溫度適中後,即可開始使用。
四、每次使用前須在皮膚,抹上溫灸清油。
溫灸精油(功效):能增強循環系統,使血流暢通,可恢復紅血球的活力,減輕貧血現象進而活絡免疫系統,幫助抵抗傳染性疾病,促進消化系統的功能,抑制體內酸性,對便秘,蜂窩組織炎也有益,減輕頭痛,偏頭痛,和關節炎。
五、灸器點上火後不可懸空過久,以免接觸皮膚時溫度過高,以致燙傷,如懸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將灸器之溫度搓低後再繼續使用,每隔一段時間,應將灸燼敲散除去。
六、每使用艾條二至三條後,在灸器控制口會產生溫灸油垢,應以毛刷洗清,以保持灸條之通暢。
七、熄火時,隻要將上端彈簧部分按下同時倒置灸器使灸條滑入管內,停留十秒鐘即熄滅。
溫灸美容:清潔→熱噴→去角質→按摩精油→刮痧→艾條溫灸
面部皮膚方面: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 ,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面部溫灸次序: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瞭、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
溫灸方試:以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無力。面部時間10分鐘!眼部時間3分鐘!
身體方面:可疏通經絡、和諧骯臟、平衡陰陽、調整生理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強身健體。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後進行溫灸。溫灸方式:用溫灸棒在腹部來回滾動,再點臍周穴點,(歸來、氣海、關元); 時間:15分鐘
用法:艾垃隔薑(或附片)灸:每次選5-6穴,各灸5-6壯, 每日1次。30次1個療程。
方義:阿是穴及鄰近穴位可疏遠局部經絡氣血,除皺紋;百會益氣升陽;隔俞養血活血化疾;腎俞補益精化血;神闕補益脾胃,培元固本。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陰交。
用法:艾條溫 和灸,每穴灸10-2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l個療程。
方義:在斑局部疏遠經絡氣血,桂風散熱除斑;大椎、曲池、疏風清熱,行氣活血;三陰交補肝脾胃,涼血活血。
操作方法:
1、將艾條一端點燃,將燃端放入溫灸棒中。
2、輕壓溫灸彈力,使艾條落至頂端,以水平或倒置動作調整艾條與頂端的距離,保持溫度適度。
3、以手掌試溫度高低,確定溫度適中,即可開始溫灸。
4、每次灸5-10分鐘,使穴點經絡疏通皮膚光滑,紅潤。
溫灸按摩的註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溫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4、飯後一小時內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炎部位禁灸!
艾灸的知識:
1、美體灸:肥胖癥除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主要是飲食過多,攝入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類食物,並缺乏運動而引起體內熱能的攝入與消耗不平衡,形成脂肪堆積而發胖。中醫認為, 過食甘肥厚膩,貪圖安逸或情緒不暢導致脾胃運化失常,產生水濕痰濁內停,流溢肌膚,蓄積於皮裡膜外而肥胖。部分肥胖者可出現肺泡換氣受限綜合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女性可伴月經不調,閉經和不孕等病發癥。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陽池;配穴取大椎、命門、三陰交、地機。用法:艾灶隔薑片灸,每次每穴灸5-6壯,每天1次, 30次1個療程。
方義:三焦俞、陽池有疏利三焦的作用,合三陰交、地機健牌利濕;大椎為諸陽之會,總督一身之陽,益氣補虛;命門滋陽補腎,諸穴合用健脾補腎、化痰利混以達減肥健身之目的。
2、美容灸:
(1)面部皮膚皺紋:
引起面部皺紋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多種慢性疾病,內分泌功能障礙及皮膚血液循環障礙有關。皮膚張力彈性纖維減少,皮脂腺減弱,皮下脂肪減少,局部組織缺氧均能產生加重皺紋。中醫認為,皺紋發生是與稟賦不足,脾胃虛弱,勞神過度導致的營養不足,精血衰少,皮膚失於濡養,促使平表而產生皺紋。
艾灸取穴:百會、陽白、印堂、額修、下關、黔風、扶突、 隔俞、腎俞、神闕、阿是穴。
用法:艾垃隔薑(或附片)灸:每次選5-6穴,各灸5-6壯, 每日1次。30次1個療程。
方義:阿是穴及鄰近穴位可疏遠局部經絡氣血,除皺紋;百會益氣升陽;隔俞養血活血化疾;腎俞補益精化血;神闕補益脾胃,培元固本。
(2)黃褐斑:
黃褐斑主要原因是內分泌失調,機體性激素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其他如某些藥物和疾病,以及日曬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發生或加重。中醫認為:腎氣不足、肝鬱氣滯,血瘀;脾氣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潤澤顏面,以及虛火溫濁薰蒸顏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氣海、足三裡、三陰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無瘢痕灸:在褐斑區灸3-7壯,以局部皮膚溫熱 舒適,皮膚紅暈為度,隔日l次, 7次l療程。
方義:褐斑局部及臨近穴位有疏遠氣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鬱,理氣化;帶桂男子;脾俞、腎俞調補脾腎,清熱除濕;氣海益氣補腎,調理沖任;足三裡健脾益氣生血;三陰交調補三陰經,行氣活血;太溪滋腎清虛火調沖任。
(3)雀斑:
雀斑除遺傳因素外,是一種光損傷性皮膚病。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稟賦腎水不足,不能榮華於面,或虛火上炎、日曬熱毒內鬱蘊結為斑,或腠理不密,外衛不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