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註意事項:
1、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靜,較大情緒波動後,不宜馬上艾灸。
2、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艾灸無論對於養生保健,還是治療疾病,都要持之以桓。
3、艾灸後一般無不良反應,但由於體質和癥狀不同,艾灸初期可能出現發熱、疲倦、口幹、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4、艾灸過程中應註意室內通風情況,避免著涼。
5、艾灸前後都要喝一杯白開水,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6、溫和灸時,艾灸條燃後的煙灰溫度也很高,註意不要接觸皮膚或衣物。
7、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必須註意施灸時間,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8、掌握施灸的程序。有些病必須註意施灸時間,如失眼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在飯前空腹時和飯後立即施灸。
9、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註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量、小劑量,以後再加大劑量,如用小艾柱,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小一些。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10、防止暈灸。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現象,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止,並躺下臥,再加灸足三裡,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1、對於皮膚感覺遲鈍的大人或兒童,將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確保既不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療效。
12、艾灸後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不要食用油膩生冷的食物。
溫灸療法是我國中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醫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灸法專著大量湧現,針灸名傢輩出,針灸專著相繼問世且建樹頗深。
什麼是溫灸?
溫灸是中醫學中的一種傳統電療手段(砭針灸藥,中醫四術之一),將點燃的藥媒或加熱的礦物,放置在人體經絡、穴位所在位置的表層皮膚上,通過熱和能量輸入,引起人體“應激反應”來進行肌體自我調節,疏通臟腑,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
溫灸的發展歷史:
春秋戰國首現記載溫灸療法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把灸法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進行系統介紹。溫灸形成於秦漢,發展於晉唐宋,成熟於元明。於公元6世紀東渡日本,公元17世紀西進歐洲。
溫灸具有什麼作用:
一、溫經散寒作用
二、行氣通絡作用
三、扶陽固脫作用
四?⑸艟儐葑饔?
五、拔毒泄熱作用
六、溫灸防病保健作用
溫灸的優點:
1、簡單易學,易為百姓所掌握,不需要高深的專業知識。
2、治療范圍廣泛,安全可靠,療效顯著。
3、祛病強身,延年增壽。
4、原料易得,經濟方便,最適合居傢防病保健。
灸法是我國的發明,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數千年,傳播五大洲。經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推廣全球。
灸法是一種自然療法,它通過艾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藥性(化學作用),隨著艾火的熱力(物理作用)透入刺激穴位,通過經絡、神經、體液、免疫機能等多層次、多途徑的綜合機能體系而作用於人體,從而達到治療、保健之效用。它具有以下優點:操作簡便,患者易於掌握;(因為針法有嚴格的操作要求),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成本低廉(灸療一次隻相當於幾毛錢);效果顯著。
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證明:灸神穴、足三裡兩個月後,通過各項指標測試,老年人的生理年齡較實際年齡降低瞭6.52歲。其機理為:灸後調整瞭人體微量元素含量,降低血脂、血液尿素,改變血液循環,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由中國針灸學傢,原中國中醫研究院趙爾康教授倡導,本廠研制出品的隨身灸系列產品,為醫師臨床及大眾的應用提供瞭有力的支持。其特點是:灸器施灸面寬,時間充足,可在衣被內自灸神穴;紙管貼穴灸為麥粒灸與間接灸的結合。具體應用可見相關圖片。它們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環保之優點,在醫療、保健、美容、旅遊各方面均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品十餘年來經逾萬人傢使用,受到海內外針灸界和用戶的好評,但願在您的應用過程中,對貴體康健有所裨益
實體企業運營,保證100%正品真品!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