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介紹】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癥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治病原理】
1.調整陰陽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進行刮痧,可使蠕動亢進的腸道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血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絡刮痧療法主要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第三是通過刮痧板的作用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以舒展,從而消除疼痛。
治療原則
1.陰陽:是中菝的基本理論核心,也是八綱的總綱。
2.表裡: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淺而言。
3.寒熱:是指冷疾病的性質而言。
4.虛實:是指人體正氣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長。
【刮痧療效】
預防保健作用
刮痧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術於皮部對機體的作用大至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預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療作用。
刮痧療法的預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預防與疾病防變兩類。刮痧療法作用部位是體表皮膚,皮膚是機體暴露於外的最表淺部分,直接接觸外界,且對外界氣候等變化起適應與防衛作用。皮膚所以具有這些功能,主要依靠機體內衛氣的作用。衛氣出於上焦,由肺氣推送,先循行於皮膚之中,衛氣調和,則‘‘皮膚調柔,腠理致密”(《靈樞·本臟》)。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裡穴等)可增強衛氣,衛氣強則護表能力強,外邪不易侵表,機體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表證,及時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將表邪及時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進入五臟六腑而生大病。
【治療作用】
治病作用可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調整陰陽
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者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絡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使有關組織處於警覺狀態,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的反映,其目的是為瞭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臨床經驗得知,凡有疼痛則肌肉必緊張;凡有肌緊張又勢必疼痛。它們常互為因果關系,刮痧治療中我們看到,消除瞭疼痛病灶,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則疼痛和壓迫癥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有利於病灶修復。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主要機理有:
一是加強局部循環,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瞭局部組織的痛閾
三是緊張或痙經脈與十二皮部的關系:“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十二皮部的劃分是以十二經循行分佈為依據的,即十二經脈都各有分支之絡,這些絡脈浮行於體表,有各自的分佈區域,因為經脈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為十二,手足六經相合則稱為六經皮部。
經脈的分支為絡脈,皮部又可說是絡脈的分區,故《素問·皮部論》又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經絡的關系對診斷、治療疾病有重要意義。《素問·皮部論》:“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客於絡脈,絡脈滿則註於經脈,經脈滿則舍於府藏也。”指出病邪由外入內,經皮呻絡呻經呻腑攣的肌肉通過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調整
人體的各個臟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臟器的固有頻率及生物電等),當
刮痧工具(7張)臟器發生病變時有關的生物信息
就會發生變化,而臟器生物信息的改變可影響整個系統乃至全身的機能平衡。
通過各種刺激或各種能量傳遞的形式作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產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過信息傳遞系統輸入到有關臟器,對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調整,從而起到對病變臟器的調整作用。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據之一。如用刮法、點法、按法刺激內關穴,輸入調整信息,可調整冠狀動脈血液循環,延長左心室射血時間,使心絞痛患者的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電圖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脈流量和血氧供給等。如用刮法、點法、按法刺激足三裡穴,輸入調整信息,可對垂體、腎上腺髓質功能有良性調節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調整腸運動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過程(用刮法使皮膚出痧)可使局部組織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運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瞭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復健。
(六)行氣活血
氣血(通過經絡系統)的傳輸對人體起著濡養、溫煦等作用。刮痧作用於肌表,使經絡通暢,氣血通達,則瘀血化散,凝滯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氣血通達無礙,局部疼痛得以減輕或消失。
現代醫學認為,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血液供應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現象,此等血凝塊(出痧)不久即能潰散,而起自體溶血作用,形成一種新的刺激素,能加強局部的新陳代謝,有消炎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過神經—內分泌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血液供應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膚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現象,此等血凝塊(出痧)不久即能潰散,而起自體溶血作用,形成一種新的刺激素,能加強局部的新陳代謝,有消炎的作用。
自體溶血是一個延緩的良性弱刺激過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機能,使其得到調整,還可以通過向心性神經作用於大腦皮質,繼續起到調節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和內分泌系統的平衡。
痧癥中醫的“痧癥”是以癥狀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後痧痕明顯的病癥。刮痧後,皮膚很快會出現一條條痧痕和累累細沙粒(出血點),並且存留的時間較長,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癥多脹。所謂脹,就是痧癥多有頭昏腦脹,胸部悶脹,腹部痛脹,全身酸脹等。明、清時代,我國有位對痧癥有研究的醫生叫郭志邃的,曾寫過《痧脹玉衡》,就是一本介紹痧癥的專門書籍。
臨床刮痧治療病癥
1.感冒
感冒臨床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征。本病包括現代醫學的上呼吸道多種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細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癥。
1).刮拭順序:(1)脊背與肩胛(2)胸部(3)上肢
2).主要經穴: 風池(膽經);大椎(督脈);風門(膀胱經);中脘(任脈);孔最(肺經);合谷(大腸經);足三裡(胃經)。
【刮拭方法】
1.頭部: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方刮至後發際處。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頭部也可采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刮拭。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及頂後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采用厲刮法。
2.面部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采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4.胸部: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註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5.腰部: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個邊緣或3分之1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應從肢體未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刮痧手法】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
●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於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後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後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
●扶陽罐,集溫刮、溫灸、磁療、紅外線於一體,國傢專利產品,為新一代的刮痧醫療器械,據專傢介紹,傳統刮痧都伴有疼痛,一種結合瞭傳統醫學和現代科技的全新溫通經絡醫療器械“扶陽罐”,它所倡導的“無痛刮痧,扶陽養生”新理念逐漸被社會認識並認同,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優點被人們廣為推崇。
《痧脹玉衡》記載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癥,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之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之痧,用食鹽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頭額和胸脅出現小出血點或小充血點,用紙捻或大個的燈草蘸上少量香油點燃,然後用火頭直接粹到痧點上,火頭爆出一聲響即熄滅, 再點燃去粹燒其他痧點。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療法或放血療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擰、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現出血點,此法若用於治療痧癥,則叫撮痧法。
民間刮痧法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選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發熱、中暑、急性胃腸炎、其它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類癥證。刮痧法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見影的療效,既在民間流傳不衰,也被醫傢廣泛重視。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隻要皮膚沒有什麼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於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後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隻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癥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裡穴(重刮)、湧泉穴(重刮)。
購買須知
因純手工加工,不免存在一定誤差,若您是十足的完美主義者或有專櫃情結的買傢,請您繞行,手下留情別拍,謝謝瞭,建議您還是到實體店進行挑選購買,很抱歉。(所有問題,請務必在商品成交之前詢問清楚。)我們珍惜每一個評價,如果您對收到的商品不滿意或有異議,請高抬貴手,在評價前請先和本店聯系溝通一下,本店一定耐心積極為您解決,不要因為一時意氣用事作出沖動的中/差評,謝謝!
1、買傢在拍下商品之前,請先與我聯絡確認是否有貨,以防缺貨延誤瞭你的時間,但一般都有貨的。買傢付款後店內如有現貨產品可在1-2天內發貨;但難免會有特殊原因,如延期發貨會通知客戶。
2、一律款到發貨,概不接受先貨後款!歡迎使用支付寶!
3、請在拍下商品後5天內完成交易。
4、關於退換貨:本店所有產品一經售出,不接受退貨,可辦理換貨。不滿意、不喜歡或其他原因均接受換貨,運費買傢自付。收到貨後2天內聯系並更換,愈期不再辦理。
5、關於易碎品:商品必須本人當面接件,檢查完好在簽收,有殘次或發現損壞可拒簽直接返回,別人替簽或沒有檢查好等各種原因簽收後一切問題買傢自付。
6、在收到貨品後,若您對這次交易滿意,請別忘瞭給我們好評的支持。若不滿意或有何意見或建議,敬請告訴我們以便改進!
7、運費為一公斤及以內的價格,超出部分,則按照5元/kg計算運費。若買傢購買超過1公斤,且未和賣傢溝通修改運費,則賣傢有權不發貨。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