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康五年陳艾,精選五年陳蘄艾葉特制而成。
規格:直徑18㎜×10支
普遍意義上保存一年以上的艾葉謂之陳艾葉,簡稱“陳艾” ,而陳艾葉中以三年到五年為最好,俗稱“三年陳艾”和“五年陳艾”。在《孟子—離婁篇》中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說明古人對艾葉的選擇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陳艾葉的優點是含揮發油少,燃燒緩慢,火力溫和,燃著後煙少,艾灰不易脫落;而新艾則沒有這些優點,新艾氣味辛烈、含揮發油多,燃燒快,火力強,燃著後煙大,艾灰易脫落,容易傷及皮膚和血脈等等。故臨床上多采用陳艾而不用新艾。在《本草綱目》記載:“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陳艾灸火“溫而不燥,潤能通經”。色澤上顏色發土黃或是金黃色,艾絨柔軟無雜質視為上品。
性能:溫經通絡,益氣驅風,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適用於身體、四肢等部位或穴位,頸椎病,肩周炎,虛寒咳喘,腰肌勞損,腰腿疼痛,骨質增生,胃脘寒痛,面癱,痛經等癥。
使用方法:
點燃後炙患處,一日2~3次。
a、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適無灼痛感。
b、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象鳥雀啄食一樣,一起一落,一遠一近。
c、回旋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上方2-3cm處,左右移動,往返回旋。
也可配合早康艾灸器具使用。
註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
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臥,註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裡。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饑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6.滅除艾灰。艾絨易燃,在施完艾條灸後,一定要將火熄滅,避免發生火災。艾灰積壓過多時,則需離開人體吹去,避免因火灰掉落而灼傷皮膚或衣物。
禁忌:
1、大醉 大怒 大驚 大恐 過勞 過飽 情形下禁灸。
2、皮膚過敏者不宜灸。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