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針療法:
火針法是用特制的粗針用火燒紅針尖後, 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等作用。施治時既可刺入穴位, 亦可刺入某些病變的局部(如雞眼)。常用以治療陰疽、瘰癧、腱鞘囊腫、乳腺炎膿腫已成及瘺管等病證。采用火針時要註意防止感染等副作用。
操作方法:
1.選穴與消毒:火針選穴與毫針選穴的基本規律相同,根據病癥不同而辨證取穴。選定穴位後要采取適當體位以防止患者改變姿勢而影響取穴的準確性。取穴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實證和青壯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選定穴位候進行嚴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後用酒精棉球脫碘,以防感染。
2.燒針:燒針是使用火針的關鍵步驟,《針灸大成·火針》說“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把針燒紅,才能作用。較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燈燒針。
3.針刺與深度:針刺時,用燒紅的針具,迅速刺入選定的穴位內,即迅速出針。關於針刺深度,《針灸大成·火針》中說:刺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針針刺的深度要根據病情、體質、年齡和針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一般四肢、腰腹針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針刺宜淺,可刺1—2分深。
適應范圍:
火針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痹證、胃下垂、胃脘痛、泄瀉、痢疾、陽痿、瘰癧、風疹、月經不調、痛經、小兒疳積及扁平疣、痣等。
禁忌癥:
①火針刺激強烈,孕婦及年老體弱者禁用。
②火熱證候和局部紅腫者不宜用。
③高血壓、心臟病、惡性腫瘤等禁用。
註意事項:
①施行火針後,針孔要用消毒紗佈包敷,以防感染。
②使用火針時,必須細心慎重,動作敏捷、準確,避開血管、肌腱、神經幹及內臟器官,以防損傷。
③火針必須把針燒紅,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淺適度。
④用本法治療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顧慮,消除緊張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後方可進行治療。
按語:
火針療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洛絡作用。以往臨床多用以治療虛寒性的癰腫,近代擴展瞭火針的治療范圍。對某些病證有其顯著的功效,如扁平疣、痣、瘰癧等。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