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精品康慈摔不碎拔罐器/拔火罐 超厚材料 加強型12罐
此罐為三永系列產品. 也就是說,罐體所使用材料是防彈材料,永不漏氣,摔不碎,永存放.(不使用磁頭情況下,消毒工作做足,可以一傢人使用.如果用磁針,建議個人使用,這樣更加衛生.)
型號: 特型*12罐真空負壓
罐具:12個 尺寸:6CM*2 5CM*2 4.5CM*2 3.5CM*2 2.5CM*2 1.8CM*2
連接器一套
配件一套(膠圈,連接頭,)
合格證
說明書一本
重量: 1KG/盒
包裝尺寸: 51CM*47CM*37CM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0日 15:24
![]() | |
![]() | |
1、趙吉平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 針灸教研室主任 中國針灸學會針灸臨床分會委員 北京針灸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傢 臨床以針、灸、罐配合 擅長治療各類疾患。(左圖)
2、劉雲霞 副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兼任北京針灸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治療中風、頸肩腰腿痛、面癱、婦科疾患、過敏性疾患 參加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多項 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參編專著5部。(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拔火罐方面的問題。
記者(錢靖):我們知道在中醫裡有一種治療方法叫做拔火罐,可能有人做過,有人沒有做過,今天我來到瞭北京的一傢中醫院,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近距離體驗一下什麼是拔火罐。首先看到的這種拔火罐的方法叫做閃罐,接下來是留罐,然後是走在(推罐)。
主持人:不同的拔罐方法是不是可以針對性地治療不同疾病?
趙吉平:火罐根據種類不同,拔罐方式不同,治療的病癥自然是不一樣的,當然臨床上常常也把一些方法配合起來使用。閃罐、留罐、走在是臨床最常用的方法,閃罐的方法拔的面積比較大,可以大范圍操作,很多病人感覺更舒服一些。留罐通常是針對某一個固定的病痛,或者是針對特定穴位。走在的治療范圍也是非常廣泛,我們可以選擇例如背部、肩部等等一些肌肉厚的、面積大的部位操作。
主持人:來看一段采訪:
群眾:我聽說過拔火罐,但是沒有做過。我知道拔火罐是中醫的一種很古老的東西,最主要起去風濕的作用。
群眾:我頭一陣後背老特別緊,覺得酸疼酸疼的,拔完之後覺得是舒服點。
群眾:我覺得拔火罐對於有些病適合,對於有些病不適合。我覺得感冒、關節疼的時候拔火罐就挺好。
群眾:我覺得拔火罐很方便,不需要什麼特殊技術,到藥店買來會用就行瞭。
群眾:按說還是醫院做得好,畢竟能夠更準確地掌握穴位。
劉雲霞:拔罐首先是用杯罐作為工具,借助火源的熱力把罐裡面的空氣排出來,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負壓,吸附在皮膚上以後就會造成局部淤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拔火罐在我國民間已經使用得很久遠瞭,古時候把拔火罐稱為“角法”,那時候是用動物犄角作為拔火罐的工具。拔火罐這種治療方法的應用范圍在過去是很窄的,到瞭清代拔火罐的應用范圍就開始很廣泛瞭,可以用來治療風寒、頭痛、風濕痛等。現在拔罐的應用范圍就更廣瞭。拔罐的作用機理主要是負壓作用和溫熱作用。有研究表明局部負壓能夠改善局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同時還可以使局部毛細血管破裂,使少量血液滲透到組織間隙裡,產生淤血,這種刺激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溫熱的作用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中醫認為通過拔罐的刺激,作用於穴位和經絡,產生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去濕、溫熱等作用。
趙吉平:拔火罐是一種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操作方法,治療范圍同針、灸、罐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針、灸可以治療的病癥,罐也是可以治療的。
火罐的適應證
多種痛癥:風濕痛、腰背痛、痛經等
皮膚病:痤瘡、帶狀皰疹、蕁麻疹等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等
外感疾病:感冒、咳嗽、哮喘等其他它:失眠、高血壓、更年期綜合癥等
主持人:很多人以為拔火罐其實在傢裡自己拔就行,沒有什麼講究,是這樣嗎?
趙吉平:前面說到拔罐也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治療方法,因此罐具的選擇、穴位的選擇、留罐時間選擇等都是很嚴格的,裡面有很深的理論。
主持人:通常選擇拔火罐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年輕人到醫院選擇拔火罐治療的多嗎?
趙吉平:年輕人選擇拔火罐的現在也很多,包括國外的很多病人甚至都有些迷信中國的針灸瞭,采用的越來越多,拔火罐是使用得很多的。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拔火罐是怎樣進行的:
醫生:首先是點火,拔罐時候要註意進出罐口的時候不要碰到罐壁,如果碰到罐壁,酒精就會附著到罐口上,再往皮膚上放就會灼傷皮膚。再有把火種擱在罐底,然後迅速放在病人皮膚上,時間要短並且快,這樣就拔好瞭。
記者:我們看到這位患者身上有很多的罐,您身上這麼多罐,疼嗎?
患者:不疼。就是感覺背上有些發緊,挺舒服的,我經常拔。我這次是因為有一些腰酸背痛,還有些感冒,所以來拔罐。
醫生:起罐的時候要註意,不要使勁往下拔,應該是一手握著罐,一隻手壓旁邊的皮膚,讓它進空氣後,罐自然就下來瞭。
記者:我們看到病人的皮膚變得黑紫黑紫的,是不是說明病人體內的皮膚被吸出來瞭呢?如果毒素吸出來瞭,是不是說病就好瞭呢?
劉雲霞:負壓後產生的局部淤血對於皮膚是一個良性刺激,對於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能夠排出毒素隻是一種民間的說法,並不是很確切。
趙吉平:拔罐後發紫同很多因素有關,包括病情、個人體質、留罐時間長短、操作方法等。因此不能僅僅從顏色上判斷治療效果好壞。
主持人:四川劉女士 26歲 我拔完成後皮膚起泡,是因為拔的時間太長嗎?該怎麼辦?對身體有無損害?
劉雲霞:留罐時間太長可以說是引起局部起泡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還和病人個體素質、病情等也有關系。通常臨床上留罐時間在3-6分鐘為宜。如果起瞭泡,比較小,也不同太擔心,可以自己吸收的。如果起泡比較大,可以局部進行消毒,然後用消毒針具刺破,敷上消毒紗佈就可以瞭。
趙吉平:現在用玻璃罐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拔罐的過程中很好地進行觀察。有一些病情實際上是非常容易起泡的,甚至起泡對於病情的治療是有好處的。當然一般的病情,尤其是在腰背部的病情,留罐時間可以相對長一些,另外比如面部等,留罐時間相對要短。
主持人:濟南馮女士 36歲 皮膚上的紫斑多長時間能夠去掉,這期間還能在那個位置接著拔嗎?
劉雲霞:通常兩周左右就可以自己吸收瞭。根據病情有的紫斑可以接著治療。
主持人:北京徐女士 我現在懷孕三個月,總是覺得腰酸背痛,可以拔火罐嗎?
趙吉平:拔罐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也有禁忌證。
拔火罐的禁忌證
1、 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等
2、 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大血管部位
3、 高熱抽搐、失血
4、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
5、 過饑、過勞、過飽、過渴等
主持人:我們來通過一個片子學習一下怎樣挑選火罐:
記者(錢靖):現在我來到瞭北京一傢專門經營醫藥器材的商店裡,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罐。
藥店員工:平時來我們這裡買罐的人還是很多的,拿回去進行保健。傢庭用一般比較方便就是采用這種抽真空的負壓罐,有一個槍,很容易吸住。另一種罐也是負壓的,有利於走在,吸的時候進行逆時針旋轉就吸住瞭。還有一種竹罐,使用的人比較少,因為這種罐需要用中藥的藥液來煮,涼瞭以後形成負壓,然後才能吸住,有負壓和藥物滲透兩個作用。通常都是診所和醫院使用這種竹吸罐。藍色的罐是橡膠的,優點是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比較方便,比如關節部位。
趙吉平:傢庭用罐一般選用真空罐比較合適,玻璃比較容易掌握,而且操作相對簡單。另一種橡皮罐也有使用的,比較方便。當然醫院用的火罐9閃罐)的方法進行拔罐相對來說效果更加好。
主持人:內蒙王女士 56歲 更年期婦女拔罐應該拔什麼位置?
劉雲霞:根據病情首先要進行辨證施治。
趙吉平:應該是首先去醫院請醫生制定一套治療方案,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進行拔罐,效果肯定會更好。
治療范圍:
主治:
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腦血栓,感冒,神經性頭痛,腰腿病,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腹瀉,哮喘,便秘及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病患。
兼治:
咽喉腫痛,耳鳴,耳聾,慢性鼻炎,風火牙痛,婦女月經不調,通經,盆腔炎年,小兒遺尿,小兒厭食,蚊蟲叮咬等病癥。
產品特點:
1,美觀耐用:產品材質堅固,造型美觀易用
2,靈活通透:罐體呈淡蘭色透明狀,罐內負壓可隨意調整,易於觀察施治區域。
3,安全密封:罐口呈圓弧形,平滑,圓潤,與皮膚接觸面大,氣密性好,不易脫落。
4,規格齊全:罐體分為六種型號,大小適宜,適合人體各部位使用。
5,操作方便:不用火,不用電,安全可靠,攜帶方便,一學就會。
使用方法:(摘自說明書)
1,根據病情選好穴位(參考病癥取穴)選穴說明如下:
阿是穴是最明顯痛點(在治療參考取穴圖中未標示)。治療參考取穴圖中所標示的穴位,位於人體軀幹前後正中線,即任,督二脈(見圖二)上的穴位為單一穴位。其它穴位為對稱排列。圖表中隻標示瞭一側,在治療中均應取雙側穴位。取穴時,可根據治療參考取穴中所列穴位分成兩組,每天一組輪換使用。
2,選取適當罐具及舒適的體位(可分為坐位,仰臥,側臥及俯臥位,見圖三)
3,將選好的罐具頂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證通氣。
4,將負壓槍口輕輕套住罐具頂部活塞後,垂直快速提拉桿數次,至拔罐內皮膚隆起,病人可耐受為度。
5,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連接器(另購)。連接器安裝方法:先將連接器一端的連接桿大頭連接備用前嘴的大孔,再將另一端連接桿小頭連接負壓槍口,使之成為一體,然後前嘴與拔罐有活塞的一頭套在一起,再將拔罐放在需要治療的部位。同4操作將拔罐及附於體表。
6,罐具吸附於體表之後,將負壓槍口左右輕輕旋動向後退下,輕按一下罐具活塞一防漏氣。
7,治療結束時提一下活塞即可。
8,拔罐具使用後常規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溫處理等。
9,罐療時拔不上,請檢查拔罐內膠塞是否嚴封,負壓槍和拔罐連接是否過緊,負壓槍和拔罐是否垂直,負壓槍和拔罐提拉時對皮膚壓力是否過大。
註意事項: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皮膚平滑,沒有毛發的部位,根據所需拔罐部位,選取不同規格的罐具,如確實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發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墊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氣或選取異型拔罐。(另購)皮膚幹燥,可先將皮膚濕潤後再拔罐。
2,患者在初次治療時,應先選用小拔罐,並小用拔罐,輕刺激。
3,罐子拔上後不要移動體位,在使用多拔罐療法時,拔罐與拔罐之間應保留一定距離,不宜排列過近。
4,高熱,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應先明確診斷病情以免延誤搶救治療時機
5,起罐後,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後,可消散。
6,起罐後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隻須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常提示病情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紗佈以防感染。
7,患者精神緊張,饑餓,體位不當,或拔罐吸力過大時,患者有時會突然出現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發冷,脈沉細,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脈細微欲絕等現象,此為暈罐,應立即起罐,使患者平臥,註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飲溫開水或糖水後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後如仍不緩解,可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采用急救措施。
8,拔上拔罐以後,須詢問病人感覺怎麼樣,如有發熱,發緊,涼氣外出,溫暖舒適的感覺都屬於正常反應。如病人感覺過緊灼痛。難受可能是吸拔力過大或此處不適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9,拔罐,起罐時應保持室內溫暖,避開風口,防止受涼。
※ 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拔火罐是我國傳統的中醫療法相信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會對它陌生,因為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也曾經一度被老百姓當作是重要的傢庭日常救治手法。
本人因為每天在電腦前工作時間長,頸椎和腰都不舒服.一周用二到三次,非常見效.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批發市場僅提供代購諮詢服務,商品內容為廠商自行維護,若有發現不實、不合適或不正確內容,再請告知我們,查實即會請廠商修改或立即下架,謝謝。